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武汉跨入万亿“俱乐部”,GDP达到10069.48亿元,居华中首位,跻身全国第八。而8年前的2006年,上海率先闯关,成为中国第一个GDP跨入万亿的城市时,武汉仅为2590亿,全国排名第十六。 2016年,武汉依旧保持着万亿的好成绩,总产值为11912.6亿元。 在“万亿俱乐部”背后,武汉形成了五大千亿支柱产业。其中一产业联系7年蝉联第一,为武汉的GDP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五大千亿支柱产业 提到武汉的支柱产业,第一个浮现脑海里的就是钢铁,毕竟武汉属我国三大“钢城”之一。但,这都成为过去式了。 2016年2月15日,武汉市统计局联合国家统计局武汉调查队发布数据:11大工业重点行业产值八增三降,其中,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制造、装备制造、食品烟草和能源及环保等五大千亿支柱产业分别增长22.3%、11.2%、7.6%、12.5%和2.1%,钢铁及深加工和石油化工行业产值分别下降8.8%和18.0%。 由此可见,如今撑起武汉GDP的是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制造、装备制造、食品烟草和能源及环保等五大千亿支柱产业。 汽车产业连续七年蝉联第一 2010年,汽车超越钢铁成为武汉首个千亿产业。截至目前,武汉汽车产业已连续7年保持武汉第一大支柱产业地位。 2015年,武汉市共生产汽车142.63万辆,同比增长26.8%,高于全国乘用车产量增速16.5个百分点。在全国主要汽车城市中,产值和产量增幅双双跃居首位。汽车产业累计完成产值2614.46亿元,同比增长22.3%,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达到21.3%,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4.6%。 汽车产业格局大变样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武汉汽车产业的聚集地,五大整车企业犹如一块强大的磁铁,吸引了大批汽车零部件企业纷至沓来,格特拉克、德尔福、法雷奥、住电、霍尼韦尔、伟世通、万向等众多“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纷纷在汉开设工厂。截至目前,武汉市拥有近500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生产的产品涵盖了变速箱、底盘、车身、电子、内饰、玻璃等主要零部件。产业集聚效应不断深化。 除了发力传统的乘用车领域,武汉市在新兴的新能源汽车领域也取得了重大突破,比亚迪、南京金龙、江淮汽车等一批新能源汽车项目落户武汉。 未来几年,随着这些新能源汽车、专用车项目的建成投产,武汉汽车产业格局将更为均衡。随着武汉自主研发能力的加强,下一代汽车发展,将由“制造”向“创造”转型。 来源:湖北品牌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