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8手足之情

 金色年华554 2017-04-28


内容简介苏轼对兄弟姐妹的同胞之情也同样感人至深。民间盛传,苏轼有一个聪明美丽的妹妹,名叫苏小妹,兄妹俩之间还发生过许多生动有趣的故事。那么,苏小妹在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人呢?苏小妹的故事又究竟从何而来呢?

全文:

上节课,我们给大家介绍了苏轼的家庭,天伦之乐。那么,苏轼我们前面讲过,他的父亲苏洵实际上生过三男三女,苏轼实际上是老五,苏辙是老六,前面他的姐姐和哥哥早年都去世了。讲到这儿,可能有的观众会说,我们听说不是三男三女,是三男四女,苏轼还有一个妹妹,叫苏小妹,她的如意郎君就是苏轼的学生秦观,他们俩谈恋爱,结了婚,没错,在民间的传说当中,苏轼是有个妹妹叫苏小妹,她跟秦观结婚这档子事,以小说的形式写出来,比较早的是在哪儿呢?明代有个小说家,叫冯梦龙,他有一部小说集,叫醒世恒言,里面就讲了苏小妹和秦观结婚的事,题目是苏小妹三难新郎。故事说得跟真事似的,说洞房花烛夜,苏小妹抖了个机灵,给这个秦观出了个上联,怎么写的呢?说,闭门推出窗前月,我把门关上,把窗户打开,一轮明月照进室内,你对下联,下连对不上来不许进洞房。秦观那也是大才子,在门外头转了几个圈,楞是没对出下联出来,苏轼一看准妹夫,想帮他一把,从旁边偷偷地捡起来一块石头,扔到院里的池塘里头,秦观不是一般人,听见这扑通一声,灵感就来了,下联出来了,什么啊?叫投石冲开水底天,对得多好啊,水里面不是有星星月亮的倒影,水里面也有另外一个天空啊,那不就是投石冲开水底天,简直是绝对,进洞房了。

说苏轼跟他妹妹,也老是斗嘴,苏轼拿他妹妹开心,说,未进门前三五步,额头已到大堂前,说你长一个奔头,脑门特大,进门刚走两三步,脑门子先到客厅了,这拿妹妹开涮不像话,这个苏小妹也不甘示弱,说苏轼,去年一滴相似泪,至今未到腮边,长一马脸,特长。但是我们发现,这个对子里面,都很机智,是文人的一种游戏,这些故事都很真实,我一说大家都笑了,可是,我要非常遗憾地告诉大家,真的苏轼没有这么个妹妹,真没有。说这个话是要有根据的,苏轼跟他的弟弟苏辙,现存互通的书信就有好几百封了,那里面,既没有提到他们俩有一个什么妹妹,也没有提到过说秦观和他们苏家有什么亲戚关系,你想秦观第一次见到苏轼是什么时候?他第一次见到苏轼的时候已经29岁了,苏轼当时43岁,那个时候,秦观已经结婚了,他的夫人叫徐文美,不叫苏文美,姓徐;而且苏轼的朋友们所写的书信,以及他们所写的笔记里面,也从来没有提到有一个苏小妹。那干嘛人家凭空捏造出来一个苏小妹?逗你玩呢,不是。我们留心看苏小妹身上一些特点,跟苏轼太像了,她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出一些文学难题,有点像脑筋急转弯,专门给这些风流才子,文学青年出一些特别好玩,特别机智,但是又特别难对付的文学急转弯,这些特点,都是苏轼身上有的,所以,在人们看来,像苏轼这么一个非常智慧而风趣的人物,他应该也一个同样美丽、智慧而风趣的小妹,苏小妹其实就是智慧风趣的苏轼一个美丽的倒影,这就是苏小妹的意义。

那么我们说,这样一种现象它是怎么形象的呢?首先是由于他们两个人,从小一起接受教育,一起读书,从小长大,所以,培养起来特别深厚的兄弟的情谊。苏辙在祭奠他兄长的祭文里面怎么说呢?他说,手足之爱,平生一人,幼学无师,受业先君,兄敏我愚,赖以有闻,寒暑相从,逮壮而分。什么意思?就是我们两个互相之间的这种手足之情,毕其一生,只有一个人,我这辈子手足之情最重最的就是我的兄长苏轼,而我的兄长苏轼,手足之情最重的就是我,我们两个从小读书没有老师,父亲就是我们的老师,不管是春天、秋天、夏天冬天,不管是天气热还是天气冷,我们两个都老在一起读书,总在一起成长,一直到壮年以后,各自成家,才分开。所以,这是一个什么呢?是一起读书,一起成长的过程,才能够产生非常深厚的兄弟的情意,我觉得这对我们现在的青少年的成长也是很也教育意义,很有启发意义的。

他写过一首很重要的诗,和子由渑池怀旧,这个诗很有名,有这么四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这个诗非常深刻,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写出这样的诗,证明他在思想上已经很成熟了,茫茫的一片雪原之上,突然飞来一只鸟,停在雪地上,片刻停留,突然又飞走了,只在雪地上留下它的什么呢?趾爪的痕迹,不一会儿,大雪纷纷飞来,把留下的趾爪印就遮住了,所以他感觉,苏轼感觉到什么呢?感觉人生无常,我们能够在世上留下来的,就像这个飞鸟在雪地上留下来的趾爪的印痕一样,不一会儿,就会被像大雪一样的命运层层地覆盖。那么,我和我的弟弟子由,那么深厚的感情,从小培育出来的兄弟之情,会不会在未来的仕途当中,未来的人生命运当中,也会被命运的大雪所遮蔽呢?所以诗人想到这个地方,觉得无比惆怅而又无比难过,但是我们要指出的一点是什么呢?这种深刻的人生的无常感难道不是因为特别深厚的兄弟的情意而引发的吗?如果不是对一个人过分地牵挂,过分地挚爱,过分地留恋,就不会产生这么深远的人生无常,更和何况他当时还是一个不到30岁的年轻人,就是子由和子瞻这兄弟两个人感情非常深厚,非比寻常,是由于他们从小一起长大的这样一个背景。

苏州到了密州以后做了知州,中秋节到了,他跟苏辙本来是靠近了能够见面,没想到,他刚刚到密州的时候,想绕道到济南看他的弟弟,冬天的时候,航道被封了,再后来的岁月里面,因为彼此之间公务都很繁忙,一直没有机会见面,所以,当宋神宗熙宁九年这个中秋节到来的时候,他想起五年没有见弟弟,心中非常感慨,这个中秋之夜,喝了很多酒,写下了一首千古的名篇,《水调歌头·中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道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们原来说过的,就是苏轼的这一首中秋词一写出来,别的你就都歇了吧,就不要再写了,全都搁笔,这个话也不是我讲的,是古代的著名的诗评家说的,你看他这个词,虽然写的是中秋,想念的是他的弟弟苏辙,但是传达出来千古的情意,让我们浮想联翩,不能自己。我们说什么叫千古绝唱?就是前面人家唱过了之后,你就不要再唱了,写出这样的绝唱,可以说,把所有人在中秋之夜所要能够表达的情意,都统统表达出来了。作者为什么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因为他在现实生活当中不得意,我刚才讲过了,跟弟弟五年都没有见面了,本来来这个地方就是要跟弟弟见面的,结果还见不着,在现实生活当中,在日常的政务当中遇到了很多的麻烦,所有这一切,都让他感到想逃避现实,离开现实,可是苏轼毕竟是苏轼,他不是李白,所以他说什么呢?他说,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正在他的恍惚之间,他又顺着这一缕充满了人情味的月光回到了人间,琼楼玉宇当然非常潇洒,可是我们知道,这有那一缕清冷的月光,能够传递最为深情的兄弟的情意和人间的情感,所以我觉得在苏轼的这首词里面,特别充分地表达了这样一种情怀,就是他既对现实的生活充满了无比的温情和关爱,同时又极力地想要冲破现实的桎梏,达到一种情感和生活的自由。正是把这两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使得这首诗赋予了一种更高层面的人生的智慧,所以我前面曾经讲过,说苏轼这个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超然达观,但从来都不孤芳自赏,他热情好客,但从来都不世故圆滑,他这个人才华横溢,但从来不自鸣得意,他人生的境界是一种圆融的境界,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特别喜欢这首词的原因,就是他的出发点是在中秋之夜怀念兄弟,可是他的终结点,却到了一个一般的人很想到达,却很难到底的圆融的人生境界,这种人生境界,是超然达观与关爱人间相结合的。

苏轼和苏辙,都很喜欢夸奖对方,这是很自然的,也可以理解。苏辙当然不用说了,他特别敬仰和羡慕自己这位才华横溢,但有时候总爱犯各种各样小错误的兄长,他在兄长的墓志铭里面这么说,说的抚我则兄,诲我则师,当我的兄长,抚摸我的后背的时候,那是我的大哥,但是当他教诲我的时候,他就是我的老师。那么,苏辙从来都是把他的哥哥看成一个亦师,亦友,亦兄的人,苏轼他认为,他们兄弟两个是各有所长,不能老说我比你高多少,比你优秀多少,他认为,苏辙的优秀和好处,别人之所以体会不出来是什么原因呢?他说,苏辙这个人跟我不一样,为人特别地沉稳,沉静,低调,所以他的文章跟他的人一样,也是不事张扬,特别沉静和低调,这就是世人很不了解我这个弟弟文章好在何处。苏辙说,只有他的哥哥跟他是真正的知己。为什么呢?苏轼写诗文,有些诗文愿意给别人看,但是有些诗文只愿意给他弟弟一个人看,他认为,这些不愿意公之于众的诗文,只有他的弟弟最了解其中的内涵,所以他们兄弟两个人之间,不仅是感情上,血肉的亲情上非常的深厚,同时在诗文的交往方面,在知识的交往方面,也是对方的一个知己,他们都很善于通过写诗和写文章,来表达自己对对方的理解。

比如说,苏轼在杭州做通判的时候,他的弟弟苏辙在陈州,也就是现在河南的淮阳做学,有点类似于陈州市的教育局局长这样的位置,但那个地方很坏,不重视学官,苏轼写了一首诗,叫戏子由,就是拿子由开玩笑,寄给他的弟弟,实际上是要为他的弟弟出一口气,我这么些你,就可见当地政府是怎么对待你这个学官的,对待你这个教育局长的。其中有这么四句,说宛丘先生长如丘,宛丘学舍小如舟,常时低头诵经文,忽然欠伸屋打头。什么意思啊?说我这个弟弟,你们陈州的这个学官,身材高大,像一座山丘一样,可是,你们陈州这个地方的学舍,教室,办公室,小得跟一叶小舟一样,你们的陈州的学官天天都在屋檐底下读经史,一抬头,就被屋檐打到头了。所以苏轼对他这个弟弟,很关心,但是,因为他自己鞭长莫及,写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一种愤懑之情,他替他的弟弟要出这口气,但是没地方出,只好通过诗来表达。

苏辙马上做了两件事,这两件事他自己都是要吃官司的第一件事,他马上派了一个人,星夜快马要把这个消息告诉当时还在湖州,蒙在鼓里的苏轼,这是犯法的事情啊,我们现在的话来讲,你这是通风报信,再往前走一步就成了窝赃,窝藏了,还好,他这匹马,本来是赶不过黄埔遵的那匹马,但黄埔遵到了扬州以后,他儿子病了,耽误了小半天,所以,苏辙派出的信使先到一步,起码让他的兄长能有半天的时间,把惊魂先定下来,然后考虑怎么对付的问题,后来事实证明,苏辙因为这桩罪,被贬到了筠州。我们知道,在古代的封闭官场上,不要说兄弟之间,父子之间都投井下石。

他做的第二件事是什么呢?他第二件事是马上给朝廷上了一道奏章,请求削掉自己所有的官职,用来赎兄长的罪过。你要知道,苏轼和苏辙早年时候的志向都是很高远的,我们原来说了,他们两学养丰厚,所以不惧怕考试,一考就考个很高的名次,考那么高的名次干什么,又不是弄在相框里面做奖状的,是要有为于天下的,现在哥哥遭了这么大的难,做弟弟的不但通风报信,以身试法,而且要求削减自己的官职,用来赎兄长的罪过,这个在古代的封建官场上,是极为少见的,如果不是知己,很难有这样的行动。当苏轼知道他是误以为自己要被判了死刑的情况下,他首先想的人是谁呢?是苏辙,给他弟弟写了一首绝命诗,很有名的,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今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我这一辈子跟你做兄弟还没有做过,我下辈子,下下辈子,我都要跟你永远世世代代,永远结这个兄弟的情意。一个人快要死的时候,在面临死亡的威胁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第一个人,这个人在他的生命当中,占据着最高的位置,最重要的位置,最要害的位置。虽然后来是一场误会,但是却由此检验出了兄弟两个人的感情,兄弟两个人的知己之心。

现在问题就来了,因为苏轼这个人,虽然官做得很大,但是他平时并无积蓄的习惯,他要从当时他在定州做知州,一直要跑到现在广东的英德,然后再到广东的惠州,要走很长的路,需要大狼的盘缠,怎么办呢?他只好到弟弟家里,请求经济上的援助。苏辙一下子就给了他多少钱呢?七千缗。七千缗是一个什么概念呢?相当于七百万文钱,七百万。就是我因为受了您的连累,我也被贬到汝州了,我这儿也犯愁的时候,我给你七百万,当然有人说,苏辙真有钱,是啊,有钱是我自己的,我凭什么给你?我自己也可以用,给了他这七百万钱,这七百万钱可是救命钱,这七百万钱应该说,对于苏轼后来到了惠州,甚至到了海南,甚至从海南返回来以后,安置家业起来了很关键的作用。你看,两个人不但在政治上互相为对方着想,在经济上,苏辙可以说是清囊相助。这个,在世风浇薄的官场里面,更为少见。

宋代有一部很有名的史料笔记,叫老学庵笔记,当时老学庵笔记里面记载了兄弟两个人见面的一个场景,苏轼将由惠州再次被贬到儋州,而苏辙也将被贬到雷州,他们两个人在哪见了面呢?在藤州这个地方见了面。老学庵笔记里面记载,兄弟两个人见面之后,很有感慨,在路边上找了个小吃店,想吃点东西,坐下来之后,你想藤州这个地方也是一个蛮荒之地,没有什么好吃的,过了一会而,食物端上来了,就是一些很粗糙的饼子,还有一些味道很奇怪的菜汤,苏辙吃了两口,实在下咽不下去,叹了口气把筷子放下去了,苏轼跟他弟弟性格不一样,狼吞虎咽,一会儿就把不知道什么味道的饭给吃下去了,然后看着他的弟弟说了一句什么话呢?难道你还要等着慢慢地咀嚼咽下去吗?说完这句话,放声大笑,后来,黄庭坚听到这个故事,认为这是他的老师在践行佛法的一个重要的举动,就是世间的一切苦,都成为磨砺苏轼心灵世界很重要的契机,再苦的苦,再难吃的饭,再难喝的水,对于苏轼来讲,也是一种磨砺,但是对于苏辙来讲,未必如此。

兄弟两个在藤州见面了以后,知道苏轼将要渡海而去,不知道这辈子还能不能见上面,所以两个人在路上走得很慢,到了雷州以后,当天晚上,苏轼的痔疮犯了,疼痛难忍,一个晚上都在呻吟,苏辙一晚上没有睡觉,在枕头边上给他的兄弟念陶渊明写的止酒诗,劝他的哥哥把酒戒了。到第二天早上,他陪着哥哥过了徐闻来到海边,这是他们兄弟两个人最后一次的见面。所以,兄弟两个人应该说,从小在一起长大,走出了眉山,眉州,最后在晚年的时候,却没有能够再次地聚首,这对于两个亦师亦友,亦兄弟,同时也是最为亲密的知己来讲,是一个悲剧。但是我们也要说,正是由于有了苏轼和苏辙兄弟,才使得中国的文学史出现了耀眼和光彩的一段,有正是因为有了这两个人,我们才真切地体会到什么叫患难知己,什么叫休戚与共,什么叫最为真实的、真诚的人心。无论是对于我们现在的生活,还是对于未来的生活来讲,我觉得苏轼和苏辙就像两盏明灯,能够永远照亮我们未来的路途,也能够照亮我们每个人的人心,我想这就是苏轼和苏辙手足之情给予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