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7年亚洲金融风暴事件分析

 奥迪A60eph4izt 2017-04-26

97年亚洲金融风暴事件分析

周期观察日记 2017-04-08 22:48

事件:1997年泰铢遭受国际资本恶意做空,泰央行耗干300亿外汇储备无济于事,7月2日,泰国央行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当天泰铢兑美元汇率下跌17%,汇率及金融市场陷入混乱。

泰国货币冲击产生的主要原因:

1、过度投资与投资结构不合理,使泰国经济结构失衡,

90年代以来,泰国经济中的总体投资率(指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平均高达40%以上,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泰国经济高速发展,经济严重过热,1987-1995年间GDP年均增速近10%。投资者盲目乐观,将大量资金投向了房地产部门,产生了大量的泡沫。

2、缺乏风险管控,制定政策失误

泰国中央银行金融监管不力,没有采取有力措施引导金融机构贷款投向,大量信贷资金投向了房地产市场,据估计,泰国银行投向房地产市场的资金占其放贷总额的50%左右。此外,泰国的许多金融机构尤其是证券公司和财务公司,在经营中高风险运作,它们借发行本票高利筹资,并借入外债,所得资金不仅投资于房地产市场,而且投资于股票市场,此举类似杠杆投机。随着房地产热的逐步降温,房价下跌,房地产商资不抵债,金融机构呆坏帐随之急剧上升。积累的风险让国际资本迅速流出,经常项目逆差迅速扩大,使泰铢面临巨大贬值压力。

3、金融市场过度开放,汇率制度没有相应改善

20世纪80年代末以前,泰国一直实行较为严格的外汇管理制度。90年代以后,为了吸引外资,泰国在资本账户开放方面采取了两项重要的措施,一是开放了离岸金融业务,推出了曼谷国际金融安排(BIBF)。根据这一安排,1993年泰国中央银行向15家泰国商业银行,35家外国商业银行在泰分行发放了BIBF的经营许可证。凡获批准的商业银行可以从国外吸收存款和借款,然后在泰国out-in和外国out-out以外币形式贷款。二是泰国允许非居民在泰国商业银行开立泰铢账户,进行存款或借款,并可以自由兑换。到1996年,泰国资本项目已经基本放开。此时,泰国依旧实行钉住美元汇率政策。危机发生期间,泰国央行为了维持汇率稳定加大了外汇市场干预,而泰国中央银行在多次干预后,外汇储备大幅度下降。到1997年6月底,泰国央行耗完300亿美元外汇储备,失去了继续干预外汇市场的能力,最终放弃钉住美元,实行浮动汇率。索罗斯们便是利用新开放市场的制度漏洞结合期汇交易实现重创泰铢的历史时刻。

可以看出泰铢事件的根源在于房地产市场泡沫化积累的风险释放,加上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过度开放留下的制度漏洞被国际资本炒作导致的恶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