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墨极品市场难觅 乾隆御制墨惊现伦敦

 天宇楼33 2017-04-27



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崛起的发展,在过去已逾二十年里。伴随艺术市场向纵深发展,中国书画的价格一路狂飙,如今俨然成为中国艺术品市场成交额最大的板块。中国书画价格的上涨如此这般,也带动了相关品类水涨船高,如老宣纸和古董墨的价格早已今非昔比。诚然,中国书画离不开墨,而佳墨又一锭难求,得来十分不易。同时加之,近年来文房作品也是备受追崇,集体走出独立行情,这又让古董墨的收藏越来越多受到人们重视。但是,鉴于墨自身是消耗品,使用过程易于裂损,墨的保存相对于砚台、笔洗的保管来说更为困难,所以历来存世的古墨极为稀少。拍场也十分鲜见!


其实,在上世纪90年代,古墨刚刚进入拍卖市场就获得了较高的成交价位。1995年,北京翰海就曾推出一套乾隆御题西湖十景诗彩墨(10锭),拍出结果以55万元的佳绩易手。1996年,北京翰海再推1锭御制天府永藏玺墨,遂以不负众望地以46.2万元成交,创造了单锭墨价格的最高纪录。近年来,随着出现在拍卖会上的古墨不多出现在拍场上的古墨日渐稀少,但价格升幅较大亦日益攀升。2007年,一套清乾隆御制西湖十景集锦色墨(10锭)在拍卖会上以448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成交,曾一度创下中国古代文房类拍品价格的世界纪录。截至目前,墨的最高价为清乾隆 “龙香”御墨 (一套十方)2015年在保利以822.5万成交。


乾隆御题西湖十景诗彩墨(10锭) 55万元  北京翰海 1995年


清乾隆御制西湖十景集锦色墨(10锭)  448万元  中国嘉德  2007年


清乾隆 「龙香」御墨 (一套共十方)
822.25万  北京保利  2015年


清乾隆 黄海群芳图墨 (一套)
207万元  厦门华辰  2015年


追溯中国制墨历史,我国历史可谓非常久远。商周时占卜所用的甲骨上的文字上尚遗存着许多用墨或颜料书写的文字痕迹。秦代即有了人工制造的烟墨。至东汉时便发明了墨模,墨的式样趋于规整。虽然墨的生产和发展变得有序和规范,但产量很少,相当珍贵。历代国家机构设置专职官吏,严格管理,定量供应。到了唐代,制墨业已十分兴盛。南唐时,徽墨声誉渐起,深得士林称道。史料记载,自汉至唐,多为烟墨,宋代发明了油烟墨。到了明代制墨业更加发达,当时的制墨中心在皖南。明末清初,制墨名家较多,曹素功和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被誉为晚明四大制墨名家胡开文被誉为这一时期四大制墨名家。


在即将到来的伦敦拍卖季,我们十分惊喜地发现,一件清乾隆汪惟高亲制的耕织图集锦墨现身拍场。汪惟高为乾隆时期的制墨高手,安徽绩溪人,制墨名家汪近圣次子。由于其家传制墨技法造诣蜚声京城,乾隆六年(辛酉),清廷向徽州征求制墨教习,歙县县令赵本即推举汪惟高赴京制墨十出,于乾隆七年壬戌“进呈御览,俱皆称旨”。








Lot401  清乾隆汪惟高亲制的御制耕织图集锦墨

每个墨 6.9x2.5cm;盒子 36x25cm
估价:2,000-3,000英镑


这件清乾隆御制耕织图集锦墨,上下两匣,分耕和织两部分,每匣二十四锭,第一匣第一锭题《御制耕织图序》,款为“康熙三十五年春二月社日题并书”;第二匣第一锭题《耕图目录》和《织图目录》,其余每一锭正面模刻耕织图,背模刻御诗七言绝句,诗文皆填金。第一匣第一锭侧署名“御书处教习造墨监生,臣汪惟高镌。”配黄锦彩绘漆盒。工艺精湛,用料考究,装潢富贵华丽。集锦墨上的画和诗之模版是康熙年间由焦秉贞绘制,由康熙皇帝亲笔御题诗,之后结集出版的《御制耕织图》。
 
此作品是礼昂腾博拍卖从苏格兰北部私人遗产中发掘出来的。说起被发现的过程似乎相当蹊跷和幸运。礼昂腾博拍卖最初联系该委托方,是为他们所收藏的一批欧洲绘画估价,却在交往的过程中无意间发现了非常珍罕的“墨宝”。持有人告知,该作品于上世纪80年代购于爱丁堡古董商。迄今为止,拍卖市场上没有出现过全套的作品,据悉,仅山东博物馆存有全套中的两盒,但盒面装饰稍异。
 
说起礼昂腾博(Lyon and Turnbull)也许您可能会觉得陌生,但关注古董拍卖的人们一定会记得,在去年5月香港市场曾出现一只明宣德青花海水云龙纹高足杯,并引为关注。最终这件瓷器以不负众望的4156万港元获得成交,引发了圈内极大的轰动。张宗宪、翟健民等圈内资深人士均参与了竞拍。这件拍品便是出自礼昂腾博。


明宣德青花海水云龙纹高足杯  高8.7cm;直径9.8cm

  4156万港元成交



礼昂腾博收藏文人石收藏


Lot398  清代剔红炕桌

104x36x54cm
估价:15,000-25,000英镑


Lot434  乾隆年制鎏金风天像

高13cm;重456g
估价:5,000-8,000英镑


作为苏格兰最老牌的拍卖行,礼昂腾博从不为人熟知,到近年来服务精进,高端拍品迭出,实现了质的飞跃。先是将拍场搬移到了近伦敦的剑桥地区,又于2016年春携手姐妹公司弗里曼拍卖(Freeman’s)进军香港,同年秋季更是将拍场又搬到了伦敦。据礼昂腾博拍卖亚洲部门负责人Lee Young 介绍:“去年到了伦敦以后,我们跟佳士得、苏富比、邦瀚斯一起举槌,还是带来了很多便利,结识了很多的新客户。本季拍卖我们非常高兴地宣布,将在我们于伦敦新开的画廊和办公室举办拍卖。本期拍卖中我们非常高兴地能够呈现数件精品,包括清乾隆汪惟高御制耕织图集锦墨,还有清代剔红炕桌、乾隆年制鎏金风天像、以及一批文人石收藏。这已经是我们第二次接受这位文人石藏家的委托了,上一次的拍卖获得了不错的成功。我们对这一次的拍卖充满信心。”


礼昂腾博中国艺术其它重点拍品


Lot201  FINE FAMILLE ROSE PLAQUE
18.4x13.7cm
估价:1,000-1,500英镑



Lot464  GOLD AND SILVER INLAID BRONZE INCENSE HOLDER
高31.5cm
估价:2,000-3,000英镑


Lot67  BLUE AND WHITE TRANSITIONAL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JAR
17TH CENTURY
高24.2cm
估价:1,000-1,500英镑





Lot89  RARE FAMILLE ROSE 'PEONY' GARLIC-MOUTH VASE
高36.5cm
估价:8,000-12,000英镑


Lot98  GRISAILLE DECORATED 'EIGHT IMMORTALS' BRUSHPOT, BI TONG
高8cm
估价:4,000-6,000英镑



Lot105  FAHUA VASE
高30cm
估价:8,000-12,000英镑








Lot264  FINE EMBROIDERED SILK DRAGON ROBE, CHI FU
长146cm;宽194cm
估价:8,000-12,000英镑


Lot227  GROUP OF TWO RANK BADGES OF THE FIFTH RANK CIVIL OFFICIAL
28.5x29.5cm
估价:600-800英镑


预展时间:5月6日-9日
 
拍卖时间:5月9日 下午3点整(伦敦时间)
 
预展地点:22 Connaught Street, London WA 2AF


拍卖地点:The Hellenic Centre, 16-18 Paddington St, Marylebone, London W1U 5AS


本场拍卖图录:

http://auctions./auction-catalog/499


关于礼昂腾博拍卖行:


礼昂腾博(Lyon and Turnbull)成立于1826年,是苏格兰最古老的拍卖行。这间拍卖行最初的创立者曾经效力于菲利普斯国际拍行。几经后继者的不断努力与合力打造,如今礼昂腾博在英国已经成为非伦敦地区最大的拍卖机构。它的总部设在爱丁堡,并在伦敦和苏格兰的格拉斯哥设有分部。礼昂腾博从1826年成立之初就开始涉足中国艺术品。六年前,该拍卖行将亚洲艺术单独开列,劈为专场。为了拓宽市场和进一步满足客户需求,中国艺术品部分已经从爱丁堡迁到了伦敦并且成绩斐然。礼昂腾博曾以42.7万(约合420万人民币)英镑的高价售出雍正粉青釉龙纹大浅盘,另有一件康熙青花梅瓶也售出了29万英镑(约合280万人名币)。从2015年开始,为赞助香港艺术周,并于2016年春携手美国最古老的拍卖行的弗里曼(Freeman’s)于今年春天在香港首拍,其中亮点拍品大明宣德年制青花海水云龙纹高足杯以4156万港元成交,为礼昂腾博历史上拍出的最昂贵中国艺术品。


本文赞助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