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样的男人,世界上已经所剩无几 | 坂本龙一

 daoyide 2017-04-27


我只是不想重复他人,我只想变得独一无二,成为唯一。

——坂本龙一


对于日本的配乐大师,如果只知道久石让,那你将会失掉百分之五十的色彩。


坂本龙一,就像一个不会被时间带走的人,用时光的历练一次又一次证明着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1983 年上映的电影《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中,坂本龙一饰演了一位在印尼战俘营的日军营长,同时参演的还有大卫·鲍伊和北野武,但坂本当时觉得自己演技很丢脸,曾与北野武商量把胶片偷出来销毁。不过这些都不是重点,重要的是坂本为电影进行了配乐,并获得了英国电影学院奖。


当他安静的音乐厅里弹起《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时,只剩呼吸、心跳与音乐为伴


《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在戛纳电影节参展时,坂本遇到了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这就为之后的电影《末代皇帝》埋下了伏笔。


1987 年,35 岁的坂本龙一为《末代皇帝》( The Last Emperor )所作的音乐横扫奥斯卡奖、格莱美奖及金球奖。这部讲述溥仪一生的电影显然需要中国式的配乐,但事实上,在《末代皇帝》之前坂本基本没听过中国音乐。他用一周时间几乎不间断的补习中国古典乐器及音乐,最后写出了经典的溥仪登基乐。



如果这两个经典曲目还没让你想起他,那接下来小李子主演的电影《荒野猎人》也许会让你记住坂本龙一。三年前,他因为被检查出咽喉癌暂停了自己的所有工作,刚从病中恢复回到乐坛,他就接到了为《荒野猎人》配乐的请求。这部影片在坂本龙一的眼中并不普通,片中呈现的是自然的强大与人类的渺小的强烈对比, “我平日嘴上经常挂着保护自然、环境之类的话,其实脑子里根本也没把它当一回事,人是很弱小的,总是不知深浅,科学技术都是人类傲慢的表现。”


如今,65 岁的坂本龙一将于 4 月 28 日发行全新专辑《 async 》(异步),这是他八年来的首张单独录音室专辑,也是他从 2015 年罹患癌症后的首张录音室专辑,我们一起期待一下。


小学时的坂本龙一参加乐团


有些人感叹坂本龙一有天赋,其实我们很难确定坂本是否真的是天赋异禀,毕竟我们谁也无法穿越回 50 年代去帮他做乐商测试,我们只能说所有的一切经历造就了耀眼的坂本。


坂本龙一在 50 年代日本尚萧条时,上的是极先锋的幼儿园,老师教钢琴、鼓励孩子创作。升上小学后,坂本开始跟着专业老师学习钢琴,但那时不管是坂本自己,还是母亲,对于这件事都不是很积极,只是心想同学都去学了,所以坂本也就抱着姑且一试的态度去了。


跟着老师学习钢琴的过程中,坂本彻底迷上了巴赫的音乐,这是一个决定性的相遇,正如后来的坂本所说:“我虽然也听流行歌曲、歌谣,也看电视或听收音机,但真正喜欢的还是巴赫的音乐。”


接触德彪西的音乐,是在坂本初中二年级的时候。他第一次是从一位舅舅的唱片收藏中找到的,德彪西的音乐也带给年轻的坂本相当大的冲击,“有段时间,我甚至真的有点相信自己是德彪西转世再生。我甚至心想:自己为什么会住在这种地方?又为何是说着日文?我还会模仿德彪西的笔迹,在笔记本上练习他的签名,总共写了好几页之多。”



坂本在高中校舍前发表激情演说 1969 年


坂本龙一有着可以称为“激荡”的高中生活。在高一那年,有一位学姐曾向坂本告白。她大他一届,个性有些奇特。由于坂本一直无法将她当成恋爱对象,结果她自杀了。这件事对年轻的坂本造成的冲击很大,至今他偶尔还是会想起她突然自杀的事。


到了高三时,坂本不常去上课,大部分时间都是待在学校附近的音乐咖啡馆“维也纳”。早上和家人道别出门后,就直接去“维也纳”。“维也纳”是学运分子的聚集场所,相隔一个店面,则是另一家知名的音乐咖啡馆“风月堂”,那里聚集了许多前卫的左翼诗人与画家,但是店里的气氛并不好,所以与坂本一起的学运分子只会去比较粗犷的“维也纳”。


那时,如果要搭讪女孩,通常都是聊政治。“越南现在发生的事,你的看法如何?”一问之下,对方就会回答:“我觉得战争是不对的事。”然后坂本会约对方一起去示威游行:“我赞成你的看法,我们明天一起去游行吧!”游行时,坂本则体贴地保护女孩子,让她尽量站在队伍中间,不要被警方的机动队打到。


更激进的是,高中的有些课程是坂本与一些学运分子一手“包办”的,他们主张当下发生的事情正是世界史,所以会在在课堂上讨论起越南或巴黎发生的事件,或是读胡塞尔的著作,还粗略地学起了“现象学还原”。


在大学里,坂本第一次接触到了电子音乐。1978 年,他和细野晴臣、高桥幸宏两人组成了乐队YMO,一年间,他们就成了当时爆红的音乐组合之一。但坂本龙一早就认定:西洋音乐已经走到尽头了,未来属于民族音乐和电子音乐的。内省总是伴随着坂本龙一的音乐创作。粉丝们亲切的称他为“教授”,不仅仅是因为他在东京艺术大学研究生的高学历,更在于他对古典音乐有着高度的素养和认识。


年轻时的坂本龙一


在 80 年代初,坂本就明白了碎片化是现代社会很重要的一个特征,他说各种大师级的古典音乐家和路上的男男女女一样都是可以启蒙他的人。


他被人们概括为一个野路子的国际化日本音乐家、一个社会运动分子、一个抗议者、一个混合因素的产物充满无目的的创造力。他怒气冲冲发表着偏激言论,在学生时代就是反体制的的积极参与者。后来他举办反对核电开发的音乐节,参与反对安倍三政府的游行集会,对各种敏感的议题发出不平之鸣。


在坂本龙一的作品里体现着“永不向规则屈服”,没有刻意修饰的痕迹,没有循规蹈矩,他一直探索着自己创作的极限,涉猎在各种风格之间,结构精巧、内在统一、张弛有度且举重若轻,有着强大的控制力和平衡力。


依然帅气的坂本龙一


他专注于对音乐变化形式的思考,探索音乐对人际情感的影响,既有形而上,又有紧贴时代感的创新理念。游走于古典和现代,实验与流行。透过音乐看这个世界,再通过音乐得到来自世界的回馈。


你无法将他归于任何一个流派,他如此丰富又如此不同。


你还可以看:

谁杀死了火星人?

时间不多了,时间真的不多了!

LCA:热爱生活 喜欢文化 关注艺术

文章可随意转发至朋友圈

公众号及其他转载请提前告知

您有任何建议、供稿都可发至邮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