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电影会随着个人的发展而得到更好的弘扬与发展,也会随着个人的离去而走向衰落,犹如李小龙电影,只因个人魅力和风格,使其电影成为了李小龙电影,然而他的离去,该风格电影也走向了衰落消失,后来的模仿者或者致敬者皆不成功,也只能怀念而不相见。幸运的是作为动作片,个人的风格还不至于让动作片死亡,而作为另外一个香港特色的类型电影,则没有那么幸运,几乎是随着一个人的离去而离去,几乎没有了呼吸的迹象,这就是香港的僵尸片,因“一眉道长”林正英的离开,僵尸片自此消失殆尽,也随着道长的长眠而要深埋地下了。当我们再翻看时,已经找不到后来的演绎者了,僵尸只有一人有,就是林正英,其形象已经是香港电影的代表了,你可以忘记林正英其他配角形象,但是只要这个道长形象就足矣占据你心中的分量。 自道长离去,僵尸电影也就结束了其辉煌与热闹的年代了,告别了一个时代,也告别了一代电影观众。那些穿着清朝官服的僵尸,拥有“糯米、墨线、黄纸符、桃木剑”这些降服僵尸的工具的道士,已经成为了一种怀旧的元素了,这些都是旧时代所展现的方式,到了,新时代,我们更加的洋化,更多的是西学东渐,让僵尸片与世界僵尸的潮流融为一体,而不是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僵尸片风潮,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千机变》系列,这是英皇打造的具有青春偶像气息的青春题材的僵尸电影,也是旨在推广英皇的新人们,因为这样的电影不可能是那些老式的风格与老派的人物造型,而是充满了一种时尚,同时具有超时代幻想风格的僵尸电影,对了,在这里你不要妄图找到中国僵尸,那是不可能有的,这是一部西化的僵尸片,与西方电影的吸血鬼故事是类似的,深受年轻人喜爱,也更符合年轻人的口味。而再到后来的一些《有只僵尸暗恋你》、《僵尸奖门人》、《僵尸新战士》等一些试图利用僵尸元素再激起观众欲望的电影,《有只僵尸暗恋你》则是算是卖弄青春少女美色吧;《僵尸奖门人》更是坑爹啊,老式的风格剧情,但是却没有了老式的精气神,简直了垃圾,看简直是浪费时间,也怀疑刘观伟的创作水平,好歹人家在上个世纪也导出不少经典僵尸电影,也算是僵尸界不可不提的一份子吧,或许是因为辉煌年代的大环境吧,造就了他,如今真要自己来,实属难为啊;而《僵尸新战士》到也能让你想起些僵尸风采,其中的僵尸元素也有,只可惜中西结合,杂交在一起让僵尸呈现“新”而显得不伦不类了,当然同时也与导演个人能力有关,喜欢Cult风格,但是总给你一种失控的状态,玩不好。如今,只能是追忆啊,再提道长之后的事情,都是伤心的事情。 周星驰曾经用《功夫》表达了对功夫片的敬意,陈可辛用《武侠》两个字也表达了对于武侠的定义与创新和尝试,而今“富二代”具有多重身份的麦浚龙以新锐导演的姿态出现,用《僵尸》来致敬香港独有的僵尸电影,其中的情感与情怀不言而喻,人人自知。直接用类型片的名字命名电影,足矣说明香港电影的影响以及个人的情感之深。僵尸片对于每个人看过香港电影的观众而言都是无法绕过去的话题,不是因为其有多精彩,而是其本身的特色与风格,“清朝服、墨线、糯米、黄纸符、桃木剑”这些符号性的道具所承载的一些意义。犹如片中,钱小豪饰演自己的角色一样,带着自己演出过的服装,对于自己都是一些回忆,更是一种感情,是作为演员的一份意义,而跳出电影,我们作为看电影的人,那些标志性的道具对于我们也是一种无法消去的记忆,更是一种无法表达的情感,就犹如你只有看到它的存在,你才能知道那才是真正的它,没有了那些道具,就失去了一份味道,失去了一种感觉,失去的也是一种情感寄托。 麦浚龙的《僵尸》更多的是一种致敬和带出香港僵尸电影的新想法和新的方向,但是就目前的电影环境而言,要想复活僵尸电影似乎有点困难,尤其是在现在的华语电影市场环境里,香港电影如今是内陆出资,港人来制,但是其中的规则不得不遵守,而其暂时掀起的“僵尸热”只不过让我们再次提起僵尸电影而看到僵尸电影终于在其身上重新注入了新的元素和新的风格特点,而且做得很好,很不错,很有水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僵尸电影的热闹、滑稽搞笑,让香港僵尸成为了自己的特色,大类型来说的呢,僵尸电影也算是鬼片,然而僵尸电影却一点儿都不吓人,而且相当的让人欢笑了,充满了乐趣,是重搞笑打斗、轻惊悚恐怖,故有人说:香港的僵尸电影只是功夫片的借尸还魂。当然这其中与当时电影市场环境具有一定的关系,而今,僵尸电影在没落了,故《僵尸》则打造更具个人特色和风格的追求,没有大市场环境的影响,看到是更具个人情怀的电影,骨子里充斥着文艺范。片中的僵尸是人物内心的一种幻想,当一切结束时,也就是自己走出阴霾之时,过往事情执着沉迷其中,只会让自己恐怖。而其中包含的意义就是怀念僵尸电影,因为片中主角就是钱小豪,作为僵尸电影时代专门勾引女鬼的俊生,是三人组合(林正英。许冠英、钱小豪)不可少的人物之一,没有他也会少了几分情趣,不能只能搞笑,而不风月啊。为此,僵尸电影中女鬼和僵尸就再次出现,其女鬼部分的风格则更接近与日本恐怖片的风格特点,鬼气森森;而僵尸这部分呢,也是做得相当不错的,各种旧的元素,做得很认真,同时也做出了一些改变,像吴耀汉变身这个块,可以为是新的形象,具有中国僵尸文化的特色,同时也融入了西方僵尸的一些特色,衣服装饰是中国的风格,而僵尸形象则回归到了世界僵尸电影起源,更接近诺斯费拉图的形象。电影整体风格阴暗、压抑,但是不吓人,其重要一点就是得益于其华丽有质感的特效。整体看,这是一部中小成本的电影,但是却做到了大片的水平,其电影画面做得很灰暗,具有暗黑系文艺风格,同时,各种打斗特效做得相当的漂亮和令人赏心的状态,这根本不是再看鬼片,而是再看其特效展示,加上慢镜头的运用,就像是在欣赏僵尸艺术一样,风格独特,令人眼前一亮,看到了香港僵尸电影的新希望啊,一种新的创作力,让僵尸电影也充满了欣赏力和艺术性,而不是娱乐至上,让你快乐的宗旨,还能让你有点想当文艺青年的冲动。 我们随着结尾,钱小豪的上吊死去,太平间的尸体,这都表示僵尸电影随着那代人的离去,也成为了过去;而麦浚龙在电影院的一幕,更是表达着一种观众的心态,当我们再次看僵尸电影时,只是充满了一种思念,伴随光影人物的离去,我们也只能在光影交错中怀念那些美好的岁月以及人物。 《僵尸》用类型名命名,是一种祭奠,是一种怀念,是一声的叹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