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个血糖指标读懂糖尿病发出的真正“信号”!

 微微传奇 2017-04-26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之一,其中有三个血糖指标尤为重要。只有重视他们,才能真正读懂糖尿病各项指标发出的真正“信号”!

1、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指的是至少8小时以上,没有任何热量的摄入,包括吃饭、喝水。

很多糖友认为喝水不会影响血糖,其实这是一种误区。水虽然不会产生热量,但是会稀释身体血液,影响血糖值。

正常的空腹血糖值应<7.0mmol/L,其反映的是基础胰岛素的分泌功能,该值可以反映胰岛β细胞的功能情况。

如果把空腹血糖作为唯一的糖尿病筛查指标的话,就会使一半以上的糖尿病病人漏诊。因为空腹血糖值同样受前一天食物、运动量、睡眠甚至天气变化和感冒情况的影响。

举个例子,有的患者知道过几天要体检,就会控制饮食,早睡觉,不喝酒,那么检查出来的空腹血糖值很可能是正常的,但这种短暂的健康生活方式并非其真正的日常习惯,因此这个空腹血糖值就有可能是应付“检查”的“做假”。

日常生活中,很多接受常规体检的人大多只查空腹血糖,看到空腹血糖指标没有问题就心安理得地继续平时的生活习惯,没有进一步检查,从而使不少糖尿病漏诊。

2、餐后2小时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是从第一口饭开始算起,刚好2小时的血糖。正常值应<>

若胰岛β细胞功能较差,则餐后2小时血糖会明显升高。其实,有些患者尤其是早期糖尿病病人,往往存在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血糖较高的现象,如果只测空腹血糖就会贻误病情。

3、糖化血红蛋白

人体的血糖水平处于动态变化中,无论是空腹血糖还是餐后2小时血糖,反映的都是即刻的血糖水平,提示的是人体当时的身体状况。

打个比方,要了解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上述2个指标属于“课堂提问”或者是“随堂测”的范围,而第3个指标——糖化血红蛋白,则可以理解为“中段考”或“期末考试”,可以弥补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这两个即时指标的不足。

因此,糖化血红蛋白反映的是抽血检查前3个月内的平均血糖水平,它受偶然性的因素,如饮食、胰岛素的使用等方面的影响较少,是判定近期糖尿病控制程度比较理想的监测指标。

美国糖尿病学会2010年把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增加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但因我国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方法尚未标准化,并且缺乏准确的检测方法,故目前未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一般来说,正常人的糖化血红蛋白应控制在4%-6%之间,但对于糖友来说,控制在7%以下属于理想范围。若糖友较年轻,身体各方面状况都比较好的话,应控制在6.5%以下。

除了血糖的控制目标外,还应该重血糖的波动区间不要过大,否则会更容易引起一些并发症的出现。

正常人1天内的血糖波动幅度小于2~3mmol/L,每天波动5次。每天与每天之间的平均血糖波动幅度一般在0.8mmol/L以内。  因为胰岛功能的下降,或者对胰岛素不敏感,再加上饮食、运动、药物等因素的影响,糖友的血糖波动幅度比正常人大。什么情况才是波动大呢?即一天内血糖波动可达6mmol/L,每天的平均血糖波动可达2mmol/L。 

如果您觉得文章不错,欢迎点赞、分享转发给有需要的人,让更多的糖友受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