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疾一直以来是香港市民健康的一大威胁,佔香港全年死亡人数一半以上(注1)。癌症是常见的危疾之一,高踞都市杀手病首位,佔香港全年死亡人数三成(注1)。
癌症治疗费用十分高昂,以香港癌症头号杀手肺癌为例,三年的治疗费用可高达 100 万港元(注2)。
因此,选购一份适合自己的危疾保险产品非常重要。我们希望透过下列的问答协助大家多加了解市场上的危疾保险产品,及如何选购一份合适的计划。
1. 购买危疾保险产品时有甚麽地方需要留意? 首要为受保疾病数目及受保疾病之保障期。以 AIA「加裕倍安保」系列为例,总受保疾病数目多达 100 种,包括 54 种危疾及 39 种早期危疾及 7 种严重儿童疾病,危疾保障年期至 100 岁(注3)。
大家也知道「病向浅中医」的道理,早期危疾正好为患者在发现危疾初期提供及时的保障。AIA「加裕倍安保」系列提供市场上较全面的早期危疾保障包括:原位癌、红斑狼疮、睡眠窒息症、通波仔、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恶性肿瘤、周围动脉疾病的血管介入治疗,以及微创进行直接的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等 (请注意:市场上有些危疾保险产品并不包括早期危疾,客户需要另外购买早期危疾之附加契约。而包括早期危疾之危疾保险产品也不一定保障至 100 岁)。
2.「癌症多重赔偿」为什麽成为城中热话? 医疗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癌症只要及早诊断及接受适当治疗,存活率亦相当高。但癌症治疗费用十分高昂,治疗过程也相当漫长;即使接受治疗后仍有机会復发。患者及其家人需要面对身心灵的冲击之馀,也要应付庞大的医疗开支。
AIA 为照顾客户这个需要,突破市场常规,推出香港市场首创的「癌症多重赔偿」,客户若在三年或以后仍患有任何癌症(无论原有或新确诊癌症),便可获额外最多两次的赔偿,较市场的多重癌症保障更清晰、更宽鬆、更符合实际需要,为癌症保障带来新定义。

3. 市场上最新的危疾保险产品会附加储蓄特点,可否解释一下? 一些人有一种观念,以为购买了危疾保险,如果自己身体健康,从来没有索偿,岂不是白交保费?
事实上,有些危疾保险如 AIA「加裕倍安保」系列,除了提供人寿及危疾保障外,亦附加储蓄成份,提供长线的预期回报,帮助投保人达到各项理财目标,达致「保障」与「储蓄」两者兼得。
以 35 岁男性投保 AIA「加裕倍安保 (加强版) 」、基本保额为 15 万美元、分 18 年缴款的每年保费为 4,674 美元为例。若受保人一直身体健康,并无提出索偿,将资金滚存至 85 岁,退保时之预期现金总值约为 65.8 万美元(注4),为已缴保费的 7.8 倍。
话你知:癌症知多少


4. 近日传闻有受保人购买了危疾保险产品,但因确诊「原位癌」而不获危疾赔偿,何解? 首先,原位癌 (图1) 有别于癌症。原位癌是恶性细胞但未有穿透基底膜 (basement membrane)。因为癌细胞仍在基底膜裡,所以未能够侵略其他细胞组织,一般称为癌症的零期。
若受保人不幸患上原位癌,AIA 将于早期危疾保障内提供相等于基本保额之 20% 之赔偿,帮助受保人能及早延医。
此原位癌赔偿适用于 AIA 的其他主要危疾产品,如: 「泰然安心保2」、「进泰安心保2」、「多重安心保2」、「多重进泰安心保」、「加裕倍安保」及「加裕倍安保 (加强版)」。
5. 那甚麽才算是癌症? 如果恶性细胞已经穿透基底膜,代表恶性细胞侵略其他细胞组织。根据癌症一般的定义,已经穿透基底膜的恶性细胞就是癌症一期(图2)。
而 AIA 会对受保人已确诊癌症(注5)达一期或以上作出相等于基本保额之 100% 之赔偿,减轻受保人在抗癌路上的经济负担。
此外,恶性细胞已经穿透基底膜并不代表恶性细胞扩散。虽然恶性细胞已经穿透基底膜并对人体组织浸润,可以在基底膜外生长但仍未完全扩散至其他细胞。而视乎不同扩散程度,分为癌症二、三期(图3)。
注: (1) 香港衞生署衞生防护中心 2014 年数据。2014 年香港全年死亡人数为 45,710 人。 (2) 参考仁安医院收费表/香港癌症资料统计中心网页 2013 年数据。 (3) 骨质疏鬆症连骨折﹑7 种严重儿童疾病及不能独立生活除外,详情请参阅产品简介 http://www./content/dam/hk/zh-cn/pdf/product-brochure/individuals/protect-elevator-series/PEPEP_SC.pdf。 (4) 当中包括保证现金价值约 12.5 万美元及非保证特级花红约 53.3 万美元。特级花红乃根据现有花红率计算,不反映未来表现亦非保证,因此确实支付的特级花红或会变更,其金额由友邦全权决定,有可能高于或低于以上所示。以上的例子假设整个保单年期内没有任何现金提取或保单贷款,并且假设所有保费于到期时已被全数缴付。 (5) 「癌」的保障范围内的不保事项除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