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 史湘云金麒麟之谜

 金色年华554 2017-04-27

演讲人:刘心武 

讲师简介:笔名刘浏、赵壮汉等,中国当代著名主流作家之一、红学研究家,以短篇小说《班主任》成名,该作被视为伤痕文学的代表作。其作品多以关注现实为特征,长篇小说《钟鼓楼》曾获得茅盾文学奖。后成为《红楼梦》的积极研究者,对民间红学的蓬勃起到推动作用。

内容简介:刘心武先生曾经讲到,史湘云自幼父母双亡,寄养在侯门之家,她的叔叔、婶婶通过官媒婆求亲把她过早地厮配“才貌仙郎”。那么,这位“才貌仙郎”究竟是谁?要揭开这个谜团,我们不得不涉及到金麒麟。所有《红楼梦》的研究者,大概都会对金麒麟产生兴趣。金麒麟,史湘云随身佩带着一个,贾宝玉在清虚观又得到一个。那么,曹雪芹为什么要花费那么多的笔墨来描写这一大一小、一雄一雌的金麒麟呢?

全文:

刘心武:要把史湘云她的婚姻和她之后的命运搞清楚,绕不过金麒麟这件事情,金麒麟是怎么回事呢?大家都记得在清虚观打架那个故事里面,张道士当时拿着一个托盘出来,说想把贾宝玉的通灵宝玉请下来,然后托着给他的徒子徒孙看一下,见识以下,因为这是一个很稀罕的物饰嘛。是生下来就衔在嘴里的,而且上面就已经镌着字嘛是,所以是一个很奇异的东西,也是一个很离异的东西。徒子徒孙看完以后纷纷表示尊敬表示感谢,就把自己的一些珍贵的佩戴物放到那个托盘上,所以张道士把这个托盘托回来之后贾宝玉他把自己的通灵宝玉戴回来以后,就看到托盘上还有别的东西,这些东西里面有一个就是金麒麟,一个文采辉煌的一个大的金麒麟,贾宝玉一下就觉得,哎,挺可爱。就伸手去拿这个金麒麟。当中还遭到林黛玉的不乐意,讥讽。贾宝玉拿这个金麒麟是不是因为他知道别人身上戴着一个金麒麟?因此故意去拿这个金麒麟呢?书里面写的很细的,不是这样的。贾宝玉根本不相信什么“金玉姻缘”。所以说他不可能因为怀有“金玉姻缘”的想法去抓一个金麒麟,他只是当时处于好奇,偶然地去获取这个金麒麟。书里面是写得很清楚的,因为贾宝玉拿这个金麒麟之后,贾母就有一句话,就说:“好象看见谁家的孩子也戴着一个。”贾母有一个印象,但是是一个模糊印象。所以贾母对所谓“金玉姻缘”她也是排斥的,她没有这个观念,说我这个孙子一定要娶一个戴金东西的一个女孩子。她模模糊糊记得她想不起来是谁,薛宝钗她心很细。薛宝钗就说了,说是云妹妹有一个,比这个小一点。因为薛宝钗她是一个很注意戴玉披金的这种事情的人。哪个公子身上戴着玉的话,哪个另外的女子也戴着一个金银,别看她表面上好象她很沉得住气,她内心因为梗着一个“金玉姻缘”的前提,她心眼比较细。那为什么宝玉在这之前没有发现呢?一个是因为刚才说了,他对“金玉姻缘”本身这种概念性的东西不敢兴趣,他不会专门从这个角度去注意一个女性戴什么东西。另外也说明这个金麒麟,史湘云如果有一个小的戴也是戴在大衣服里面,平常并不是露在外面。只有其他女性,比如说像薛宝钗,跟她很亲密,才能够发现她戴着一个小的金麒麟。这个地方说明确实他的文笔很细。宝玉得到这个金麒麟之后,又听说史湘云也有一个金麒麟,就想把这个金麒麟留下来,等史湘云来了之后送给她,这个也没有什么情爱的意思,就是他们俩都是两小无猜地长大的,觉得很好玩,他是这么来写的。因为当时清虚观打醮,拿着金麒麟的时候史湘云当时并不在荣国府。

解说:金麒麟在《红楼梦》中是一个重要的存在,它蕴含着史湘云的命运和结局。史湘云的“金麒麟”与薛宝钗的金琐相仿,是婚姻的凭证,如果说贾宝玉和薛宝钗头上笼罩的“金玉姻缘”,人们得已经熟悉,那么史湘云的金麒麟该和谁来配呢?脂砚斋曾做批语,《红楼梦》——一件闲事,一句闲文皆无,既然如此,金麒麟花了这么多笔墨,自然不是信笔为之的闲文。那么曹雪芹这时候谢金麒麟究竟想要说明什么呢?

刘心武:后来又发生了许多其他的事情,到第三十回以后,史湘云又来到了荣国府,史湘云来到荣国府以后,带着丫头翠缕,史湘云跟翠缕在大观园里面行走的时候就有一段话就是论阴阳,翠缕就问她,什么是阴,什么是阳?她就举很多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说这说这最后呢在蔷薇花架底下翠缕就发现有一个不知道什么人失落的金麒麟,就捡起来给史湘云看,史湘云一看,呦,跟自己佩戴那个几乎是一模一样,就是大一些,这个金麒麟是谁的大家想一想。看过前面情节读者不难猜出。应该就是贾宝玉从张道士那得到的那个金麒麟,因为贾宝玉在有一场戏里面他的位置恰好是在蔷薇花架边儿上,隔着蔷薇花架他看见另外一个女孩子,就是龄官在地上画蔷,后来嘉宝慌慌张张跑走了,为什么?因为下雨了。这过程当中他把他从张道士那得到的那个金麒麟失落了,也是可以理解的,第一,说明他也是戴着玩儿;第二就是他也不是特别珍惜它,所以说佩戴金麒麟那个佩绳不是特别结实。就脱落,就掉在那了,掉在那他也没有去找,就算了。过了些天,雨过天晴,翠缕跟史湘云两个人一路散布,论阴阳,到这就捡着了。捡着以后这个金麒麟她们就那去给贾宝玉看,这一点请大家回想一下,是不是在这个时候贾宝玉就把这个金麒麟送给了史湘云呢?是没有的。贾宝玉就把这个金麒麟就收回了。当然两个人还有一些调侃性的对话,比如说史湘云把大金麒麟还给他的时候说:“幸而是这个,明儿倘或把印也丢了,难道也就罢了不成!”

宝玉当时就说:“倒是丢了印平常,若丢了这个,我就该死了。”这些话有些评论家就总是往它上纲上线,说你看,贾宝玉对官印嗤之以鼻,可见是反封建的,史湘云呢却把这个看得那么重要,可见史湘云在思想上是落伍落后的,其实我不这样看,这是少男少女在那开玩笑,没有太认真,史湘云也没说就很看重这个金麒麟,贾宝玉也没说我当时留下来就是因为想送给你,现在你来了,既然捡回来,我就送给你吧。贾宝玉居然也就没送,也就拿回来了,就是说不该丢而已。但是金麒麟这一笔非常重要。显然,这个金麒麟这种写法是一种险笔。脂砚斋她在介绍曹雪芹写法的时候,她有一个特殊的词,叫做间色法。什么叫间色?大家知道一种颜色其实可以细分的,比如说红色,红色从浅到深,可以形成一个很长的谱系,画画的时候如果你使用间色法,这是一种险笔,就是大画家,大手笔,我敢这么用,我基本上底子已经是红的了,我上面还用另外一种红颜色来做画,这是很难的,一般都要回避的。写小说也是这样,你已经设置了一个“金玉姻缘”的阴影,已经前面写了薛宝钗戴金琐,王夫人、薛姨妈老想着制造舆论,说有一个神气的和尚说了我们的闺女戴着金琐,今后要嫁给一个戴玉的公子,已经有一个“金玉姻缘”了,怎么又来写一个金麒麟呢?又添上一个金东西呢?又是一个女孩子戴的呢?而且这回还厉害了,金琐它还是孤立的金琐,现在金麒麟是成对。诗歌戴的那个小的,应该可以理解成是雌的,现在贾宝玉又得了一个大的,文采辉煌的,应该是一个公的。这别人无所谓,那林黛玉可受不了。一金未除,又平添一金。而且这还是对儿金,所以书里写清虚观打醮回来以后,林黛玉跟贾宝玉大闹啊。她应该闹,这算怎么回事,闹得地覆天翻,“不是冤家不聚头”这句话也是在这个情况下贾母给他们概括的。所以曹雪芹这个写法叫做间色法。就是最难的一种写法。本来写的已经是三角恋爱,关系很复杂了,一下子又介入一个金麒麟的事,四角五角来回扯动,这个就非常困难了,展开情节。可能他就很从容地就把这个情节流动像溪中流水一样潺潺有声,都顺利地流淌过去了。我们看起来很舒服,就是大手笔。

解说:从《红楼梦》总体情节设计来看,“金玉姻缘”暗喻着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姻是已经安排好的定局,可是作者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偏偏又设计出了一个金麒麟呢?让林黛玉更加忧愁哀怨。从书里第八回薛宝钗的金琐一出现就有“金玉姻缘”之说。围绕着这个说法已经展开了很多矛盾。到第三十一回也未得到解决。可是曹雪芹这时又写出一个潜在的“金玉姻缘”。 曹雪芹为什么要这样写?两个“金玉姻缘”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刘心武:他写这个金麒麟干吗呢?历来的读者都很纳闷。如果说她定亲,最后她结婚,她那个如意郎君,也就是“才貌仙郎”是贾宝玉,用一个金麒麟来作为他们两个的信物,当然说得通,可是从书里面描写来看的话不是那么回事。如果她定的亲是贾宝玉,王夫人怎么会那么跟她说话啊。王夫人是贾宝玉他妈啊。幸好脂砚斋给我们留下两条可贵的批语,使我们在迷茫当中看到了远方的霞光。一条批语是三十一回,三十一回有一条回后批,说:“后数十回,若兰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提纲伏线于此回中,所谓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就透露了在八十回之后的后十回里有一个情节,就是有一个人叫若兰,若兰是一个简称,我们后来就应该知道是卫若兰。卫若兰在后面一回的故事里面就佩戴了一个麒麟,这个麒麟就正好是翠缕捡起来给史湘云看的那个麒麟,也正是贾宝玉从清虚观所得到的那个大的公麒麟,这个麒麟不是始终佩戴在贾宝玉身上,是佩戴在一个叫卫若兰的公子的身上。有人说哎呀,可惜啊,他有这么一个情节的想象和设计,他没有写出来。他写出来了。因为第二十六回老早就有一个批语,这条批语就告诉你,“惜卫若兰射圃文字迷失无稿,叹叹!”就是曹雪芹已经婉转地写出了关于卫若兰的一个故事情节。这一回就是写的射圃,是卫若兰参与射圃,卫若兰佩戴金麒麟就应该是在射圃时候佩戴,这一回曹雪芹已经完稿了,但是被借阅者遗失。因此今天我们还没找到这个遗稿,可能已经不存在了,或者还存在,但是我们还没有能够把它发展出来。所以脂砚斋就非常地感叹。曹雪芹他构思很完整,他文笔也很完整,他写出来了,所以他在这点写金麒麟,很显然他的落点并不是贾宝玉,贾宝玉等于是一个中介,他是要写史湘云和卫若兰的一种关系。又提出了射圃。什么叫射圃,射圃其实跟较射、射鹄是一个意思。在清代,满人,因为他是通过武装的夺权获取中国半途的控制权的。所以在后来的立地皇帝特别是康熙帝,他特别强调文治武功,就是既然已经把全国通知了,当然要重文,但是不能弃武,所以在贵族家庭里面形成了一种风气,就是男子经常要练习骑马、射箭。在《红楼梦》有没有这方面的反映呢?是有的,大家如果会议一下的话,你就会感觉到在第七十五回实际上就写到了类似射圃这样的事情,当时贾珍在天香楼下,天香楼下就有一践道,就在那射鹄子,鹄子就是一个靶子。然后聚集一些贵族公子,一些子弟,在那儿较射,在那儿练习射箭,当然书里写贾珍他很荒唐,一开头说练臂力,来射箭,甚至于贾宝玉什么都被叫去,跟着练。贾宝玉可能是不愿意去,但是贾政、贾赦都很支持贾珍的这种做法,所以连贾兰,甚至于最懒惰最不愿意做正经事的贾环也都去了。有这种活动,这就是一种射圃的活动,八十回之后卫若兰的射圃估计是一次正式的一次军事活动之前的一次演习,那个时候,卫若兰居然佩戴着一个大的金麒麟。而那个麒麟恰恰就是失落在蔷薇花架下被捡起来的那个金麒麟,就说明曹雪芹他这个构思情节非常地繁复,但是又不乱。他草蛇灰线会伏延在千里之外,大手笔。

这就说明史湘云她所定亲的那个公子,她后来嫁过去成为她丈夫的那个人,也就是那个“才貌仙郎”应该不是别人,就是卫若兰。卫若兰这个角色在八十回的正文里面出现过一次名字,就是在第十三回,写这个秦可卿的丧事,各路人马都来参与祭祀,开列了长长的名单,前面是一些地位非常显赫的一些人,然后到后来就有这样一句话叫余者,前面都说完了,剩下还有谁呢?有锦乡伯公子韩奇,神武将军公子冯紫英,陈也俊,卫若兰等诸王孙公子,不可胜数。

这名单里有,我在前面的讲座里,讲妙玉的时候我论证过,陈也俊和卫若兰这两个名字都不是随便写在这里的,这两个人物在八十回后都会有戏,那么陈也俊和妙玉有关系,卫若兰就和史湘云有关系。史湘云她的婚姻虽然是她的叔叔婶婶,等于是她的父母,因为是她的抚养人嘛,她自己父母双亡没有了。叔叔婶婶就等于她的养父养母给她包办的,甚至是通过官媒说媒去撮合的,卫家公子卫若兰要娶媳妇,正好史家有这样一个小姐,史湘云也可以出嫁,就可以定亲,最后就婚配了。婚配以后呢,这两个人见面以后,应该是一开头互相出奇地满意,虽然是一个包办的婚姻,没想到很满意。卫若兰是一个“才貌仙郎”当然有的红迷朋友一定要跟我争论到底,说这个“才貌仙郎”一定说的是贾宝玉,贾宝玉有才有貌,这还用讨论吗?而且最厉害的一点是贾宝玉在天上他有身份。他是天上神仙下凡,它是赤瑕宫的身瑛侍者。他到警幻仙姑那里挂了号,安排他下凡,然后他脱胎在荣国府。他不是仙郎谁是仙郎啊,卫诺兰难道也是天上一个神仙下凡吗?没有这个描写啊,没有这个设定啊。这位红迷朋友坚持这样的观点我也很尊重,因为这也是一个思路,有他一定道理。可是我就觉得你不能够太过分地偏执,因为人世间有的女子和男子如果他状况特别好,素质特别高,把他形容成神仙一样的人物也是可以的。

比如说妙玉,妙玉在小说里面,它第十七回交代得很清楚,这个人的来历,在小说前面的神话部分也没有一个天上的位置。但是第五回,作者就很明确地说“妙玉才华阜比仙”,不但可以说她是一个仙女她比仙女水平还高。她阜比仙。那么由此可见卫若兰如果是一个非常好的公子的话,把他形容为仙郎,也未尝不可。而且从脂砚斋批语的暗示,或者说对后三十回或者后二十八回内容的提要我们得出结论就是说史湘云她定亲定的那个亲,她嫁的那个丈夫就是卫若兰,应该还是顺理成章的。

解说:刘心武先生认为 曹雪芹利用“间色法”写出了另一个潜在的“金玉姻缘”,这个“金玉姻缘”就是史湘云和卫若兰,针对刘心武的看法,有些红迷朋友提出疑问,如果史湘云嫁给了卫若兰,那么以第三十一回后半回因麒麟伏白首双星,这里的白首双星应该指的就是史湘云和卫若兰。但是,从《红楼梦》第五回《乐中悲》曲中,我们知道史湘云和卫若兰并未白头偕老。所以有的红迷朋友认为“白首双星”指的应该是贾宝玉和史湘云。关于“白首双星”的说法多这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那么“白首双星”究竟指的是谁呢?

刘心武:回过头来我们就讨论一下,史湘云她许配了,结婚了,而且婚姻还很美满,把她过去所受的那些坎坷都补偿了,可是婚姻持续下去了吗?这个婚姻很不幸的,因为男方的死亡而中断,何以见得?你仔细去读第五回,金陵十二钗正册里面史湘云的那个册页和《乐中悲》曲,你节应该懂得,里面暗示得很清楚,就不多引了,单说两句,叫做“云散高唐,水涸湘江”。“高唐”是因为过去宋玉写过一个《高唐赋》,高唐就成为一个男女情爱的一个代名词,“云散高唐”就是这个东西享受到了,但是很不幸,又流散了。“水涸湘江”,本来就是说有水则活,好容易把过去的坎坷的命运找补回来了,能长期享受多好呀,结果史湘云这个人真的是很可怜,靠山山崩,靠水水流,水流走以后就枯了。这里面也把她的名字镶进去了。“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还有一些句子你自己一看就明白,我就不多说了。就是说她虽然嫁给了卫若兰,她觉得以外地获得了一个“才貌仙郎”,过去的那些叔叔婶婶家的不愉快,从小就父母双亡那种失落都得到补偿,可是万没想到,没有多久他的丈夫就死去了,她就又出在一个很坎坷的状态当中。

这个问题有变得更复杂了,因为第三十一回后半回的回目叫做“因麒麟伏白首双星”。因为她的丫头翠缕捡了一个大的金麒麟,就埋伏下了一对白首双星,白首就是白头发,双星就是过去用天上一对永远相伴的星宿来比喻白头偕老的恋人、夫妻,就是说因为麒麟史湘云她自己有一个雌的麒麟,翠缕又捡到了一个大的,原始的来历是贾宝玉从清虚观得到的,文采辉煌的一个大的雄的麒麟。因此就应该埋伏下了一堆白头偕老的夫妻,说这样的话,你刚才说的那个不就乱了吗?你说她的丈夫死了,死了还怎么白头偕老啊?头发还青的就已经守寡了。这个伏“白首双星”这什么意思啊?比如说有以下这些说法:一种这个说法乍听比较离奇,细想也不无道理。因为这个麒麟是在哪?是在清虚观出现的。最原始的来源跟张道士有关,而且金麒麟拿来以后贾母是看见的,在这个现场谁头发最白啊?当然一个就是贾母,一个就是张道士。道士他是带发修行的,道士跟和尚不一样,和尚剃光秃,道士是要留胎发的。因此友人就说了实际上暗伏贾母和张道士,在青年时期的一段情爱。哎,你别笑,当中有一个介绍张道士,怎么说的?说他是谁的替身啊?他是贾母丈夫的替身,他是荣国公的替身。古怪不古怪呀是?你替谁不行啊?而且书里面你注意到了吗?贾母一见到张道士泪流满面。有没有这个描写啊?说贾母这个人心慈,是个慈善老人,见了刘姥姥她也很高兴,泪流满面吗?见了张道士是不是泪流满面啊?张道士也泪流满面,两个老人啊,对着流泪。因此他认为有一个贾母和张道士的前转。当年史家这位小姐,枕霞阁碰坏鬓角这个小姐,她所爱的应该是一个张公子,但是家里面却做主,把她嫁给了贾家,成了荣国公的妻子。张公子怎么样了?决定一生不娶,愤而出家。就到了清虚观。而且到了清虚观以后呢他还故意给自己的身份,就是他是荣国公的替身。你说怪不怪?所以人家提出这种解释你也不能笑完以后就粗暴地职责人家胡悦人道。我觉得我个人虽然对这种解释并不认同,可是我很尊重。这就叫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就叫做百家争鸣。你看,刚才他说的那一套,是不是有点自圆其说啊?挺圆乎的。而且是因麒麟。因为出现了一个麒麟啊,伏下这样一个白首双星啊。但是我为什么不认同啊?它问题出在这,就是那个场面是第二十九回,二十九回的回目并没有这句话。这句话出现在第三十一回。有点离奇,虽然故事连续性,这个时间隔离得也不远,可是总觉得那不足以说明它所伏的就是这样一对白头老人。这是一种说法。还有一种说法呢,就是张爱玲女士提出来的。张爱玲后来她也是一个红迷,她也是一个红学家,她写了一本书叫做《红楼梦魇》。她就找到些古本,进行了仔细的阅读。对文本进行了分析。她就提出来,她说,她的看法是这样的,就是最早曹雪芹是打算写一个白首双星的故事。可是后来他放弃了,他的理由是什么呢?就是在诸多的古本当中她找到了一种古本,这个古本的回目不是这样写的。我们现在叫做杨藏本。就是后来被一个叫杨继振的人收藏的古抄本。第三十一回,后半回回目叫做拾麒麟侍儿论阴阳。她说是后来的定稿,因为这一回后面就是翠缕跟史湘云论阴阳。翠率是个侍儿嘛,所以她说,实际上曹雪芹后来改主意了,所以大家追究这个白首双星就没有意义了。她这是一个消极的方法来解释这个问题的。这个我也不认同。为什么?因为我看了很多古本。现存的起码有十三种古本,我翻过。只有一种古本。这一回回目后半句是论阴阳,没有这个白首双星的意思。其它十一种全是“因麒麟伏白首双星”,因此我们就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要把史湘云她后来的命运搞清楚的呢,就不得不面对什么叫做“因麒麟伏白首双星”这样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必须要把它加以破解。底下就会少到史湘云和贾宝玉他们俩之间的后续的问题了,就是从前八十回我们可以看到史湘云后来她就定亲了,虽然到第八十回她也没有离开荣国府,但是想必第八十回后,她就出嫁了,从第五回册页,我们就可以知道她嫁谁了。她厮配得才貌仙郎了。但是后来她丈夫又死掉了,就“云散高唐,水涸湘江”了。再之后史湘云怎么样了呢?贾宝玉在八十回结束的时候就很悲伤,因为他心爱的丫头有的已经被害死了,有的已经流散了;在身边的姐妹像迎春就误嫁“中山狼”了;探春也有官媒婆来求媒,也快要出嫁了;家庭也呈现了败相,出现了很多问题。根据我们的探佚都知道,在八十回后贾家将会覆灭。这两个人物在后来还会不会再碰上呢?再遇上呢?有没有可能伏白首双星到头来伏的是后来在苦难当中遇上又合在一起的贾宝玉和史湘云呢?这显然是一个不可不探讨的问题。我们就将在一讲里面继续探讨这样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在八十回以后的《红楼梦》里面,贾宝玉和史湘云会不会有遇合的情节?请听下一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