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

 0511天蝎 2017-04-28

  开皇九年(589),地处江南的陈朝被灭,隋文帝结束了自西晋“五胡乱华”以来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隋朝刚刚消灭陈朝,在江南地区的统治很不稳固。根据史料记载,当时江南民间传言,称隋朝打算把百姓全部迁徙到中原地区去,一时间人心惶惶。不少地方发生起义,势力大的达数万人,少的也有几千人,他们互相声援,对隋朝在江南地区的统治,造成很大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隋文帝杨坚下诏,任命杨素为行军总管,领兵前去平定江南叛乱。杨素是隋朝有名的将领,行军打仗很有一套。当时盘踞京口的乱兵头领名叫朱莫问,他自领南徐州刺史,拥兵甚众。杨素决定首先去攻打朱莫问。

  杨素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他手下有个勇士,名叫麦铁杖。杨素让麦铁杖渡过长江,到对面敌营刺探敌情。麦铁杖遂头戴蒿草,趁着夜幕,游过长江,来到敌营。

  根据《资治通鉴》记载,麦铁杖“觇贼,还而复往,为贼所擒,遣兵仗三十人防之”。也就是说,麦铁杖第二次渡江到京口时,被贼兵抓住,贼兵派了三十个人来看守他。麦铁杖不愧是勇士,他“取贼刀,乱斩防者,杀之皆尽,割其鼻,怀之以归”。杨素十分钦佩麦铁杖的勇气,上书隋文帝,“奏授仪同三司”。

  根据麦铁杖获取的敌营情报,杨素率领大军,从江北扬子津渡过长江,进入江南,在京口一举打败叛军首领朱莫问,收复了京口城。随后,杨素深入江南地区,先后平定晋陵顾世兴、无锡叶略等乱兵。江南地区逐渐恢复稳定。

  为了加强对江南地区的统治,隋文帝对江南政区进行了大规模调整。灭陈之后,隋文帝先是下令,废除南徐州,改为延陵镇,治所设于京口,称为延陵县。至此,作为东晋南朝时的侨州,南徐州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开皇十五年(595),隋文帝又废除延陵镇,设立润州,润州下辖延陵县、曲阿县和永平县。

  后来到了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润州又被废掉,延陵县和曲阿县一起,划归江北江都郡管辖。隋朝建国时间不长,可在此期间内,包括京口在内的江南地区一再进行区划调整,这充分说明,隋朝的统治者希望通过政区的拆分,来降低六朝故都建康的政治地位,以及周边京口地区的军事壁垒作用。

  隋文帝驾崩于仁寿四年(604)。隋文帝驾崩之后,登基的是大家都很熟悉的隋炀帝杨广。隋炀帝即位之后,立即下诏,册立王妃萧氏为皇后。

  在历史上,萧氏称得上是一位传奇皇后了。根据史料记载,萧皇后出自兰陵萧氏,也就是说,她是今天的丹阳人。萧皇后的祖父是昭明太子萧统的儿子萧詧,父亲是萧岿,他们是后梁政权的前后两任皇帝。因此萧皇后也是出身皇族。

  萧皇后出生在二月。当时江南风俗认为,子女出生在二月很不吉利。因此萧岿便将女儿寄养在六弟萧岌家里。萧岌夫妇收养萧皇后不满一年,不幸双双去世,萧皇后此后便由舅父张轲收养在身边。

  隋文帝建隋之后,想给次子晋王杨广选妃。当时他想在后梁国内选定一名妃子。为皇子选妃,这不是件小事。隋文帝请人替后梁的这些公主们占卜打卦,可占卜的结果都是不吉。这可怎么办呢?有人想起来,张轲府上还有一位公主呢。大家遂将萧氏请来,卦相显示大吉。于是萧氏被选入晋王府,册封为晋王妃。

  婚后萧氏和晋王杨广情投意合,夫妻恩爱。当时杨广和兄长杨勇争夺太子之位,萧氏全力支持杨广夺位,并为他出谋划策。杨广如愿以偿被册封为太子后,萧氏也随之成为太子妃。随着杨广登基称帝,萧氏被封为皇后,母仪天下。萧皇后正位中宫,兰陵萧氏作为外戚,获得了不少恩遇。

  隋炀帝对后世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最大的方面,要算是开凿京杭大运河了。大运河北抵涿郡,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南至余杭,也就是杭州,全长达四五千里,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这五大水系,成为南北交通运输的大动脉,极大地便利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直到今天,这条古老的大运河仍然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京杭大运河共分四段,分别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其中从京口到余杭的江南河是最后开凿的。根据《资治通鉴》记载,江南河开凿于大业六年(610),“自京口至余杭,八百余里,广十余丈,使可通龙舟,并置驿宫、草顿”。草顿,意即临时停顿之所。

  隋代以前,余杭到京口没有直通河道。在江南河的开凿过程中,西段利用了丹徒至曲阿间原有的水道,加宽加深而成;东段则利用水网密布的太湖水道和钱塘江水道,勾连而成。江南河工程竣工之后,大大地方便了江南船只由京口北上。宋代大文豪陆游在《入蜀记》里,记载了当时他所看到的江南运河的情况:“夹冈如连山,盖当时所积之土。”工程量之大,可以想见。

  隋炀帝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呢?在很多人印象里,他是为了下江都,看琼花。而根据《资治通鉴》记载,隋炀帝下令开凿从京口至余杭的江南河,是为了向东巡幸会稽。甚至有人认为,隋朝之所以很快灭亡,主要就是因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激起民怨。

  不可否认,隋炀帝开凿运河,肯定有搜刮江南财富以及巡游享乐的个人目的,但更重要的出发点,应该是为了便利南北沟通,加强对江南地区的统治。通济渠和邗沟完工之后,隋炀帝第一次南巡江都,他农历八月南下,次年三月返回长安。而琼花的花期是农历五月,很显然,隋炀帝开运河下江都,并非民间传说中的为了看琼花。而且当年被封为晋王的杨广曾坐镇江都长达十年,对那里的情况十分熟悉,完全没有必要单为巡幸而兴师动众,开凿运河。

  今天我们谈起隋炀帝,很多人的印象是穷奢极欲,穷兵黩武。其实这绝非真实的隋炀帝。隋炀帝是亡国之君,唐朝人给他身上泼了很多脏水,进而影响到了后人对他的评价。

  不过,隋炀帝的确好大喜功,这一点从他下令开凿运河就可以看出来。此外,隋炀帝还连续三次发动征伐辽东的战争。正是这三次战争,把建立不久的隋王朝拖入了天下大乱,甚至亡国的深渊。

  隋炀帝发动的这三次战争,分别在大业七年(611)、九年(613)和十年(614)。为了这三次战争,全国承担兵役和徭役的民丁,总数达到三百四五十万,弄得民不聊生。而这连续三次战争,最后都以隋军的大败而告终。这三次战争,绝不仅仅只是军事上的失败,更是整个社会全面崩溃的导火索。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全国各地的反隋运动全面爆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