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韭菜

 智慧与修养 2017-04-28
山韭菜山韭菜

    

基本信息

中药名 山韭菜
别名 长生草、不死草、野韭菜、野麦冬、书带草《滇南本草》,黑花野韭《中药大辞典》,黑花韭(云南)。
拼音 shan jiu cai
原植物 Allium wallichii Kunth
科属分类 百合科
药用部位 以植物的全草入药。
功效分类 祛瘀药;止痛药。[1][2]
附注 植物描述,详见词条:多星韭

中药药性
性味归经
味辛;甘;性平。[1]
功效主治
活血散瘀;祛风止痒。跌打损伤;枪伤;荨麻疹;牛皮癣;漆疮。[1]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1]
各家论述
⑴《滇南本草》:“作菜食,能养血健脾,强筋骨,增气力。连根捣汁,治跌打损伤,敷患处;根同赤石脂捣烂,晒干为末,擦刀斧伤,生肌长肉,神效。此刀伤之圣药也。”
⑵《全国中草药汇编》“拔异物,止痒。主治异物入肉,漆疮,荨麻疹,疟疾,牛皮癣。”[1]黑花野韭。
药材来源
品种考证
《滇南本草》云:“生山中,形似家韭,其叶稍大。”即指该种而言。[1]
药材基源
为百合科植物多星韭Allium wallichii Kunth的全草。[1][3]
产地溯源
产于西南及湖南、广西、西藏等地。[1]
植物形态
山韭菜
多年生草本,高30厘米左右。鳞茎圆柱形,具纤维状鳞毛。叶根生,狭线形,长5~20厘米,宽约0.3厘米,全缘。花茎从叶丛中抽出,伞形花序,顶生,花黑紫色。蒴果。
山韭菜山韭菜

生于山涧、荒坡草丛中。分布云南等地。
采集
夏、秋采收。
性味
甘,平。
功用主治
散瘀止痛。作菜食可健脾养血,强筋壮骨。
选方
治跌打损伤,刀枪伤:鲜山韭菜捣烂敷患处。
配图

 

山韭菜山韭菜
相关连接
点击加载更多
加载中...
九月初三创建,小小郭1218ayukawataiyouluobo若水执子updatebao等参与编辑。.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