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护人员HIV暴露,该怎么办?

 指禅李的收藏 2017-04-28


作者: Tony Ge

来源:医学界急诊与重症频道,已获授权


医护人员,哪怕躺着也中枪

“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任何一个急诊室里的老江湖都游走在医源性暴露的风险边缘。笔者的一位同事就曾经在忙乱的急诊室里给一个患者采血时,一个酒醉闹事的病人将椅子踢倒砸向她,被抽血的患者在闪躲间将针头扎进了护士的手指。因为扎的有些深,按照医源性暴露给予了处理,并给这位患者做了梅毒、艾滋病、肝炎系列检查。


当患者的血液检测结果回报时,我的这位同事崩溃了。被采血的患者是一个小包工头,生活不检点。他的艾滋病检测结果阳性!


在后续的监测过程中,这位护士和她家人的生活彻底被打破,一度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好在按照医源性暴露监测流程,到最后她没有感染艾滋病,那一刻她觉得自己又活了。


那些能够看得到的危险都可以避免,而所有看不到的风险都会让我们中枪。


艾滋病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艾滋病(AIDS)系指最晚期的艾滋病毒感染,机体出现 20 多种机会性感染或相关癌症。其中艾滋病毒(HIV)能够感染免疫系统细胞,造成免疫系统的渐进性衰退,从而破坏人体抵御某些感染和其它疾病的能力。



敲黑板划重点:艾滋病可防、可控!


1. 一表看懂临床如何诊断艾滋病?


(点开图片可随意调节大小观看)


2. 你需要如何防护并确保自己的安全呢?


与医护人员关系最大的就是被感染者的体液通过医疗操作侵入。因此,对于临床急诊和 ICU 医生护士而言,最大的风险来自于给病人做侵入性操作及检查,因为不了解患者的相关病史或患者蓄意隐瞒,那么这种“中招”真的很冤枉。




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应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


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面部时,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如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我们的身体时,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如果手部皮肤发生破损,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3. 如果发生职业暴露后,你该怎么办?


如果在给病人做侵入性操作,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



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 乙醇或者 0.5% 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按照流程马上上报,迅速启动评估流程根据暴露级别给予针对性处理并记录在案。


后记:不可否认的是,在实际临床操作中,有医护人员心存侥幸或心内茫然面对这种情况不知如何保护自己,甚至年轻医护人员因为担心被上级医护人员斥责而隐瞒不报,这样受伤的不仅是你自己甚至祸及亲人。


重要的事情说百遍,不要担心麻烦他人或给科室增加负担而瞒情不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