分享

癌痛难忍果断将主导疼痛的神经毁损

 高员外kys8r7vv 2017-04-25

很多癌症患者有足够的勇气面对死神的降临,但晚期癌症所带来的剧痛,却让他们甚至宁愿放弃生的希望。日前,有媒体报道,杭州一位93岁老教授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他在查出胰腺癌后,做了腹腔神经丛毁损治疗,平静地走完了最后一段人生。疼痛还能通过毁损神经丛解痛?许多人看到这个词感觉陌生也很惊讶,记者带着疑问咨询了无锡市三院疼痛科主任方明。

癌痛难忍果断将主导疼痛的神经毁损

笑笑 图

难忍胰腺癌癌痛,93岁老教授毁损疼痛神经

老教授在去年6月体检时被确诊为胰腺癌,到了11月底,已经开始出现呕吐、肠梗阻等症状。然而,即使避免治疗带来的痛苦,胰腺癌自身的疼痛还是慢慢蔓延开来,一开始,用肛门塞止痛药的办法可以止痛;再后来要打止痛针;再后来,即使是打针,教授也开始痛得难以入睡,开始忍不住“哎哟、哎哟”叫出声来。“有一种说法,说胰腺癌最后都是痛死的。”听到他的呻吟,教授的女儿开始寻找各种能有效解决爸爸疼痛的办法。最后医生推荐使用毁损支配疼痛的神经来减轻癌痛。三个月后老教授走完了93岁的人生,平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这三个月里没有受太大的煎熬,也没有留下太多让子女看了难受的场景。

神经毁损到底是怎么回事?方明解释,老教授所采用的毁损神经丛解痛的做法属于对癌痛进行微创介入治疗的一种。它是在CT(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引导下于背部胸12腰1椎体水平,经皮将两根细长穿刺针分别经左右两侧椎旁进针,将针尖定位于椎体前缘、腹主动脉后缘即腹腔神经丛的位置,然后再注射一定量的无水酒精将该部位腹主动脉周围的腹腔神经丛彻底毁损,从而达到镇痛目的。

早期癌痛不需要,三级镇痛药无效时再用

方明介绍,癌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和最难以忍受的症状之一,尤其是胰腺癌、胃癌等晚期疼痛,甚至比死亡更令人畏惧。据统计,我国有超过150万人死于癌症,其中有30%癌症患者有剧烈的疼痛感。癌症的疼痛限制了病人的活动、影响食欲和睡眠,加速病体衰弱。随着剧痛的出现,病人出现失望、焦虑、恐惧,有的甚至拒绝治疗,或自杀来结束生命。

一般来说,国际上流行公认的癌痛药物治疗一般有三阶梯原则,根据患者疼痛的轻、中、重程度把不同止痛药物分为三个阶梯:第一阶梯用药是非甾体类消炎药; 第二阶梯用药是弱阿片类药物,如奇曼丁;第三阶梯用药是以吗啡为代表的强阿片类药物。三阶梯药物治疗,可以使90%的晚期癌痛患者缓解疼痛,但仍有部分患者治疗无效。所以,有众多学者研究出了第四阶梯的疗法:规范化的三阶梯药物治疗后癌痛控制不理想的患者,可以尝试应用神经阻滞、神经毁损或神经调制来抑制癌痛。所以,在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才会两害相权取其轻——使用神经毁损给老教授进行癌痛治疗。

疼痛风险不容小觑,但手术介入治疗要慎选

疼痛对任何人来讲都不陌生,许多人都经历过诸如头痛、牙痛、腹痛、颈肩腰背痛、关节痛等等各种疼痛症状。方明表示,疼痛是一种与真正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有关的令人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方面的体验,但疼痛对机体有双重特性。当机体遭遇伤害时痛觉可作为一种警告,它会激发机体产生一系列防御性保护反应。但是,疼痛对人体不利的一面也显而易见。方明介绍,严重、剧烈的疼痛可以引起人们痛哭流涕、烦躁不安等强烈的情绪反应,强烈的疼痛可以引发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等一系列机体功能的变化。疼痛持续刺激中枢时,将使体内儿茶酚胺的分泌增加,可导致血压增高、心率增快。一些剧烈的深部疼痛甚至能引起血压下降,导致虚脱、休克,甚至反射性引起心搏骤停。这些都是疼痛对机体严重“不利”的一面。例如临床上晚期癌痛、长期严重剧烈的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中都会存在这样的病人。

方明表示,虽然对老教授的手术操作只需他采用俯卧位即可,但因这个部位的穿刺路径上有左右肾脏,针尖前方有腹主动脉,因此操作过程有一定的风险,不过,这只是解决疼通的终极办法。这种治疗方法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可使晚期癌痛病人在安静无痛的状态下,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安乐而去。

所以,方明提醒,病人对自身的疼痛和影响因素要有清醒认识,医生也要尽量减少慢性疼痛病人用药的种类和剂量,防止或减轻疼痛的复发率。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综合治疗,休息和活动兼顾,定时、个体化服用镇痛药,若使用微创介入治疗,那么在神经阻滞、松解定位上必须准确,不过,方明建议,手术治疗尽量要做到少而精;多原因性疼痛,慎选手术治疗。(葛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