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致中国金融大鳄们:想成功可以,但别学那匹狼

 投资博弈论 2017-04-28


作者:鲁舒天 / 秦朔朋友圈:qspyq2015


“我可能成为一个富人,也可能成为一个穷人,我每次都选择当富人。因为作为一个富人,当我要面对什么问题时,我起码可以坐在加长豪车后座出场,穿着一身两千美元的西服,戴着四万美元一块的金表。假如这儿有任何人觉得我肤浅或者物质,那你去麦当劳找份工吧,因为那里才是你该去的地方。”这是2013年在北美上映的电影《华尔街之狼》中的一段经典台词,如果你熟悉导演马丁·斯科塞斯电影的基础画风,便应该明白笔者刚才这段话里省略了大量“Fxxx”开头的英文词汇。作为一部社会学范畴的传记片,论粗粝与冷峻,在同类型电影里,《华尔街之狼》还真没服过谁。



不可否认的是,乔丹·贝尔福可能真的是一个被金融行业耽误的大演说家,刚才那段台词便出自电影中他在其公司斯特拉顿·奥克芒向员工抛洒鸡汤时的即兴发挥。但在他真正以演说为职之前,他更早的年头都混迹华尔街、以股票经纪人为业。他游走在法律边缘,不择手段大敛钱财,曾创造过3分钟内赚进1200万美元的奇迹,因此被称为“华尔街之狼”。天网恢恢,贝尔福后因犯欺诈罪和操纵证券市场罪入狱,电影正是改编自他入狱后呕心沥血写成的同名回忆录。


富贵皆吾愿,帝乡亦可期


王家卫拍《一代宗师》的时候说自己讲的并不仅仅是武术家,而是一个时代。《华尔街之狼》和《一代宗师》一样,是那种真正意义上的大片,它所反映出的内容远比乔丹·贝尔福本人的混迹史更丰富。1987年,22岁的贝尔福到他梦寐以求的华尔街入职,那是他心中唯一的应许之地。《华尔街之狼》里的华尔街有些冰冷,虽然它看上去秩序井然、生机勃勃。但只有当你真的走进去,体会周围人那种上满发条、打满鸡血的工作状态,才能明白这里俨然一个赤裸裸的丛林社会。



贝尔福进入罗斯柴尔德公司后,从接线员做起,他的上司告诉他,在他考下证券经纪人执照前不出意外每天要打500多通电话。但故事的主人公对这里的一切毫不排斥,他认为这里能闻到钱之味、听到钱之声。就连华尔街交易大厅里那些与金融概念格格不入的下流话在贝尔福耳中都是无比动听的存在,他坚信这些声音可以连通利益。所以他也对高级经纪人马克·汉纳的指点言听计从:关于如何熟练运用套路伎俩赚钱,利用毒品、烟酒和性来麻痹自己的神经,关于如何以一种更饱满、更癫狂的状态投入股票经纪人那个欲望丛生的世界。


当贝尔福顺利取得股票经纪人执照并在罗斯柴尔德如鱼得水之际,他却迎来了“黑色星期一”。世界股市价格暴跌,华尔街不再需要股票经纪人了,贝尔福就此失业。但很快他又在报纸上找到一个门路,长岛有个叫投资者中心的地方仍在招募股票经纪人。抱着骑驴找马的心态,贝尔福毅然动身。等他到了实地却发现这家小公司又破又low,办公室里的那些接线员并不卖蓝筹股,卖的都是“仙股”。后者即风险奇高、市盈率低廉的股票,又名“便士股票”。不仅如此,他曾经的华尔街履历并不足以让接待他的负责人多看一眼。但当贝尔福从接待人那里听到“仙股”的佣金高达50%后,贝尔福立刻放下架子、投入战场。很快他就凭借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赚得盆满钵满,赢得了所有同僚的注目与尊崇。



子系中山狼


“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至少在贝尔福身上,这句话又得到了应验。贝尔福凭借卖仙股迅速发迹,轻裘紫冠、银鞍白马,不仅自己脱离了困境,而且还引来了追随者,即他后来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唐尼·亚速。两人的相遇颇具意味,唐尼在咖啡馆里跟贝尔福搭讪,自称是他的邻居,并夸他那辆豪华的捷豹很漂亮。当然唐尼真正想问的是贝尔福究竟是干什么工作的,贝尔福告诉他自己是股票经纪人,一个月赚七万。唐尼非常困惑,他不明白在经济衰退的时候,一个股票经纪人怎么可能赚这么多,除非他是天才。在贝尔福把工资账单拿给唐尼看之后,后者立即辞掉了工作,两人随后租下了一间废弃的汽修厂,开启创业模式。



贝尔福创业之后招募的第一批人都是自己的老乡,他们能卖连同毒品在内的任何东西。贝尔福不看这些人的出身、学历、性情,他知道这些人没念过哈佛工商管理硕士,他只需要他们有样学样。这批骨干成员学得很快,而且不久就在便士股票里尝到了甜头。但贝尔福的野心不止于此,他明白要杀回华尔街就必须把手伸向有钱人的口袋,而不仅仅是赚工薪阶层、劳苦大众的钱。贝尔福并非真要劫富济贫,当“股市中的罗宾汉”,他只是明白什么才是寻求关注的最佳途径。于是贝尔福正式成立了“斯特拉顿·奥克芒”,鸟枪换炮后的贝尔福告诉自己的左膀右臂如何在电话里伪装成有钱人觉得靠谱的股票经纪人,从美国那1%的首富人精的口袋里捞钱。


现实中的贝尔福曾经对媒体讲过,自己由于发育得晚而怀有浓重的不安全感和自卑情绪,他认为自己如果足够富有,就能获得更多人的青睐,他希望受到关注和肯定。可以讲贝尔福创业赚钱的初衷就是为了解开自己的心结,而他后来发现自己富贵等身、身边漂亮女孩不断的时候,内心的不安全感仍然挥之不去。这听上去就像村上春树的《再袭面包店》一样尴尬了,电影中的贝尔福想找个弥补的法子,他不仅抛弃了曾与自己共患难的结发妻子,找了更年轻貌美的模特,还和唐尼等人不断沉溺在安眠酮和妓女的罗衫薄带间。



滑向深渊的马车


其实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一个人如果想要得到关注和认可就非得暴富不可,那是这个人出了问题还是社会出了问题?贝尔福的心理的确有些畸形,但是我们应当看到的是,首先他所处的整个环境和价值观是畸形的。在《华尔街之狼》里的社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努力无法得到肯定,一切以成败论英雄,通行的逻辑是笑贫不笑娼,所以如果能以华贵的礼服掩盖罪恶的一切,作奸犯科又算得上什么呢?兵来将挡、水来土屯,贝尔福们毫无反思精神,他们只关心如何赚更多的钱,只关心斯特拉顿·奥克芒的股票何时上市。


电影中有个有趣的细节可见斯特拉顿·奥克芒的公司文化。在公司最大的一次公开募股当天,贝尔福和唐尼看到了公司的一个年轻职员在擦自己的鱼缸。唐尼马上过去跟职员发作,把他劈头盖脸骂了一顿,并当着所有人的面站在桌子上把鱼缸里的金鱼给生吞了!他们无法容忍一个下属在工作之余擦鱼缸,这看似是个小事情,但“你非要在发行日擦鱼缸吗”的背后是一种非人性、不宽容的姿态,潜台词无非是你为什么不能上满发条、脑子里只想着赚钱呢?你为什么还要像个正常人一样养宠物呢?你难道不知道自己在我们眼里连个宠物都不算吗?所以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并非真的像某些人所言的只是展示了贝尔福华丽的发迹史,他早已把悄无声息的批判布满了电影的细节之中。



贝尔福只关心如何赚更多的不义之财,如何用钱打点一切,但有人却关心他离监狱的大门还有多远,那就是FBI的资深探员德纳姆。贝尔福的父亲提醒他适当收手,并留意FBI对他的调查,但贝尔福却把德纳姆一行邀上自己的豪华游轮,试图贿赂。当自己的伎俩被识破后,贝尔福气急败坏地用下流话讥讽FBI的探员,并嘲笑他们的安贫乐道。贝尔福并未听从劝告,他开启了去瑞士洗钱的模式,利用自己的关系网打通所谓的法外天堂。



多行不义必自毙


实际上如果贝尔福听从父亲的律师朋友的建议,向证监会承认一些违反证券规则、操纵股价、高压销售的小罪,交个几百万的罚款,并激流勇退,从斯特拉顿·奥克芒的领导岗位上卸任,他或许真的能够暂时逃离法网。但长期嗑药、处于癫狂状态的贝尔福却在公司的告别仪式上临时悔改,撕毁了与证监会的协议,选择留任公司总裁。


当习惯成为自然,人就往往会丧失掉对常识的判断,如果这个习惯状态一直还没出错,那人们就会当它从一开始起就是没错的。贝尔福们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所以即便是在街头交接要运往瑞士银行的大笔钱款时,唐尼还不顾轻重地和负责接头的布拉德大吵大闹,以至于招来警察,使得后者被捕入狱。布拉德倒是嘴硬,没有坦白贝尔福暗渡陈仓的一切。但“常在河边走,怎能不湿鞋”,负责在瑞士帮助贝尔福等人洗钱的索雷尔以及贝尔福的手下鲁格拉特在迈阿密因另一件案子被警察逮捕,重利轻“义”的索雷尔嘴松,接下来贝尔福等人也因此被牵连,所有的罪恶都水落石出,该吃牢饭的一个都跑不掉。从纸醉金迷到大厦倾覆,变化只在朝夕间。



有些人认为《华尔街之狼》对贝尔福其人其事的刻画有些夸张,但笔者认为电影并不夸张。数年前韩寒曾说过他不怎么看科幻片,因为他认为现实世界一直比科幻片更科幻。这其实也正是笔者想说的,《华尔街之狼》只是一部镜头凌厉的纪实片,那些栩栩如生的细节也不断把观众拉回现实。比如贝尔福入狱后,FBI的德纳姆坐在地铁里看印有这则新闻的报纸,镜头给到了对面坐着的一对衣着简朴的华裔老夫妇,他和他们一样“在经济上被生吞活剥了”。正如贝尔福嘲笑他的时候所言,德纳姆这样建设和维护着国家秩序的人仍然只能挤地铁,自己随便一掏兜拿出来的钱都比后者一年的工资还多。德纳姆才是社会的脊梁,虽然他挣钱不多、虽然他将坏蛋绳之以法也不意味着真的能改变更多的东西——在地铁里那些陌生的讨生活的面孔上,德纳姆看到他们对“华尔街之狼”获刑的新闻完全不感兴趣。但那又如何?黑就是黑,白就是白,再过一千年我们也不能说鹿就是马。



电影的最后一幕足见导演马丁·斯科塞斯的功力深厚,堪称画龙点睛之笔。出狱后的贝尔福成了一名卓越的演说家,到处都有媒体和年轻人等着他讲成功学和销售经验。贝尔福在一次演讲现场掏出一支笔,走向第一排的听众,让对方向自己推销这只笔,他一连试了好几个人,但是他们的表现都同样拙劣。电影前半段出现过类似桥段,贝尔福在创业之初的一次聚餐时让那个什么都能卖的布拉德向众人演示如何把一支笔卖给他,街头混混布拉德当初随意就能做到的事情,现在这些衣冠楚楚的、看上去接受过系统教育的青年却难以做到。答案很简单,他们不是这块料,他们觉得自己在同一个时代注视着如贝尔福那样的大人物的一切,他们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在资讯传媒中解读他们的机会。但是当贝尔福递给他们笔的那一刻,他们不会明白他们穷尽浑身解数也解不开的谜题只是贝尔福们很多年前茶余饭后的边角料。或许在这里马丁·斯科塞斯希望观众明白,《华尔街之狼》不止是一部电影,电影后面那些只可意会的内容远比这耐人寻味的最后一幕要多得多。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