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易解经】五个标准选出将才

 hx0308 2017-04-27


用人五德模型: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作者:新易国学

兵家学者·宫春涛


《孙子兵法》把人分为三种,第一个是主,相当于过去的君王,在企业里相当于高层管理者。第二种人物叫将,承上启下,上面听主的命令,下面号令所有的军队,也就是企业里的中层管理者。第三个角色叫做卒,在古代代表普通的士兵,企业里叫基层员工。孙子所说的“将”,就是承上启下的中层干部。


就是智慧,反义词就是佛家讲的贪嗔痴三毒中的愚昧。生活中很多人以为自己看透了,实际他只看到了事物的表象,这种人是最可怕的,因为他们会以短视或者根本错误的认知去衡量一切。当然,要具备智慧首先要有对事物分析思考的能力,智字由“知”和“日”组成,说明要每日都去了解、去学习,才有可能具备这样的能力。


我们大家都知道,企业选人用人一般分两个方面,一个是能力,一个是德行,这两个方面哪个最重要呢?孙子在这五个字的排序上就给大家作了回答。当然是能力更加重要了。如果你找一个没有能力的愚痴之人去领导团队,那团队是不可能成功的。


很多人都以为《孙子》尚“诡”,“兵者,诡道也”嘛。非也。孙子明确提出将者重信。信者立人,有了诚信与威信才可以得到三军将士的爱戴与跟随。在这方面,孙武的后人孙膑也有着更直接了当的阐述。


《孙膑兵法·齐威王问》中就有这么一段话:齐威王问孙膑:“有没有办法让民众官兵一直听自己的话?”孙膑回答说:“很简单,只要您一直讲信字就可以了”。可见信在管理者建立领导力方面,发挥着最本质的作用。


一般人认为,仁是儒家的专利,兵家是打仗的,不能讲仁。错了,我们要用阴阳思维考虑问题,任何事物都是两面性的。对敌人要用“诡道”,对自己人还是得施仁政。否则,连自己的团队都不信任咱,还怎么去打击外敌。知仁者,能以取予。能够心怀慈悲,做好舍与得之间的关系。知仁者,就可以做到财散人聚,上下团结一致。这才是兵家将领需要重视“仁”的关键。


牛根生在创建蒙牛时,一班人马放弃高薪把所有积蓄都拿出来跟着他过苦日子。那是因为当年在伊利,他曾经拿过年薪108万元。他没有把这笔钱存入自己的账户,而是与中层以上的干部分着花。他把给自己买车的钱给大家买车了,把发给自己的奖金给大家分了。“牛总的钱,全部都给我们分着花,我们的钱交给他,有什么不放心的呢?”这就是仁的力量。


孟子当年对“勇”就做了解读:小勇乃是匹夫之勇,大勇可安天下。一味求死的莽撞,并不是真正的大勇。大勇之前提是要在事情来临之时不慌乱,平心静气地思考问题,“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唯独有了这样的淡然,才可以做出更为审慎的判断,对得起百万将士的生死。“必死可杀”,如果总是上来就报着“我和他们拼了”的心态,很容易被竞争对手利用,从而将你迅速消灭掉。刘邦没有什么功夫,却灭了不可一世的霸王项羽。这样的结果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勇者,除了敢于进攻,更要敢于承担责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比敢打敢拼更难做到。韩国沉船,校长自杀,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人家承担责任的勇气。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这方面做得很差,每次有任务需要完成,全都分给手下。有了功劳自己拿着,有了问题推给其他人。这样的人品,怎么能留得住员工,把企业带到更远的地方去呢?


所谓的严,就是保证执力的手段。古人讲“军法从事”,即不管是谁,违令者斩。在这样极端的手段下,军队才能做到齐整如一。但严也不是绝对的。


  • 一则,《孙子兵法》中有“爱教治兵”一说,即对员工要一面严格对待,一面爱护有加,只有如此,员工才会拼全力工作。

  • 二则,“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一个严字,两套标准。作为领导,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取信于天下。对于宽以律己,严以待人的领导,成天抱怨自己手下不听话,不争气,其实最不争气的是他自己而已。


希望孙子说的“智信仁勇严”这五个字,能给大家带来些启示。曹操在自己任命人的时候都按这五个标准来考核,并称之为“将之五德”。领导者不光用这五个标准来考核下属,同时也要用“将之五德”来要求自己,做到这五点你肯定是一个非常有领导力的人,你的凝聚力肯定会比别人强,你手下的人也不会轻易的背叛你、离开你了。


或许有学员会问,孙子前面说五事,现在说五德,为什么都是五呢?因为在中国文化中,木火土金水这五行,是万事万物都具备的五种属性。对于任何事物,用这五个角度来研究是最完美的状态。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