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纯朴之《红楼梦》的“教育观”

 pengxq书斋 2017-04-26

纯朴之《红楼梦》的“教育观”

(2011-01-06 14:17:13)

           

    乍看这个题目,一定认为不是属于正统派教育论文圈内所应该讨论的。在我个人觉得这不但是很有兴趣的间题.而且是丰富的教育材料,颇值得研究研究。如果有人把这种趣味的材料,加以科学的研究,使它教育化.我想它对教育的影响一定很大,对教育的贡献,一定很多。

    我这种持论的根据:第一因为《红楼》一书,是国内说部的翘楚,吸引青年最多。它能改造翻转青年的气质;它能潜移默化青年的个性;它对青年的影响,比那形式陶冶的教育效果要大得多。我们应该就中提出多少教育的间题,使青年注意。叫他们清楚的认识了《红楼》上青年男女种种畴型;叫他们知道一个青年男女的思想,情感.要怎样树立。第二因为《红楼》是描写中国封建时代贵族家庭的面面,也正是中国人传统思想的披露;如亲族间的关系,人与人的交与,那都是封建家庭典型的遗迹。研究教育的人,要把它看成自己的园地,加以分析,加以解释,藉著这种实际生活的例子,以扫荡封建的恶毒,而阐述教育的真谛。第三因为《红楼》中的主角宝玉,所受的教育,及因其教育而产生的籽为,更值得注意;他如宝钗、黛玉等的行性和生活,都与遗传和环境,不无反映之处。研究教育者,不妨在其中多找些材料,使《红楼》教育化,使教育趣味化,而更和人生来得逼真些。

    在前一个月间,北平《晨报》 “北晨学园”里.有李辰冬的《 红楼梦的世界》 一文,他把《红楼》分作;家庭、社会、教育、政治、经济、宗教、婚姻七部分来讨论。在他的教育一章里,分为家庭与学校的二类。他不过引了些原语,作撮要的叙述,概括的结论;却也因为李君之作,乃是《红楼》的面面观,而不是教育的专章。

    我们要是站在教育的立场,来研究《红楼》,我们可以提出以下这些问题:     ( 1 )《 红楼》的文字流畅,词句妙丽.堪称为标准的语体;应如何利用它以作普及国语的工具?
    ( 2 )《 红楼》内包各种事务.富蓄许多常识,应如何利用它,以增益青年智慧?
    ( 3 )《 红楼》上的人生观(或气质),都是那些畴型?其劣点皆如何?惮青年由观察而内省.不至受其暗示。
    ( 4 ) 《红楼》上人物的见解,其优点亦多妙处,应如何指示,以便效法?
    ( 5 )《 红楼》上人物的风习、思想,以及其普通的趋向如何?应如何分析以仰青年认识?
    ( 6 ) 《红楼》上对教育宗旨与教育功用的认识,及其间之矛盾如何?
    ( 7 ) 《红楼》上家庭教育的劣点何在,及其失败的事实如何?男
   ( 8 )从《红楼》上反映出父亲对儿于的教育.何者是正当的态度?

   ( 9 )贾母以及王夫人对宝玉的溺爱,防碍教育的程度为如何?及家庭中对子弟施教,应如何采取一致态度?
   (10 )宝玉的个性如何?环境如何?及其日趋乖僻坠落的原因,与其所受教育之因果如何?
    ( 11 )《红楼》上的女子教育如何?及其与新教育之比较?
   (12 )由《红楼》之儿女间用情,及其间变态性征,应找出那些特殊因素,用为实施性教育的根据?
    ( 13 )《红楼》对于审美的观点,对于卫生,体育的观点,均如何?此外对于心理分析的参考材料更多,兹不赘述。同时我不敢武断以上所提者,皆是恰如其分的问题;不过我认为都有相当的重要。

    最后我要声明的,我这篇文字的产生,纯系由个人受《红楼》的影响,和我对它的感觉与观察而写的。我说这是教育问题,也许教育专家说我儿戏了“教育”,并且说不定诗文和艺术专家也骂我根本污辱了《红楼》。

原载:(北平《华北日报》1935 年2 月16日)
 
说明:不知道该文作者情况,请老师和朋友们告知。
      该文题目:《红楼梦的教育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