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玉界:汉代时期玉剑饰

 天宇楼33 2017-04-26

玉镂雕螭凤纹珌

尺寸:宽7cm 高10.7cm
清宫旧藏
说明:青玉,色较暗,为古人所称的“苍玉”。体略呈梯形,中间收腰,两端向内琢空,但不穿透,可插剑鞘。器俯视如橄榄形,中间厚,两边薄,侧边处镂雕凤形双耳。器身一面镂雕兽面纹,并凸雕一螭,螭身于水云纹中探出;另一面亦镂雕兽面纹,但无螭。

玉珌两面皆镂雕图案,技法较同时代的一般作品要高超,所雕兽面纹作平肩、凸眼、方鼻,鼻侧有向两边旋出的短须等,是典型的汉代特色。还有螭头小而无颈,可能是制造时因玉材折断,再依形就势加工所致,与其他玉器上的螭头造型绝不相同。


玉镂雕虎纹珌

尺寸:宽2.6cm 高5.6cm 厚1.3cm
清宫旧藏
说明:白玉,有黄褐色沁斑。器两端宽窄不一,俯视呈长橄榄形,中间厚,两侧边薄。窄端处有三圆孔。两侧面镂雕飞虎纹,虎尾上卷,与云形雕饰连成出廓。
这件虎纹珌具有汉代玉雕最大的特点,动物造型动感强,姿态美,刀法准确、流畅,整体风格粗犷。


玉兽面纹珌
西汉
尺寸:宽5.1cm 高3.1cm 厚1.3cm
清宫旧藏
说明:白玉,有褐色沁斑。体扁梯形,两边薄,中部隆起。两面雕相同的兽面纹及勾连云纹,其中兽面纹粗眉上挑,眉纹又细又浅,眼角下坠,间饰阴线刻画的网状纹和“︽”状纹。器一端中部打一椭圆形大孔,旁侧有二小孔,且与大孔相通。可插入和扎结剑鞘榫。

这剑珌,虽为传世品,但无论琢工与风格,都属典型的西汉物。


玉螭纹璲
西汉

尺寸:长11.8cm 宽2.4cm 高1.9cm
清宫旧藏
说明:新疆和阗青玉,局部有赭色沁斑。器正面阴刻一周边框,以浮雕手法琢制大小两条螭,头相对,形状各异,作爬行戏玩状。
玉璲为剑饰之一,源自战国。早期饰谷纹或于相邻谷纹之间以阴线相连,自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多以螭纹饰之。关于螭,古籍指为龙的变种。汉早期的螭眼似豹眼,上眼角很高,相当有神;中晚期的螭眼似猫眼,异常秀美。


玉浮雕螭纹璲
西汉
尺寸:长9.2cm 宽2.2cm 高2.4cm
清宫旧藏
说明:新疆和阗白玉,局部有褐色沁。体俯视呈长方形,侧看似拱桥。正面以高浮雕及阴刻技法琢大小二螭,大螭身腾起,仅四足及尾着地;小螭则蟠蜷成团。


玉兽面螭纹璲

尺寸:长10cm 宽2.4cm 高1.5cm
清宫旧藏
说明:玉料为新疆和阗白玉,表面有较重的赭色沁斑。体俯视呈长方形,表面饰浅浮雕勾连云纹,透雕一回首尖嘴的螭。

此器造型别致,纹饰精美,螭纹位置的设计与形态独具匠心,为同器形制之佼佼者。西汉玉璲方孔之底部较薄,孔壁上往往留有竖道砣痕,而以后的玉璲却多为圆砣痕,这是鉴别玉璲时代早晚和真伪的重要依据之一。
在剑和剑鞘上装有玉饰的,古称“玉具剑”。玉具剑在春秋时期开始出现,盛行于战国到两汉。玉具剑有以下几种饰物:即饰于剑柄端部的剑首;饰于柄与剑身界部的剑璏;饰于剑鞘侧近口处的璲;饰于剑鞘末端部的珌。



文创大师客服


       古玉界公众平台汇集了全国古玉界精英和玩家,以传播古玉文化,弘扬中华文明为己任。如果喜欢我们的文章设计,可以长按下面的指纹部位,关注“古玉界”公众平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