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氏祠堂对联四字 号呼苏母; 诗说解颐; 上联:南齐匡昕,有至性,母亡经日,昕号叫,母即苏,时称孝感。下联:匡衡。 结庐体国; 凿壁偷光。 上联:周代匡侯后裔匡裕等兄弟七人,于庐山结庐而居。下联:匡衡。 疏傅宸极; 读借邻光。 源自匡邑; 望出晋阳。 指匡姓源流和郡望。 结庐得术; 凿壁偷光。 上联:周朝匡裕,字子孝,传生具神灵,成年学道,得神仙术,隐居南障山,结庐而居。定王派人征召,却只见草庐。当地人便叫此山为“匡山”,又叫“庐山”。下联:西汉东海人匡衡,字稚圭,少贫而好学,曾凿壁借邻居家灯光读书,成年后善说《诗》,人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元帝时官太子少傅、丞相,封乐安侯。 匡氏祠堂对联五字 全联指匡衡。 倒履传佳话; 结庐见壮心。 上联:匡衡一次与人讲《诗》时,相互驳难,对方被说得哑口无言,只好慌忙地倒穿着鞋溜走了。下联:匡裕兄弟。 匡氏祠堂对联七字 精通医术名中外; 善于说诗解人颐。 上联:明代名医匡愚,字希贤,精于医术,曾随三保太监郑和三次三使外国,以名医家闻于当时。下联:匡衡。 军功炳炳武德将; 政绩赫赫安乐侯。 上联:明匡福(1333-1399),原籍江苏赣榆。元末官河南行省参政,辞职隐居。张士诚聘以元帅不就,投奔朱元璋。洪武元年以战功授山东沂州守御所百户,四年升莱州卫副千户,十四年授武略将军,率军在山东沿海抗击倭寇,多次大败倭寇,屡建奇功,使“东莱之人不复知有寇”。后以老病请致仕,升为胶州守御所正千户,由其长子匡德袭其职,移镇胶州,匡福被胶州匡姓后人尊为始祖。下联:匡衡。 河东元帅传名远; 齐国将军建树多。 上联:元代名将匡才,以军功卓著,晋沂邳河东元帅。后战死。下联:战国时齐国名将匡章,又称匡子、章子。屡立战功,卓有建树。 匡氏祠堂对联十五字 兰州固美、孟渎尤佳,百世迁居名胜地; 凿壁引光、借书佣力,一朝封拜乐昌侯。 祠址已三迁,水秀山明人杰地灵名永著; 乐安传一脉,瓜绵椒衍祖功宗德泽长流。 匡姓宗祠“安乐堂”堂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