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有那虬髯客,岸然皮相的里面,尚存了问鼎的心。他本是陈胜吴广一流人,信奉那将相无种。余人甘愿鞍前马后随李世民驱驰,他虬髯客心就不服。不服归不服,也到底有几分好奇:这个李世民,究竟乃是何等样人呢?说来也巧,李世民恰好在这天登门拜访刘文静。唐时杜光庭在《虬髯客传》中对李世民的出场亮相有过绘声绘色的描述——“长揖而坐,神气清朗,满坐风生,顾盼炜如”,可见气场之瓷实强大。道士见了李世民,沉吟良久,对虬髯客说了一句“此世界非公世界,他方可也。勉之”。就是说此人才是江山主人,你摆正位置,好自为之就是了。书中未有记载虬髯客作何反应,只交待了后来他与道士“共入京”,即是远离了太原,奔赴隋都大兴去也。一言以蔽之:李世民王气侧漏,凭气场就逼退了虬髯客。如果说,这是唐时的作者对唐时皇帝的一个夸张的揄扬,可信度要大打折扣的话,那么,宋朝的刘克庄的另一则对李世民下围棋的记载,则再一次印证了李世民的过人之处。 刘克庄的《后村诗话》如是言:李世民当上太宗皇帝后,有次与吏部尚书唐俭下围棋。唐俭水平高出一大截,且下手毫不容情,将李世民杀得满天星斗。李世民恼羞成怒,一气将唐俭贬到潭州。嗣后犹不解恨,私下里找来尉迟恭,说你来日可在朝堂之上作证,证明唐俭曾发悖逆之言,我好将他砍了。尉迟恭当场点头应允。孰料次日上朝,尉迟恭证言未曾听闻唐俭有悖逆情节。李世民连问三次,尉迟恭皆否。气得李世民当场把手中玉佩摔碎地上,拂袖而去。一众朝臣都为尉迟恭捏一把汗。半个时辰之后,李世民忽折返,温颜宣谕:今日尉迟恭所作所为,有三利更兼三益。唐俭免于枉死、尉迟恭免于屈从、我免于枉杀,是为三利。唐俭有再生之幸、尉迟恭得忠直之名,而我获恕过之誉,是为三益。由李世民下围棋一事,庶几烛见其人:善于转圜,并善于总结,情商极高,智商尤擅。想来王者之气并非空穴来风,他不成功谁成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