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慈禧宠宦安德海,无意中得罪一个人,逼得慈禧不得不杀他!

 祥雲山人杨克昌 2017-04-28



来源网络


百余年来,慈禧宠宦安德海之死一直是个众说纷纭的话题,较多的推论是:处死安德海的决定是东太后慈安背着西太后慈禧,与同治皇帝和恭亲王等人作出的。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清朝祖制是严禁太监出京的,但安德海在北京住腻了,很想出去玩玩,便请求慈禧给他一个机会。慈禧十分宠幸安德海,就不顾规定,让他去南方为同治置办大婚用的龙衣。慈禧还把此事和同治说了,显然是欺他年幼无知,并料定他不会提出反对意见。哪料想同治早就等着这一天到来,于是假意赞成慈禧的安排,暗中却通知山东巡抚丁宝桢做好诛杀安德海的准备。


同治为什么要杀安德海并选中丁宝桢执行这一计划呢?这就不得不说安德海确实活得不耐烦了。他不仅屡进谗言,打压恭亲王,使其被慈禧削掉了议政之权,而且对同治也看不顺眼,经常在慈禧面前搬弄是非,同治为此没少挨老娘训斥。同治年岁渐长之后,又不时听到传言说小安子与母亲关系暧昧,因此更加恨透了安德海,常常拿刀子砍掉小泥人的脑袋,以发泄心中的怨恨。身边太监问他怎么回事,同治狠狠地说:“杀小安子!”安德海仗着慈禧的宠爱胡作非为,却不知道早已经被同治瞄上了。


杀安德海的机会如今终于等来了,心情颇为激动的同治便赶忙与慈安(同治虽是慈禧所生,但更喜欢嫡母慈安)密商如何实施这一计划,并且说,只要安德海敢走出京城一步,就可立即斩首。慈安也觉得安德海秽乱内宫,实在太不像话,于是她一面稳住小皇帝的情绪,一面出主意说:丁宝桢不仅“遇事敢为”,是个“有肝胆之人”,而且忠心可靠,完全可以信赖。两人商量妥当后,便密命丁宝桢在安德海南下时择机行事。丁宝祯对安德海其人其事早有耳闻并感到愤慨,现在要他执行这一特殊使命,自然慨然应诺。


安德海剧照


当年七月,安德海果然带领大批随从,沿运河南下,声势烜赫地进入山东境内。丁宝桢派人秘密跟踪一段时间后,即将其逮到济南。安德海十分嚣张,说:“我奉皇太后命,谁敢犯者,徒自速死耳!”


丁宝桢懒得搭理他,就将安德海的种种不法行径奏报朝廷,请求下一步指示。慈禧见疏后大为惊骇,“莫知所为”。一时乱了方寸的她,只好同慈安一起,召集军机及内务府大臣商量处理意见。大家一致认为:太监“祖制不得出都门,犯者杀无赦,当就地正法”。然后形成谕旨,要丁宝桢执行。


慈禧虽然不便公开提出反对意见,但安德海出京,毕竟是她同意了的,所以还是很想保小安子一命,过了两天,她迟迟没有签发此令。她的意图很明显:先将此文“留中”不发,然后等待时机设法营救。偏偏醇亲王很不“识趣”,来“复诤之”。慈禧见此情形,知道无理由再拖,才不得已签发了这道谕旨。


丁宝桢一拿到谕旨,就将安德海就地正法,并暴尸三天,让市民观看。当时宫内宫外都盛传安德海是个假太监,与慈禧有染。安德海被暴尸,人们看到他是个真太监,自然表明了慈禧的清白。丁宝桢还将安德海所乘船上查抄到的大批金银财宝和违禁物品,送交内务府。



由此可见,慈禧确实亲自参与了处死安德海的决策。这与所谓的慈安和同治等人背着慈禧作出处死安德海的决定,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事,不能混为一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