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长刚:大医治病,更要治未病

 崔竣豪 2017-04-27

进入春季以来,气候变化无常,人们的精神和身体也随之变化,一些人常常表现出烦躁不安、疲劳气短、失眠焦虑,甚至出现抑郁等亚健康症状。

“比如疲劳、失眠,特别是手脚冰凉的人,这种人看似没病,却常常自我感觉不适。”安徽中医药大学教授朱长刚认为,受到外界环境干扰后,人体阴阳容易失衡,这就需要补充人体气血,调节阴阳平衡,让人重新找回理想的健康状态。

师从国医大师李济仁

52岁的朱长刚是国家首批、安徽省首位国医大师李济仁的得意弟子。这位从淮南农村走出的农家子弟,与“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医生不同,朱长刚选学中医的初衷特别简单实在:想有个城镇户口,能有份稳定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当然,想法都是会改变的。接触中医后,朱长刚刻苦学习,读经典、做研究,在几千年的中医文化熏陶下,他的思想和眼界都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他开始把目光从“谋生”延展向更远大的目标——成为一名“名医”。

1986年,得知李济仁国医大师在招研究生,朱长刚心中点燃起新了“奢望”:要是能跟着大师学习,那该多好!

然而,现实很骨感:那一年,李济仁大师只有一个硕士研究生招生名额,但和朱长刚一起报考的却有七人,其他人都是本科生,只有朱长刚是安徽省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的,而且年纪最小。

怎样才能入得了大师的法眼呢?没有学历优势的朱长刚,只能背水一战!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分数一公布,朱长刚考分最高,不少课都是满分,就这样,他如愿以偿成为李济仁的入室弟子。

国医大师李济仁擅长痹症和痿症,全国各地的患者慕名而来,每天都应接不暇。但大师对每个病人都一视同仁,不仅认真诊疾,辨证治疗,还想法设法为病人省钱。对学生,大师更是视如己出,爱护有加。

朱长刚和爱人与大师一家来往密切,甚为投缘,犹如大师的子媳,师母索性直呼朱长刚为“小六子”,李家有五个子女,就把他算成老六了。朱长刚抗议道:“老五其实比我年纪小!”,师母笑眯眯的答:“那可不行,咱们按排行算”。

对中医治“未病”理论独有见解

名师出高徒,在大师的指引下,朱长刚如饥似渴地汲取了中医知识的精华,并先后攻读了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博士后,现任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教授,从事中医经典理论《黄帝内经》、《中医养生康复学》等教学工作,擅长膏方养生和亚健康调理等。同时,他也继承了大师李济仁亲切近人的风范。

近日,一位上了年纪的女性患者慕名找到朱长刚看病。见面时,有点犹豫:“朱医生,是你吗?好久不见,认不清了!”朱长刚笑着回答:“是我啊,看我是瘦了还是老了?”患者的表情一下子放松了,递上检查单,朱长刚认真看完单子,耐心地给出建议。

送走病人后,朱长刚长叹一口气:“这个患者肾衰竭了,只能靠透析维持生命,你看她脸色都发黑了!所以一定要‘治未病’,到了疾病后期,无论中医还是西医,无论医术多高明,也总有力不能及的时候。”

“上医治未病”最早源自于《黄帝内经》,“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其在中医中的主要思想是: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

朱长刚说:“通过健康教育使人不生病,是医生的最高境界。所以《黄帝内经》中治病的方子很少,预防疾病与养生的方法却很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十三五”规划也明确要求:“深入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现在,很多医院都会开设“治未病科”,在部分医院,“治未病科”会与健康体检中心合在一起。

“治未病的常用方法包括针灸、推拿按摩、药膳食疗、洗浴疗法、药物熏洗以及音乐疗法等。”朱长刚说:“像李济仁大师的‘养生一杯茶’也属于‘治未病’的范畴。配方有4味:黄芪(10-15g),枸杞子(6-10g),西洋参(3-5g),黄精(10g),开水冲泡代茶饮。长期喝可调和气血,延年益寿。”经常手脚冰凉、容易腹泻的人不建议喝。

膏方是“治未病”的好方法

膏方又名膏滋方,它起源于汉代,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不同的体质辨证后,选择多种药材组成方剂,并经多次煎熬、去渣,浓缩收膏后形成的稠厚状、半流质物。俗话说:“宁求一料好膏方、不要金玉满车装”,其药性宏大,易保存,口感适宜,服用方便,受到人们的青睐。

朱长刚说,膏方是一种非常个体化的中医保健品,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阴阳气血等辩证开方,并且要熟悉大复方的配合规律,对药物的性味归经也要了如指掌,现在我们会开膏方的好医生并不多。

随着国家对健康教育的大力推广,人们的健康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治未病”的观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朱长刚举了一个很明显的例子:“网上经常会说,有人吃膏方存在很多误区,如一年四季吃一张方子、一张方子全家吃等,但我并未在临床中遇到这类现象,患者都懂的要一人一方,因体施治。不仅如此,还会有病人问‘这药有没有毒?’的确,很多药物对肝脏都会有损伤,所以,对于长期用药者,我们都会建议其吃一个月休息几天,让其体内有个代谢排毒的适应过程,然后再接着吃。”

“在中医理论中,养生要效仿大自然的阴阳变化。四季养生膏方则选在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服用,亚健康及慢病调理膏方则一年四季均可服用,进补膏方一般选在冬季“进九”时服用”。朱长刚说,膏方的精髓在于“同气相求”,一料膏方一般有30多味药,可吃40天左右,大量补益气血、调补五脏、平衡阴阳的药物,经过浓缩成膏后,服用几个周期,可以补足气血。

《黄帝内经》提倡“养天真之气”,就是让身体重返真气充满的状态,因为那个状态最接近阴阳平衡,这也就是所谓的上工、大医“治未病”。(陈宁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