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非地区,通常指今天非洲北部的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利比亚等国。这块东西相对狭长的地区,东边临结埃及,西边靠大西洋,北濒地中海,南边则靠着撒哈拉沙漠。北非地区当地人的皮肤比较白,而撒哈拉以南的广大地区日照强烈,人们皮肤较黑。所以,非洲以撒哈拉沙漠为界,黑白分明。 距今几千年前,北非的人向北边,跨越地中海,可以跟欧洲地区交流。向南隔着撒哈拉,又能吸收黑兄弟的经验。往东边,更能与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的非洲兄弟——古埃及打交道,甚至以古埃及为跳板,进入西亚,接触两河文明。 北非人最著名的一支就是“古闪米特人”,他们原先生活在撒哈拉北部地区,从公元前五千年左右东迁,到了西亚的两河流域和叙利亚草原。两河文明中的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都是属于闪米特分支。另一部分闪米特人则在今天的巴勒斯坦、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北部活动,包括腓尼基人、犹太人、阿拉米人、莫阿比特人、亚奥迪人等。还有阿拉伯人,也是属于闪米特人的分支。 留下来待在北非的,称为“古利比亚人”,包括柏柏尔人、图阿雷格人和图布人等。古利比亚人曾与东边的古埃及做生意,也曾与之战争,甚至在公元前10世纪占领尼罗河三角洲,建立了古埃及时代的利比亚王朝,统治了二百多年,到公元前664年被攻灭。 早先从北非迁移到西亚的闪米特人中间,出了一群航海天才——腓尼基人(在今天的黎巴嫩一带)。他们在地中海上乘风破浪,做生意,建立不少殖民地。 公元前814年,腓尼基的城邦推罗(在黎巴嫩南部)发生王室内乱,艾莉萨公主带领一群人逃亡到非洲北部今天的突尼斯,建立了迦太基。此后迦太基实力逐渐增强,开始扩张,在地中海沿岸的其他地方建立新的殖民地,并成为地中海沿岸腓尼基人的盟主。他们打败了古希腊人,又征服了北非土著柏柏尔人。到公元前4世纪,迦太基已经成为地中海第一等的强国,被当时人称为“世界上最富庶的城市”。 (迦太基霸国) 然而接下来,意大利半岛的罗马人崛起了。公元前264年,双方爆发第一次布匿战争,迦太基人比罗马富裕,战争损失也比罗马小,然而不够团结勇敢,最终面对罗马的倔强,输掉了战争,割地赔款。罗马人的势力推进到了地中海。 公元前219年,第二次布匿战争爆发。迦太基名将汉尼拔从西班牙走陆路向东,穿过高卢(法国)南部,再翻越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从北面远征意大利。他采用机动战术,多次击败罗马军团,更于公元前216年夏的坎尼之战中歼灭7万罗马主力。然而相对于罗马人的精诚团结,迦太基政府却是猪队友。汉尼拔孤军奋战,终于失利。公元前204年,罗马军登陆北非,联络了柏柏尔土著人的努米底亚国王马西尼萨。汉尼拔被迫撤离意大利。公元前202年,汉尼拔败于扎马战役,迦太基只好求和,除了赔款巨款,还被解除了大部分武装。 (汉尼拔远征) 此后,汉尼拔流亡去塞琉古帝国和比提尼亚王国对抗罗马,最终兵败自尽。迦太基失去军队后,也沦为罗马的肉畜。公元前149年,第三次布匿战争爆发,罗马大军兵临迦太基。公元前146年春,罗马军队突入城中,迦太基被夷为平地。 布匿战争中,北非土著柏柏尔人的努米底亚投靠罗马,接替迦太基成了北非大王。但从公元前118年起,努米底亚王子朱古达为了个人权位,数次残杀王族兄弟,甚至在内战中杀伤了不少罗马公民。为了避免罗马的谴责,他用大笔金钱贿赂罗马权贵,从而得以安然脱身。罗马为此发动了“朱古达”战争。朱古达数次击败罗马军团,终因强弱悬殊,被罗马军团活捉,于公元前104年被处死。此后,到公元前46年,努米底亚王国在罗马爆发的凯撒和庞培内战中支持庞培一党,从而被凯撒攻灭。北非从此成为罗马的直属行省。 又过了四百余年,罗马帝国在公元395年彻底分为东西两部分,北非地区属于西罗马帝国。次日罗马帝国内忧外患,北非民众爆发了“阿格尼斯特运动”,这是基督教为号召的武装起义。429年,日耳曼人的汪达尔部族和阿兰部族从西班牙渡过直布罗陀海峡,踏上非洲的土地。到439年,盖塞里克占领整个北非,建立了汪达尔王国,大力发展海军,占领地中海诸多岛屿,成为迦太基第二。455年,盖塞里克趁罗马内乱,渡海北上攻克罗马城,并焚烧整个罗马。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东罗马帝国被迫承认了汪达尔王国。不过到534年,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派名将贝利撒留率军登陆北非,半年就灭亡了汪达尔王国。北非成为东罗马帝国的领土。 公元7世纪初,先知穆罕默德用伊斯兰教统一了阿拉伯人,开始向四面扩张。642年,阿拉伯帝国南下占领埃及,接着转戈朝西,杀奔北非。经过数十年战争,到8世纪初,阿拉伯人占领了整个北非。北非地区被阿拉伯人称为“马格里布”即 “日落之地”。土著柏柏尔最初激烈反抗阿拉伯人,后来在伊斯兰教的感召下,纷纷成为狂热的穆斯林,为阿拉伯帝国征服西班牙流血打仗。 但阿拉伯帝国内部的矛盾也逐渐凸显。既有内部各派系尤其是逊尼派和什叶派的矛盾,北非还有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的矛盾。800年,哈里发把北非封给阿拉伯将领艾格莱卜,建立了实际上独立的艾格莱卜王朝,再次扮演当年迦太基和汪达尔王国的角色。 902年,什叶派穆斯林发动起义,到909年攻灭艾格莱卜王朝,扶持什叶派首领赛义德·伊本为哈里发,建立一个什叶派的帝国——法蒂玛王朝。阿拉伯帝国彻底分裂。经过几十年的浴血奋战,法蒂玛王朝统一北非,又攻占埃及、叙利亚、约旦西部、沙特西北部包括圣地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在内的大片领土收归,迁都埃及开罗,成为地跨亚非两洲和地中海部分岛屿的庞大帝国。到11世纪末期,法蒂玛王朝大权落入将军们手中,中央政变成风,各地群雄割据。再加上东边突厥人塞尔柱王朝和西边天主教十字军的夹击,接连丢失领土,并于1171年被萨拉丁彻底灭亡。 (法蒂玛王朝军队) 北非撒哈拉地区的柏柏尔人,从11世纪30年代发动“圣战”,用20年征服了整个撒哈拉西部地区,建立阿尔摩拉维德王国。他们往南打败了古加纳王国并促使其改信伊斯兰教;在撒哈拉控制了黄金贸易;往东从法蒂玛王朝手中夺得了非洲西北角的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西部,还渡海到西班牙增援当地的穆斯林。然而撒哈拉的柏柏尔人很快被金钱和权力所迷惑,腐化堕落了。于是另一些北非的柏柏人又发动新一轮圣战,推翻阿尔摩拉维德王国,另外建立一个穆斯林国家叫“阿尔莫哈德”。阿尔莫哈德继续往东扫荡,从法蒂玛王朝手中夺取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到12世纪末,终于统一了北非。 到13世纪,柏柏尔人的北非又分裂成三个独立王国。西边马林王国占摩洛哥,中间阿卜德瓦德王国占阿尔及利亚,东边哈夫斯王国占突尼斯。这三个王国各自都传承了三百余年,但长时间陷入内斗,再也无力对抗外敌。 (北非三国) 在15世纪末,进入大航海时代的西班牙、葡萄牙大举登陆北非,北非三国不说联合抗敌,反而继续内讧,还争先恐后给西班牙当“伪军”,激怒了穆斯林群众。1511年,摩洛哥的阿拉伯萨阿德部族在穆罕默德·伊本·阿卜杜·拉赫曼的带领下发动圣战,于1553年灭了马林王朝,建立了摩洛哥王国(阿萨德王朝)。此后多次打败欧洲军队,收复被西班牙、葡萄牙占领的北非港口城市,更南下远征西非,征服桑海帝国,控制黄金商路。 同时,小亚细亚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也开始西征。1517年,奥斯曼军南下攻占埃及、利比亚,灭亡马木留克王朝。1554年,奥斯曼灭阿卜德瓦德王国;1574年灭哈夫斯王国。整个北非除了摩洛哥,其余都成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领地。 从16世纪开始,世界逐渐进入欧洲人主导。欧洲人大肆贩卖非洲黑奴, 在这场浩劫中,北非的奴隶贩子犯下了滔天罪行。 到18世纪末,北非地区包括独立的摩洛哥,以及名义上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属地的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利比亚和埃及。随着奥斯曼帝国的衰败,这些国家地区基本都是半独立。欧洲列强则开始对其进行征服。1830年,法军入侵阿尔及利亚,阿尔及利亚奋起抵抗,直到70年代末才停止反抗。法国人蜂拥而入,占领当地的土地和牧场。到19世纪末,阿尔及利亚的欧洲人达到百万,占有了绝大部分可耕种的土地,成为地主。而几百万当地人只能沦为他们的佃农。随后摩洛哥成了法国的保护国,其西部被西班牙占领。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也被法国占领。法国成为北非最大的霸主。1911年,意大利发动意土战争,从奥斯曼土耳其手夺取了利比亚。 1914年开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国从北非招募了大批士兵参加欧战,伤亡甚多。 北非对欧洲人的反抗一直没有停止。西班牙占领的摩洛哥西部,柏柏尔人在阿卜杜勒·克里姆领导下起义,于1921年全歼西班牙2万讨伐军, 1923年更建立了“里夫共和国”。后来法国支持西班牙,调动了40万大军及40万非洲伪军围攻,才于1926年灭掉了里夫共和国,但余部的游击战还坚持了10年。利比亚当地穆斯林坚持反抗意大利,于1918年11月成立“的黎波里塔尼亚共和国”。意大利法西斯头目墨索里尼上台后,调集大军南下镇压。1931年,法西斯绞死了利比亚人领袖“沙漠雄狮”奥马尔.厄尔-穆克塔尔,基本平息起义。 (奥马尔) 在30年代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北非是重要的侧翼战场,英美联军与德意联军多次拉锯,最终在1943年5月的突尼斯战役中,盟军全歼北非的德意军。二战期间,北非为胜利贡献了大量人力物力。在战争最后阶段,法国军队里有30万阿尔及利亚人。 二战后,非洲独立运动风起云涌。1951年,利比亚联合王国成立,这是非洲第五个独立国家,也是二战后独立的第一个国家。随后北非的摩洛哥、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三块法国占领地也闹了起来。尤其在阿尔及利亚,已经演变成大规模的游击战。法国权衡利弊之后,同意让摩洛哥和突尼斯独立。1956年3月2日和20日,摩洛哥、突尼斯先后独立,成为非洲第七个和第八个独立国家。法国意图集中力量保住阿尔及利亚,增兵到50万,阿尔及利亚反抗军则跑到突尼斯建立了临时政府。法军的残暴举动引发了国内民众的反对,政党扯皮,最终导致法兰西第四共和国的垮台。戴高乐建立第五共和国后,几经努力,只得同意公投1962年7月5日,阿尔及利亚正式独立,代价是内战中死亡的阿尔及利亚人超过50万。这样,北非所有的国家,全部获得了独立。而法国的庞大非洲殖民帝国则随之灰飞烟灭。 (法军与阿尔及利亚军的战斗) 原为西班牙殖民地的西撒哈拉地区,在1976年西班牙撤出后,摩洛哥、毛里塔尼亚进行争夺,当地的独立势力则建立了撒哈拉国。打了几年,毛里塔尼亚退出,摩洛哥和当地独立势力则一直打到90年代初。至今,该地区仍是两家分治。 利比亚青年军官卡扎菲于1969年发动兵变,推翻王室,建立了共和国,卡扎菲成为最高领导。靠着新发现的油田,卡扎菲大搞国内福利,又企图团结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国家,走一个“既不靠美,又不投苏的第三方路线”。然而由于志大才疏,狂妄自大,卡扎菲虽然到处撒钱,到处出兵,却没捞到什么好,还得罪了许多国家。80年代起,美国开始多次武装打击和经济制裁卡扎菲。等到冷战结束、海湾战争和苏联解体,卡扎菲赶紧转向,表示亲美。但他的雄心不改,依旧想当非洲盟主。他不但建立了非洲联盟,还企图建立非元,号召去掉联合国五常的一票否决权,增加非洲国家进入常任理事国。这样得罪了法国。2010年阿拉伯之春爆发后,北约趁机出钱出枪出兵,扶持利比亚的反政府武装造反,北约空军击溃了卡扎菲的主力。2011年10月,卡扎菲被反对派抓住后打死。而利比亚则陷入了全方位的内讧之中。 (卡扎菲之死) 北非的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欢迎大家关注今日头条账号“巴山夜雨涮锅”,以及微信公众号“巴山夜雨小涮锅” 其他目录合集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