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米氮平合并艾司唑仑治疗慢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成都王先生171 2017-04-28
摘要 目的:对米氮平合并艾司唑仑治疗慢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慢性失眠症患者8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艾司唑仑治疗,试验组联合米氮平和艾司唑仑进行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临床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米氮平合并艾司唑仑对慢性失眠症进行治疗,疗效明显,值得普及和应用。
  关键词 米氮平;艾司唑仑;慢性失眠症;临床疗效
  在临床上,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具有较高发生率以及多发性,有研究报道统计,每3个人中,至少有1个人存在偶尔失眠,有10%~15%的人将失眠作为自身严重的生活问题。失眠患者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早醒、多梦等。长时间的失眠,会导致患者睡眠不足,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以及恐惧等负性情绪。近年来,随着对失眠症的临床研究不断深入,新型的抗抑郁药物开始应用在慢性失眠症的临床治疗上,且其临床疗效相比苯二氮革安定类更为优越。本院对收治的80例慢性失眠症患者进行分组研究,试验组联合米氮平和艾司唑仑进行治疗,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慢性失眠症患者80例,男43例,女37例。年龄27~77岁,平均(50.3±4.3)岁。病程2~43个月。平均(27.7±4.8)个月。随机分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两组在一般资料的比较上,包括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患者主诉夜间入睡困难或者睡眠难以维持,入睡时间、夜间醒后再入睡时间均>30min;②每周出现睡眠紊乱的次数≥3次,且症状持续>6个月;③因睡眠干扰产生痛苦,日间生活受到影响;④患者不存在未解决的重大事件以及除睡眠恐惧外的心理反应。
  排除标准:①患者存在严重的身体基本以及精神疾病;②患者目前有规律性地使用安眠药或者抗精神药物;③患者因药物或者疾病引起的失眠。
  方法:对照组在临床上主要采用艾司唑仑进行治疗,剂量1~2mg/次,睡前服用。试验组联合米氮平以及艾司唑仑进行治疗,米氮平剂量15~30mg/次,艾司唑仑剂量1~2mg/次,睡前服用。
  观察指标: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两组进行临床评估,分值范围0~21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睡眠质量越差。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末、治疗2周末、治疗4周末以及治疗8周末进行睡眠质量评定。
  疗效判定标准:结合PSQI的分值情况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①治愈:患者经过治疗,8周末显示PSQI总减分率≥75%。②显效:患者经过治疗,8周末显示PSQI总减分率50%~74%。③有效:患者经过治疗,8周末显示PSQI总减分率25%~49%。④无效:患者经过治疗,8周末显示PSQI总减分率<2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4.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采用x2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处理,采用t检验对计量资料进行处理,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PSQI指数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以及1周末的PSQI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试验组的PSQI指数持续下降,对照组PSQI指数持续下降,4周末又开始恶化,试验组治疗2周末、4周末以及8周末的PSQI指数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随着社会节奏不断加快,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们面对的社会压力以及心理负担也有所增加,这也使得失眠症的发生率不断上升。李勤学在研究中指出,由于患者饮食结构以及生活方式出现变化,加之对睡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早期干预实施不合理,最终导致病情发展成慢性失眠症。慢性失眠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对于慢性失眠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无确切的说明。国外有研究显示,对猫的中缝核进行破坏,会导致80%~90%的猫出现连续3~4d的完全失眠,且随着时间的不断增加,睡眠质量无法恢复正常。同时有研究指出,采用5-羟色胺合成抑制剂聚氯醛苯丙氨酸进行连续治疗,会导致脑部5-羟色胺的浓度下降,严重患者会出现失眠。由此可见,中缝核的5一羟色胺神经元功能与失眠症之间联系密切。网状结构与特异感觉系统之间存在联系,在受到刺激后,会导致紧张并通过上行投射到达大脑皮质层,因而导致端前脑处于警醒状态。另外,网状结构的活动出现障碍,也会导致失眠。
  对于慢性失眠症的治疗,药物是常见治疗方法。传统的巴比妥类药物因存在耐受性以及成瘾性,临床应用逐渐受到限制。艾司唑仑是一种常见的苯二氮卓类药物,具有较快的吸收性,且半衰期较长,大大降低了反跳性失眠的发生率。马晓娟在研究中指出,苯二氮革类药物连续使用,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药物依赖性,停药还会导致患者出现撤药症状。米氮平则是一种去甲肾上腺素(NE)以及特异5-羟色胺(5-HT)抗抑郁药物,其能够促进NE以及5-HT的神经传递,从而实现抗抑郁,能够有效对5-HT2以及5-HT3受体进行阻断,从而改善失眠症状。另外,米氮平还能够对H1受体进行阻断,实现镇静效果。慢性失眠症患者一般存在一定的抑郁症状,通过米氮平的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绪,从而提高患者的睡眠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
  本院研究中,试验组联合米氮平以及艾司唑仑对慢性失眠症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以及PSQI指数的变化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可见,采用米氮平合并艾司唑仑治疗慢性失眠症具有理想的疗效,值得普及和应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