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是由流感病毒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身体过度疲劳、着凉、抵抗力低下时容易染发此病症。患者有咽喉发痒、鼻塞、流涕、咳痰、咳嗽、头痛、发热、全身疲倦、四肢酸痛等症状。 1、石知柴葛汤【来源】初航,《辽宁中医杂志》(3)1984年 【组成】石膏100克,知母25克,葛根15克,柴胡15克。 【用法】每日2剂,每剂煎两次,每次煎取100毫升,共混合400毫升,每6小时服80~100毫升,儿童约减。 【主治】上呼吸道感染,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发热。 【疗效】治疗病毒感染性发热69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66例,腮腺炎2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例。经用药1~2天,结果治愈52例,显效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7%,痊愈率为75.4%。 2、十神汤 【来源】张振榆,《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葛根、赤芍、香附各10克,升麻、陈皮、川芎、白芷各6克,紫苏7克,麻黄、甘草各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主治】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偏于风寒型)。 【加减】春季加荆芥,夏季加藿香,秋季加黄芩,冬季加金银花。 【疗效】治疗618例,全部治愈。其中服药1剂治愈159例(占25.7%);服2剂治愈427例(占69%);服4剂治愈32例(占5.3%)。 3、出血热导泻汤 【主治】流行性出血热,除休克期外,其他各期均可使用。 【来源】徐德先,《江苏中医杂志》(4)1980年 【组成】鲜生地、鲜茅根、广角粉、赤芍、丹皮、丹参、栀子、桃仁、大黄、元明粉、车前子、木通、枳实、麦冬、玄参(剂量可随证酌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如病情需要,可一日2~3剂。口服困难者,行保留灌肠,亦能奏效。一般服药后3~5小时发生作用,排出稀便及尿液。 【疗效】治疗456例,结果痊愈率为98.03%,死亡率为1.97%,对照组(西药组)535例,死亡率为4.11%。 4、青龙白虎汤治流感 [方 剂] 橄榄5枚,白萝卜200克。 [制用法] 白萝卜洗净切作小块,同橄榄共煮汤。日服3次,用量不限。 [功 效] 清热解毒。治流行性感冒、白喉等。 [验 证] 治疗10例患者,8例痊愈,2例症状明显减轻,有效率100%。 5、板蓝根等治感冒 [方 剂] 板蓝根20-30克,金银花、黄芪各10克,连翘、桔梗、黄芩各12克,蒲公英30克,芦根40克,虎杖、玄参各15克,甘草6克。 [制用法] 将上药用温水浸泡20分钟,煎2次共约40分钟,滤得药液200ml ,分3次l日内服完。 [验 证] 用本方治疗流行性感冒患者324例,其中24小时内服药1剂,体温降至正常者45例,服药2剂体温降至正常105例,服药3剂体温降至正常174例。总有效率为100%。1 个疗程为l-3天。/ 6、大青叶等治感冒 [方 剂] 大青叶、板蓝根、紫草各50克。 [制用法] 将上药用温水浸泡半小时后,用文火煎,煮沸后3-5分钟即可,忌煎时间过长,每日1剂,分2次服。小儿以少最昼夜服。 [验 证] 用本方治疗流行性感冒患者156例,均获痊愈。一般服药2剂而愈,少数服3-4剂痊愈。愈后观察,未发现反复和副作用。 7、香薷、银花等治感冒 [方 剂] 香薷10克,银花、连翘各15克,青蒿12克,板蓝根、大青叶各30克。 [制用法] 将上药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加 减] 若偏寒者,加淡豆豉;若偏热者,加薄荷、野菊花;若汗多者,去香薷;若热盛者,加鸭跖草;若咳重者,加杏仁、虎耳草;若暑湿明显者,加鲜薷香、鲜佩兰、厚朴、六一散;恶心呕吐者加姜半夏、竹茹。 [验 证] 用上方治疗夏季流感患者198例,均获治愈。平均退热时间为1.57 天,自觉症状消失时间为2.4 天。 8、一贴灵 [药物]麻黄、香薷各 15 克,板蓝根、蒲公英各 10 克,桔梗 12 克。 [用法]将上药共研为细粉,成人一般用量约 3.5 克,儿童用量约 l 克。 将药粉倒入肚脐中心,然后用一般胶布贴敷固定,勿令药粉撒漏。 [疗效]此方治疗感冒 200 例。痊愈 196 例,无效 4 例。 [来源]张群才,等。陕西中医 1990; (6) : 271 |
|
来自: 昵称11739632 > 《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