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语红楼》(精编版)117
风之子原创
人说王熙凤是脂粉堆里的英雄,所言不虚。那种精明,那份胆识,那份拿捏,那份爽快,不是一般小女子甚至大男人做得来的。
第二十五回,凤姐前脚暗助姑妈王夫人,后脚又明助宝黛。
注意,此时,宝钗就在场。王熙凤也知道王夫人的小算盘。当然,她更知道贾母的主张。于此之中,凤哥儿自要取舍。
不错,宝钗有宝钗的利益,王夫人有王夫人的利益,可是,难道凤哥儿就没有利益?
有的。
王夫人的意思,是要娶了宝钗进门,做她的儿媳。如此一来,凤哥儿又是什么位置?
想当年,姑妈一力栽培表哥贾珠,把表姐送进宫去,无非就是要成为荣国府的内当家。不幸表哥夭亡,贾琏的风头再无人盖过,姑妈才想起这桩婚事,把凤哥儿嫁给了贾琏。
如果宝钗嫁了宝玉,论王家的亲疏,不过是内侄女和外侄女的区别,论贾府的亲疏,却是侄媳与儿媳的差距了。况宝钗之学识修养,又岂是只识得几个字的凤哥儿能比的,宝钗之圆滑周到,又岂是讲究杀伐决断兵家谋略的凤哥儿能比的?
凤哥儿隐隐看见了未来。正如当初姑妈以自己取代寡居的李纨,如今,姑妈又要以宝钗取代自己。难道,我们的凤哥儿是工具?
不是。
而凤哥儿知道,以贾母之疼宝黛,即便黛玉做了宝玉的妻子,也是不忍让黛玉劳心费神的。这当家的差事,跑不了凤哥儿。
凤哥儿更知道,老祖宗的主张,王夫人明里是不敢反对的,只会阳奉阴违,那么,何不装装傻呢?
而且,宝钗就在场,这个表妹不简单,心里跟明镜儿似的,外面却揣着糊涂。
这样的机会,这样的场合,真是千载难逢。
所以,当黛玉走进怡红院,看见李宫裁、凤哥儿、宝钗都在,这七窍玲珑的慧心人似乎感觉到了什么:
“今儿齐全,倒像谁下帖子请来的。”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熟知兵法的凤哥儿当头便是:
“前儿我打发了丫头送了两瓶茶叶去,你往那去了?”
茶,可是个有意思的东西。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赋予了茶很多很特殊很微妙的意义。比如,新媳妇进门,是要给公公婆婆敬茶的。这个我曾经在王夫人的不喝茶和贾母的换窗纱说过。王夫人在贾母已然喝了黛玉亲自捧过来的茶说我们不喝茶,而且不是我,是我们,俨然代表了贾府的态度,这是一种极其鲜明的表态,那就是不理会不承认不接受,这才惹恼了贾母,以换窗纱为由,暗责王夫人,以怡红院和潇湘馆都换上了霞影纱告诉王夫人,一边去,荣国府是我说了算。这一切的一切,皆是从那杯茶引起的。
没想到,在此之前,凤哥儿已然巧妙的借茶(接茬)说话了:
“倒求你,你倒说这些闲话,吃茶吃水的。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
此处有批语:
【甲戌侧批:二玉事在贾府上下诸人即看书人批书人皆信定一段好夫妻,书中常常每每道及,岂具不然,叹叹!】
【庚辰侧批:二玉之配偶在贾府上下诸人即观者批者作者皆为无疑,故常常有此等点题语。我也要笑。】
这就是凤哥儿的胆识,贾府上下,拜老祖宗贾母所赐,人人认定宝黛好姻缘了,凤哥儿此时出手,王夫人即便知道,又为之奈何?
凤哥儿果然好刚口,于是:
众人听了一齐都笑起来。林黛玉红了脸,一声儿不言语,便回过头去了。
每每读到此,真是爱煞凤哥儿和黛玉。凤哥儿的谋断,黛玉的娇羞,这都是身份。此时羞到心里的黛玉不恼,便不是黛玉了:
李宫裁笑向宝钗道:“真真我们二婶子的诙谐是好的。”林黛玉道:“什么诙谐,不过是贫嘴贱舌讨人厌恶罢了。”说着便啐了一口。
凤哥儿借着这个桥段,说出了贾母的主张:
凤姐笑道:“你别作梦!你给我们家作了媳妇,少什么?”指宝玉道:“你瞧瞧,人物儿、门第配不上,根基配不上,家私配不上?那一点还玷辱了谁呢?”
我笑有人解读这段话,居然能把你别做梦解释为王熙凤是要黛玉别痴心妄想做宝玉的媳妇。《红楼梦》是极具口语化叙事风格的小说,每个人说的话都极度生活化和个性化,这便是大家行文的至境。这里所谓你别做梦,其意是借着既吃了我们家的茶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的意思说的,那就是不做我们家媳妇不可能,别做梦了。
这样的态度,是和贾母在贾敏死后即三番五次书信派人派船去接林黛玉,黛玉进贾府又高调迎接,贾政为黛玉之师雨村谋官一脉相承的态度,几乎不是林家要嫁黛玉进贾府,是贾府求了林家要黛玉来做媳妇。这个别做梦,就是以一种以进为退保全黛玉千金尊贵的说法告诉黛玉,别再多想,贾府媳妇,宝玉妻子,你做定了。
如此一来,才有了宝玉人物门第根基家私哪点配不上黛玉的反问?这句反问里,其实也隐隐含了贾琏陪同林黛玉处理林家后事带来的林家巨额财产,林黛玉端的是千金之躯。
这个反问,依然奥妙无穷。我叹凤哥儿的睿智,原来不论是王夫人的不喝茶,还是清虚观张道士的提亲,伏线都在凤哥儿这里。凤哥儿说黛玉吃了我们家茶快给我们家做媳妇,后来就有王夫人不喝茶,凤哥儿说宝玉人物门第根基家私哪点配不上黛玉,后面就有张道士为一个摸样儿聪明智慧根基家当都配得宝玉的女孩儿提亲。只不过凤哥儿的吃茶做媳妇指的是黛玉,王夫人的不喝茶为的是宝钗,凤哥儿说的般配指的是黛玉,张道士的般配为的是宝钗而已。
这一切的一切,隐藏在一派大好风光和谐唯美的表象之下,暗流涌动,泾渭分明。试问天下文章,能及此否?
这便是凤哥儿的态度,这便是凤哥儿的主张。所以,当众人即将散去,宝玉说有话和林妹妹说时,凤哥儿是这样的:
凤姐听了,回头向林黛玉笑道:“有人叫你说话呢。”说着便把林黛玉往里一推,和李纨一同去了。
这便是我爱极了的凤哥儿。我称王熙凤,从熙凤到凤姐再到凤哥儿,其实经历了一个从不屑到尊重到钦佩的过程。凤哥儿是我男人女人里头第一个服帖之人。凤哥儿所做的很多事情,在当时也许是错的,不守妇道的,但在今天,却是令人赞叹的。她身上那种能干奉献,重情重家,自尊自爱,勇于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量,不正是妇女走向解放的一种萌芽吗?
(风语红楼讲座在喜马拉雅开讲啦。直接在喜马拉雅搜“风语红楼讲座”即可收听。《风语红楼》1、2辑当当京东天猫亚马逊有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