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小儿(暑热证)奇方妙药【学为所用】

 昵称11739632 2017-04-26

   夏季低热又称暑热证,为婴幼儿特有的热性病。临床以长期发热,口渴多饮、多尿、汗闭为特征。发病与气候炎热密切相关,自盛夏起发热,可持续1-3个月。以6个月至3岁体弱小儿为多见。西医亦称为夏季低热或暑热症。

1、滋阴八味汤
【组成】沙参15克,麦冬、山药各12克,茯苓、乌梅各6克,丹皮5克,玄参、覆盆子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代茶频服。
【疗效】治疗130例,结果痊愈70例,显效30例,有效2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3.1%。有效病例中,服药最少3剂,最多30剂,平均为15剂。
【来源】罗明察,《广西中医药》(3)1985年
2、桑菊清暑汤
【组成】羊耳菊10~30克,桑椹子10~15克,麦冬、黄芪、葛根各6~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疗效】治疗112例,治愈(体温正常,尿多、口渴症状消失,精神、食欲转佳)101例、治愈率为90.18%。无效11例。
【来源】唐冬秀,《集验百病良方》
3、夏热汤
【组成】金银花、连翘、白薇、西洋参(另炖、兑服)、淡竹叶各9克,糯稻根30克,蝉蜕3克,象牙丝12克(先煎)、甘草3克(此为学龄儿童量,2岁以下酌减1/3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服。
【疗效】治疗53例,痊愈47例,平均治愈天数为9天,治愈率为88.68%。
【来源】林瑞石,《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4、羊耳菊合剂    
[药物]羊耳菊25克,桑堪子13克,黄芪、葛根、麦冬各8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行效]此方治疗小儿夏季热112例,痊愈101例,未愈11例。 
[来源]唐冬季,湖北中医杂志 1986;  (3)  
5、荷翠地枣汤    
[药物]荷叶、西瓜翠衣各 5 克(鲜品倍量),地骨皮、生地各 3 克, 大枣、五味子各 2 克。 
[用法]每天 1~2 剂,水煎去渣置冷,加白糖适量,频频饮用。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夏季热 124 例,痊愈 80 例,好转 32 例,无效 12 例。总有效率为 90%。 
[来源]颜振旗.湖北中医杂志 1986;  (2):  54    
6、青香散    
[药物青蒿、香薷、金银花、天花粉各 8 克,麦冬 20 克,连翘、覆盆子各 6 克,生石膏 10 克,乌梅 5 克,甘草 4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分 3 次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夏季热54例,52例症状全部消失,3例效果不明显。 [来源] 曾立昆,浙江中医杂志 1991;  (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