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有法之“永字八法”

 飞天警 2017-04-27


《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汉字点画:[点]汉字的笔画,形状是“丶” [横]汉字的笔画,平着由左向右,形状是“”[竖]汉字的笔画,从上一直向下,形状“”……

呵呵,多么正确的废话!

这些点画在“永字八法”中叫啥呢? 

今人叫“点”者,古人称为“侧”。点作名词解指小的痕迹,如雨点、墨点;作动词讲指作轻,触到物体立刻离开。初学书法者便往往不重视它,下笔就点,所写之“点”既不见姿态,又觉不出分量,更没有神采,可谓形神俱失。

图:集字

古人称点为“侧”,不言其大小,只说其态势。写“点”“ 或如巨石侧立”,“ 或如鸟之翻然侧下”,必须有形状,有态势,有“重量”。

“点”在古人眼中地位十分重要,书圣说“倘一点失所,如美人之病一目……”(晋·王羲之《笔势论》)

书圣的老师说“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晋·卫夫人《笔阵图》)

白石道人说“点者,字之眉目,全借顾盼精神,有向有背,随字异形。”(南宋·姜夔《续书谱》)

写点之法,点应取倾斜之势,侧锋峻落,铺毫行笔,势足收锋。

今人叫“横”者,古人称“勒”、称“策”。有力无力皆可写横,不用力怎么策、如何勒。今日学生写横多不懂收束,笔下之横,多左重右尖,呈虎头蛇尾之状。

要使一个笔画形神兼备,即要重起笔,还必须重收笔,横画亦不例外。清人朱和羹说“大凡一画,起笔要逆,中间要丰实,收处要回顾,如天上之阵云。”(语出《临池心解》)姜夔中说“横者,字之体骨,欲其坚正匀静,有起有止,所贵长短合宜,结束坚实。”(语出《续书谱》)

横之收笔不可仓促,懂得护尾,方能神完气足。

今人叫“竖”者,古人称“努”,“竖”需“努”力书之。生理原因,写横、写撇比写竖、写捺容易的多,因此写竖要比写横慢一些,“一竖起笔要力顿,中间要提运,住笔要凝重”(朱和羹《临池心解》)即使悬针竖之收笔,也不能过于轻率。米氏尝言,“无往不收,无垂不缩”,极当。

竖画亦非全是直上直下,应当根据所处位置以及长短状况,或斜或正,因字而异,灵活处理。

今人叫“撇”者,古人叫“啄”、叫“掠”。

今人重形,古人重势。写“撇”只想其方向长短即可,写“啄”、写“掠”还应想像飞鸟啄物之力道和气势、以手掠物之动作与力度。

今人叫“捺”者,古人称“磔”。捺意为按,说写捺需按笔。然需多大劲按,不知。磔,古代酷刑也,若问写捺应使多大劲,把笔“按裂”!

“多么痛的领悟”!

撇捺者,字之手足,伸缩异度,变化多端,要如鱼翼鸟翅,有翩翩自得之状。(姜夔《续书谱》)

今人称“钩”者,古人叫“趯”。趯者,跳跃也。欲跳跃必先蹲蓄力,然后猛然一跃而起。既知其意,怎会随随便便一钩了之。

“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王僧虔《笔意赞》)。

古人写神,今人画形。书道今不如昔,悲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