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融去杠杆,哪些方面影响我们的钱袋子?

 北极熊788 2017-04-26

最近金融领域“去杠杆”成为热门词,为什么要去杠杆,就是为了让整个国家经济运行平稳,防止发生金融危机。

金融去杠杆,哪些方面影响我们的钱袋子?

很多投资的朋友,应该对2015年股市去杠杆造成的股灾记忆犹新。当时粗暴的切断场外杠杆资金入市,一度让整个金融系统濒临危机,国家也不得不拿出3万亿真金白银进行接盘。其中,很多带杠杆的个人投资者更是血本无归,甚者走向了跳楼之路。那么这一次的国家去杠杆又是怎样的呢?会不会影响到我们的钱袋子呢?

无可否认,当前股市的杠杆水平极低。在经历过2015年到2016年初的几次大波动之后,市场加杠杆的底气和能力相比以前已经大幅缺血,但场外配资公司以及信托杠杆依然存在,这点毋庸置疑,从每天手机接到的骚扰电话就可以感受出来。

这一次,“去杠杆”的真正缘由在于决策层的“脱虚向实”。为什么会出现虚实倒挂的现象,真正的原因在于实体获利难度加大,而虚拟经济赚快钱变得容易,这点符合资本趋利性的本性。而这一年多来,中央对于一行三会的强监管就是在极力压制赚快钱的获得概率。

股市“熄火”之后,2016年国庆节的时候,似乎一切又要重演。保险资金在股市兴风作浪,房地产再度暴涨,期货煤炭钢铁炒作火热……所以2016年国庆节中央紧急下令对房地产进行严控。并在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建立房地产稳定健康长效机制,抑制资产泡沫。

2月23日晚,空降地方四年的郭树清再次回到金融系统,赴京就职银监会主席。4月中旬,两周内银监会连发七道令牌,对于银行业金融监管工作定调定向。在许多人期望这个曾经在证监会主席任上大刀阔斧的改革家能够为金融监管带来放松新气象的时候,他的到来不仅仅不是重启金融自由化,而是对一行三会铺开的金融监管网进行最后一面的围堵。

4月25日,包括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在内的14家国家机关召开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今年5到7月,将继续组织各级政府开展涉嫌非法集资风险专项排查活动,对投资咨询、财富管理、第三方理财、担保等投融资中介机构,网络借贷平台、第三方支付、众筹平台等互联网金融行业企业,私募股权投资、电子商务、租赁、房地产、地方交易场所等行业企业及关联企业,各类涉农互助合作组织、养老机构、民办院校等重点领域开展全面风险排查。

金融业对于各种“钱”的渠道一一进行核查,金融风暴可以说是愈演愈烈。从当前金融大局上来看的话,目前一行三会的协调监管到了一个最为关键的攻坚时期。而银行系统作为金融领域最为核心的源头部位,这个地方动刀子了,无论是哪个市场都难以好过。

作为普通的老百姓,当前之际应该以持有现金为主,减少不必要的投资,尤其是房产和股市。待风暴过去以后,再出来寻找机会不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