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是鼻黏膜或黏膜下组织因为病毒感染、病菌感染、刺激物刺激等,导致鼻黏膜或黏膜下组织受损,所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炎症。鼻炎导致产生过多黏液,通常引起流涕、鼻塞等症状。 1、慢性鼻炎汤 【来源】苏宗周,《集验百病良方》 【组成】苍耳子10克,白芷20克,葛根、黄芩各15克,麦冬5克,藁本、薄荷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疗效】治疗41例,结果痊愈18例,显效6例,好转4例,无效13例。一般用药4天后见效。 2、苍辛鱼芷汤 【来源】朱沛冉,《云南中医杂志》(5)1986年 【组成】苍耳子、白芷、防风、川芎、甘草各20克,辛夷7克,鱼腥草20克,桔梗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忌食发物。 【疗效】治疗52例,服药5~10剂症状消失者23例,10~15剂症状消失者16例,15剂以上症状消失者6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2%。 3、苡仁防风汤 【来源】刘教,《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苡仁15克,防风3克,木瓜9克,桔梗3克,细辛、薄荷(后下)各1.5克,金银花、鱼腥草、紫花地丁、赤芍各9克,蒲公英12克,川芎4.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疗效】治疗388例,总有效率为94.8%,治愈率65.2%,显效率29.6%。 4、鼻炎方 治慢性鼻炎 【组成】柴胡10克,薄荷12克,黄芩10克,川芎10克,细辛3克,辛夷花15克,荆芥穗12克,龙胆草6克,桔梗10克,瓜蒌皮15克,白芷12克,枳壳10克,甘草6克。 【用法】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取汁分3次服,连服10剂为1疗程,一般1~2个疗程可临床治愈,每天每次煎药取汁后,乘热气熏鼻腔1~3次。 【疗效】此方为湖北省麻城中医院已故名老中医朱瑞东的验方。上世纪70年代我跟其待诊时常用此方。后共治疗38例,临床治愈36例,有效2例。 【来源】 中医秘方录 5、 硫雄膏 【主治】鼻前庭炎 [药物]硫黄80克,雄黄20克,樟丹10克,白凡土林200克。 「用法]前 3 味药共研细末,入凡士林中调匀。使用时用消毒棉签蘸药 膏适量涂布于疮面上,可沿鼻小柱上端,右鼻孔反时针,左鼻孔顺时针方向 旋转涂布,涂药时尽量不要深及鼻腔粘膜,否则刺激产生不适。每天 1~2 次,重症 3~5 次。轻症 2~3 次可痊愈。 [疗效]此方治疗鼻前庭炎 45 例,治愈 41 例,有效 4 例。 [来源]李百川.陕西中医 1988; (12) : 545 6、黄连膏 [药物]黄连、黄柏,姜黄、黄蜡各 10 克,当归 17 克,生地 33 克, 麻油 40 克。 [用法]除黄蜡外,余药用麻油文火炸枯,过滤去渣,加黄蜡微火熔化 尽,待冷装瓶备用。使用前以温开水擦净鼻腔后,用消毒棉签蘸膏少许外涂, 每天 3~4 次。 [疗效]以此方治疗鼻前庭炎30例,痊愈25例,好转4例,无效1例。 [来源]谢美兰. 浙江中医杂志 1987 7、硫雄膏 [药物]硫黄80克,雄黄20克,樟丹10克,白凡土林200克。 「用法]前3味药共研细末,入凡士林中调匀。使用时用消毒棉签蘸药 膏适量涂布于疮面上,可沿鼻小柱上端,右鼻孔反时针,左鼻孔顺时针方向 旋转涂布,涂药时尽量不要深及鼻腔粘膜,否则刺激产生不适。每天 1~2 次,重症 3~5 次。轻症 2~3 次可痊愈。 [疗效]此方治疗鼻前庭炎 45 例,治愈 41 例,有效 4 例。 [来源]李百川.陕西中医 1988; (12) : 545 8、黄连膏 [药物]黄连、黄柏,姜黄、黄蜡各 10 克,当归 17 克,生地 33 克, 麻油 40 克。 [用法]除黄蜡外,余药用麻油文火炸枯,过滤去渣,加黄蜡微火熔化 尽,待冷装瓶备用。使用前以温开水擦净鼻腔后,用消毒棉签蘸膏少许外涂, 每天 3~4 次。 [疗效]以此方治疗鼻前庭炎30例,痊愈25例,好转4例,无效 1 例。 [来源]谢美兰. 浙江中医杂志 1987; |
|
来自: 昵称11739632 > 《鼻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