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是什么

 米兰Nicholas 2017-04-27
读书不是为了改变,如果非要赋予读书以俗世的意义,它可能反而会给你带来痛苦:在古代,考不上科举是辱,在文革,知识分子本身就是恶。那么读书是为了什么?读书是为了让你成为一个“人”,一个站立的、大写的、丰满的人,一个可以自由放飞的人。知识是一种力量,只有把求知作为根植于内心的信仰,才不会被时代的洪流卷着走。
我无法像叙述外公外婆的家族史一样去叙述他们的家族史,是因为他们就是中国历史上最苍白最平凡的一群人。他们的上一辈、再上一辈,都像田野里的庄稼一样,静默无名,野蛮生长。
如果我们去查“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就是力量”这两句话的出处,就会发现其中微妙的不同。“知识改变命运”是李嘉诚说的,而“知识就是力量”是培根说的。前者只是一个方法论,后者才是一种价值观。李嘉诚说过很多名言,大部分都关于改变命运的方法。培根也有很多名言,随便列几条:“读书使人成为完善的人。”、“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所以如果你觉得上清华只是为了买学区房,买学区房只是为了上清华,那么图样图森破的你,只是找到了一个方法论,并没有拥有一个价值观。加缪在《西西弗斯的神话》里写道:“人一定要想象西西弗斯的快乐”,因为“向着高处挣扎本身足以填满一个人的心灵。”你信吗?
随着那条新闻火起来的是各种各样的段子。有一个段子是这样的:“打车到清华,车上聊某人前几年就买房了,真是人生赢家。出租车大爷默默听了很久说:我家拆分了几套房,但我就是一开车的,你们才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如果你们清华北大毕业,人生目标就是在北京买套房,而不是思考这个国家的未来,那这个国家真的没有希望了。”
起初我觉得这个段子真的很好笑。仓廪实才能知礼节,衣食足才能知荣辱,没有苟且哪来诗和远方,我房都买不起了还思考国家的未来、国家的希望?可是再想一遍我觉得这个出租车大爷是对的,他不是一个“短视”者,他知道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才是中国文化里的大丈夫。而如果没有一种价值观能让中国人安身立命,才是真正的失掉希望的开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