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这么优秀的你,却总找不着对象?

 图志轩 2017-04-26


男人真的是下半身动物吗?

为什么这么优秀的你,却总找不着对象?

为什么科技在发展, 爱欲却在消失?


不妨看科学家们怎么是怎样看待这些问题的,看完之后也许你也会有一个答案。



男人真的是下半身动物吗?

人类学家海伦·费雪

男人就是一种下半身思考的动物。”不止很多女人这么认为,很多男人也承认这一点。甚至有位男性作家写过一本爆红的“畅销书”,名为《男人除了性还在想什么》,翻开这本200页的书你会发现,这是一本“无字天书”。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几个世纪以来,对于“男人本色”的结论早已深入人心,它不仅仅是女性面对婚姻不畅时没完没了的牢骚和怨怼,就连男性都对此供认不讳。然而罗格斯大学人类学家海伦·费雪所做的一项调查却得出了“反常识”的结论:男人并非下半身动物


海伦·费雪曾经连续两年在美国做过一个全国范围的“性调查”,调研得出的结果让科学家们大跌眼镜。这些数据描绘出的男人肖像,与我们认识中的男性特点大相径庭。


他们对5000余名单身男女进行了调查,包括未婚的、离婚的、分居的、丧偶的,以及各裔人种,甚至包括同性恋者,年龄从21岁到70岁以上不等。结果显示,男人其实像女人一样急于结婚。在20多岁的人群样本中,68%的男人渴望结婚,女人的这一比例是71%,想要孩子的男性与女性几乎一样多。


男人真的是下半身动物吗?


跟女人相比,男人也不是“玩家”。当被问及对约会的态度,只有3%的人回答“我只是喜欢和很多人约会”。男人与女人一样渴求一个伴侣,其实,男人和女人一样容易孤独。而且男人在追求女人的过程中,远远称不上挑剔。20多岁的男人最容易放弃另一半的浪漫与性感,女人至少超过60岁才有可能。除此之外,男人对伴侣的年龄、教育、种族、宗教等其他背景的要求远远低于女性。所以说,女性才是一个挑剔的性别。


海伦·费雪说:“男人与女人一样相信白头偕老。事实上,在一种山盟海誓的关系中,寻求更多独立的是女人。女人希望有更多的个人空间可以留给自己和闺蜜,而且在对待个人财产上绝大多数男性愿意向另一半公开资产透明,而女人则远没有男人“诚实大方”。



为什么你总找不着对象?

心理学教授戴维·巴斯

微博上流行过一句话,一米六的女生想找一米八的男生,一米八的男生却想要一米七的女生,而一米七的女生又想要一米九的男生,在找伴侣的路上就这样陷入了一个死循环。科学家对于这个问题有比较科学严谨的论证。


已到适婚年龄的同学一定经常听到长辈这样说:“都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还不找对象啊!”我们也会不时听到感情受挫的朋友抱怨道:“好男人哪有那么多啊!”与此相反的是,那些有对象的人却时不时出现劈腿,家暴,婚内出轨这些情感滑坡的问题,在这些现象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优质伴侣明显不足。


我们想要寻求更好的伴侣婚配,以便我们的后代能获得更好的基因和资源。但一个不幸的事实是婚配的价值并非均匀分布。有些资源是极其珍贵的——丰满、健硕、性感、资源丰富、人脉广泛、风度翩翩与乐善好施。在分布的另一端是那些不幸的人,或许身体羸弱、一贫如洗,或者具有不良倾向,性情暴戾,猜忌多疑等等。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心理学教授戴维·巴斯曾说:“优质伴侣的稀少是我们应该担心的事情,因为这往往会引发背叛与残暴。吸引合意配偶的竞争是异常惨烈的。因此,那些最优质的配偶永远不能满足所有仰慕者面对面沟通的需求。“攀富结贵”很可能被拒之千里而徒增伤悲。正如一个女人给她男性友人的忠告所说:“你是一个8分的男人,想追求9分的女人,却广受7分女人的欢迎。”


婚恋市场上,还有另外一个普遍存在的陋习,那就是刻意隐瞒和欺骗。对在线约会情况的科学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都试图虚报其高于异性标准的婚恋价值。男性夸大他们的收入和地位,身高也多加四五厘米。女性则在体重上少写5 ~ 7 千克,也在实际年龄上减去几岁,甚至双方都只展示美颜后的照片。他们为了吸引伴侣,往往以身价的物超所值来“行骗”,有时候还会自欺欺人。正如几乎所有教授相信自己的价值在所在单位处于“平均水平之上”;在婚恋市场上,很多人认为他们自己很抢手,遗憾的是,这并不是事实。



对于那些成功吸引到“势均力敌”的伴侣与之婚配的人来说,婚姻的困难也没有终结。婚配价值的差异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盒子。当这对最初般配的夫妻中某一位婚配价值暴跌,或另一位青云直上。此时较高婚配价值的伴侣便会极易发生背叛。较低婚配价值的伴侣便极其努力,以防伴侣不忠或家庭破裂,而人性的劣根则会驱使他们采取警惕甚至是暴力的行为来维护家庭。


戴维·巴斯坦言“没有简单的办法可以消除理想伴侣数量的严重不足。”这正是让他对此深感忧虑的原因。“在这个婚配不民主的世界里,每一个成功不可避免地对应着竞争对手的失败。” 人类的择偶观决定了我们一直在为好男/女人而拼命奔波,但事实上是,每个人都能找到比自己好的伴侣永远都不可能实现。



为什么科技发展,爱欲却在消失?

科普作家陶·诺瑞钱德

关于这个问题,湛庐君有点羞涩,直接看科学家们是怎么讲的吧。


随着科技文明的进步,人类的理性指数也越来越高,这似乎是件好事,但用更多的理性来对待所有事并非是件好事。比如:科学技术在高速发展,爱欲却在慢慢消失。


世界著名科普作家陶·诺瑞钱德对此表现出深刻地忧虑:“爱欲是我们这个物种繁衍的本能法则,它的消退值得我们担忧。综观历史,人类在本能和强烈欲望的诱导下,在选择繁殖伴侣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智慧。在凝视这个物种的其他成员时,我们秉持的审美标准以及愉悦机制只是某种表象,从更深层而言,它们取决于我们对生殖能力强弱、基因质量好坏及免疫系统优劣的综合判断。因此,我们的爱欲呈现出了相当的合理性。”



如今,人类的平均寿命越来越长,为了稳定地球村总人口的数量,节制生育就显现出了必要性。人口的稳定增长意味着在爱欲中表现出来的生物性也要受到节制,这一点比以往更加重要了。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优生优育也有了更多的实现可能。通过生物技术筛选卵子、精子甚至胚胎来操纵人口再生产,这将干预爱欲主导的繁殖过程。它可能意味着生存本能中那些进化而来的知识专长的丢失,这才是让人忧心的。


此外,繁殖的欲望通过对性感和性技巧的文化和社会展示,来宣扬良好的基因与一般孕育能力。在科学、艺术和社会生活领域伟大创造活动中,无意识驱动力即使不是决定性的源泉,也是主要的资源。尝试用临床控制的方法走捷径改变交配的偏好和匹配过程,不仅会导致后代质量的损失,而且还会导致文化发育的损失。



本文摘自湛庐文化出品《那些科学家们彻夜忧虑的问题》。




湛庐FM

不喧哗,自有声。

每日一更,把世界说给你听。

(朗读者:湛庐文化创始人、董事长 韩焱)


科学家们彻夜都在忧虑哪些问题?不妨听听这段有声书中的观点,本书编者约翰·布罗克曼召集了约100多位世界顶尖的科学家和思想家来回答这个“大问题”,并把他们的答案和论述集结成书。让我们先来分享这本书当中几个有趣的片段……




—转载授权、商务合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