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的这些古村落 你有可能不知道

 赤城天外天 2017-04-28

  习惯了高楼大厦,习惯了车来车往,习惯了飞快的节奏,何时我们可以放慢生活的脚步,感受这个社会的另一面?找一个周末,带着家人,一起漫步在美丽的乡村中,感受那一份淳朴,那一份泥土芳香,看着抽着大烟的大爷,嬉戏玩耍的孩童,你会明白生活原来也可以这样安逸。现在,小编就为大家扒了扒六大鲜为人知的山西古村落,快来感受一下这里的淳朴和祥和。

   山沟里的清代民居 师家沟

//shanxiji.sinaimg.cn/2016/0720/U10215P1335DT20160720142932.jpg
师家沟 摄影:@浮云雅舍师家沟 摄影:@浮云雅舍

  师家沟位于汾西县城5公里处,其清代窑洞民居群兴于乾隆32年,相传是由师家四兄弟做官发达后始建,是一处可与名扬三晋的王家、乔家大院相媲美的晋商民俗建筑群。整体建筑依山就势,以四合院、二重四合院、三合院、三重四合院为主体,大小31个院落。各院落分别设正房、客厅、偏房、过厅、书房、绣楼、门房以及仆人、马厩等用房。院落门前与巷道相连,相互之间又巧妙相通,互相联系。有园门、耳门、偏门、楼门、屏门、暗门,上下左右互相贯通且衔接自然,形成了由下而上,楼上楼,院中院的奇特格局。

  一条用长方石条铺成的人行道长达约一千五百余米,处处与排水道接通,故有“下雨半月不湿鞋”和“关好八大门,锁好十小门,行人难出村”之说。整个村落既有水平方向的相互穿插,又有垂直方向的互相渗透,充分体现了丘陵沟壑区依山就势,窑上登楼的建筑特点。同时又融合了平原地区多进四合院的布局风格。村四周有约1500米长的石条人行道,构成环村环行道,环道以外建有酒坊、醋坊、染坊、豆腐坊、油坊、造纸坊、当铺、盐店、药店、学堂、牌楼、祠堂等附属建筑。

  师家大院文化内涵极其丰富,集砖、石、木雕为一体,垂花门、檐廊、隔扇等雕刻精细。仅窗棂图案就有108种、门额牌匾150多处。说一是表示师家的108种生意,再是表示山西的108个县。现存的门楼、槎栏、花草、人物、琴棋书画木雕10余套,雕刻精致、艺术精湛,已成为我国木雕艺术研究的珍品。“东山气”“南山寿”“北海风”“敦本堂”“清白家风”等题额,字迹浑厚,刚劲有力,处处散发着封建社会耕读世家的文化品位。

  据史料记载,师家大院的创建人为师法泽,字仁厚,生于乾隆初年,幼年孤贫,成年后持家有道,生意兴隆。师家一度成为山西省中南地区的名门望族。真正使用师家沟闻名遐迩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师法泽之孙师名凤与清末名臣曾国藩兄弟的深厚交往,师家因此成为仕官达贵,文人学士的周游之处,被誉为“天下第一村”。

  师家沟民居集中体现了山西黄土文化和官商住宅文化的时代特征,在山西现存清代传统民居中独树一帜,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贴士

  景区级别: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

  地   址: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师家沟村

  门   票:无

  开放时间:全天

  交   通:去汾西县可乘火车在霍州市下,转乘汽车,或从临汾、介休、长治乘长途汽车前往。

  周边景区:姑射山风景区 挂甲山石刻 尧庙 苏三监狱

  黄土深处的神隐秘境 李家山

李家山 @攝影-發現號-赵君实李家山 @攝影-發現號-赵君实

  李家山民居位于山西省临县古镇碛口,系明清时期李氏家族所建。整个建筑依黄土山坡而建,毗邻黄河,犹凤凰展翅。建筑均以水磨砖对缝砌筑,砖、木、石雕及精美匾额比比皆是,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形式多以窑洞明柱厦檐四合院为主,且依山就势,高低叠置,错落有序。侧房、马棚多为一泼水和双泼水硬山顶瓦房。街道高高低低,用条石砌棱,块石铺面。水路布局合理,沟心卷洞,送出村外。这里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蕴藏着黄土民情风俗和丰厚的黄河文化。

  《李氏宗谱簿》载:“始祖李端,明成化年间(1465—— 1487),由临县上西坡村迁往临县招贤都三甲李家山村。” 李氏家族经世代繁衍,到清中叶已成大户。时值碛口商阜繁荣,李家也插足于商业。据(宗谱)与口碑资料佐证,时李家山有东西两大财主,东财主李登祥,人称祥财主,在碛口开的“德合店”、“万盛永”;西财主李德峰,在碛口开的“三和厚”。此两家财路亨通、日进斗银,在碛口可以与西湾村陈氏比富。有了钱,就逐渐开始大动土木。

  李家山不仅是山,更是黄土高坡上的一座古村落,建在黄土沟壑中的山壁上。山村的古朴与宁静仿佛是一架滤尘器,滤掉了尘世的喧嚣与浮华,将人们带进了一个单调但纯净的天地。现在李家山村大大小小有百十来院, 400多孔(间)住舍,居住着220多户人家, 760多口人。西面清代建筑群,多为李姓居住,虽有一些破破烂烂,却还基本保存完好。小村和大村相比,建筑风格完全是两个天地。小村至今还有人住着“一柱香”独门独窗土窑洞,有人说他们还是过着原始穴居生活,那就住房而言,一点儿也不是夸张。另外村子里多以土窑接口子,石拱窑洞,砖瓦建筑是很少见的。

  李家山村民居的形态在八种以上,这些无论豪华的清代建筑群,还是穴居生活的土窑洞,无不附着中华民族的灵魂,它确系民族的东西。正如专家们说,这儿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它蕴藏着黄土民情风俗和丰厚的黄河文化。李家山在碛口镇南山,距碛口不足十华里。渡过湫水河,有两条通道,一条是从河南坪顺着简易公路往上爬,沿途可以远眺吼声如雷的黄河大同碛;一条是顺着黄河畔,从叫麒麟滩的河滩往下走,如有雅兴,还可亲临碛下,观赏那汹涌澎湃,咆哮如雷的二碛气魄,这才使你真正领略到黄河精神,也就是中华民族的顽强拼搏精神。 

  这些年来,有多少海内外知名人士,不避艰险,步履到李家山采风,一个个都留下美好的影响,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我国现代最著名的大画家吴冠中先生于1989年10月赴李家山后,写道:“我在山西有一个重要发现——临县碛口李家山村。这里从外面看像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很讲究的窑洞,古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这样的村庄,这样的房子,走遍全世界都难找到……”

  小贴士: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票   价:无

  交   通:从太原出发直达碛口的客车每天只有一班次,每天中午 12 : 00 左右发车,到达碛口为当日下午,全程票价 75元 / 人。

  沁河古村遗珠上庄

沁河古村遗珠上庄沁河古村遗珠上庄 摄影:野娃

  上庄村位于阳城县东北的可乐山脚下,是明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吏部尚书王国光的故乡。上庄村自古以来就有文化之乡的美誉,从明代中叶至清初的百余年里,只有百十来户的村庄共涌现出了五位进士,六位举人,贡、监生员等有数百人之多。历史上令阳城人引以为荣的“十凤齐鸣中,就有两位上庄人。天官王府古建筑群是以王国光及其后人数代相承建成的大型官居建筑群,现存保存基本的古宅院四十余处,体现了明、清、民国等不同时期的建筑风貌。被古建专家称为古村落保护的杰出典范。2008年,上庄村以其独特的古建人文优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被国家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评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整个村庄群山环绕,风景优美。村内最低处是古河街,一条源于樊山的小溪经街流过,穿过气势巍峨的“永宁阁”而入庄河。河之两岸皆紫砂岩砌成的堤坝,颇具江南水乡风格的青砖瓦舍沿溪而建,是明清存留至今保护完好的古建筑群。有民谚说,“郭峪三庄上下伏,秀才举人两千五”。“三庄”所指的是现在润城镇上庄、中庄、下庄。在当地人眼里,明清以来,上庄村最引以为荣的就是号称“天官”的明朝重臣王国光。

  上庄村保存有从元代到清代直至民国初年的各个历史阶段的建筑,涵盖了居住、宗教、祭祀、文化、商业等建筑类型,至今还保留有大量精美的石雕、砖雕、木雕、匾额等艺术品,以及流传至今的诸如“中庄秧歌”“王府枣糕”“八八大筵席”等众多非遗保护项目,被古建专家称为古村落保护的杰出典范、“中国民居第一村”。

  小贴士:

  景区级别: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票   价:无

  地   址:山西省阳城县东北的可乐山脚下

  太行山里的布达拉宫 大汖古村

大汖古村 王秀峰大汖古村 王秀峰

  大汖古村位于山西省盂县梁家寨乡西南7公里的山岭上,是迄今盂县现存最古老的村落。大汖村独特风格的“立体交融式”乡土建筑完整地保留了太行山传统和民俗风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完美和谐,被人戏称为“太行山里的布达拉宫”。

  这里的房屋独具魅力,潺潺山泉温润幽美,鬼斧奇景遍布村中,走进大汖,仿佛来到一片世外桃源。据村内现存的金“承安二年”(1197年)“镇山大王碑记”来看,大汖村距今至少有800多年的建村历史了,是典型的盂县“北乡”民居古建筑艺术代表。整个村落建筑自上而下十几层,密密麻麻,落差百米。站在村口,放眼一望,所有房屋尽收眼底。这里的民居有楼房、窑洞、平房三种,约有500间(眼)。墙基多为光石垒砌,楼房大多为二层、三层楼房结构。整体以木为支架,墙体是黄土与石头混合填充,顶铺青瓦。前檐为雕工精美、形式各异的木质门户。村中的大小道路全部用石板或石头铺就,很多台阶就是先人们在岩石上一阶一阶的精凿而成。这种奇特的楼阁民居建筑真实地保留了当地特有的古老传统和民俗风情。

  据村里老人说,大汖村外的三汖附近古时曾建有“石龙庙”,供奉有一家七尊石龙神像,主司周边风雨。乡民世代口口相传,七尊镇山大王为“活神”。其中体型最大的石龙大王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在不同的时辰,不同的地方,去称它的体重,都有不同的重量改变。或多或少,相差2-3公斤,总体维持在30-35公斤。据悉,此事后经省、市、县文化部门多方验证,成为大汖村神奇的不解之谜而闻名。

  整个村庄群山环绕,围合封闭,藏风聚气,恰似一个自然天成的音乐厅。特殊的居住环境造就了大汖人天然的好嗓门,成就了一个远近闻名遐迩的戏曲之乡。太原青年晋剧团团长、国家二级演员韩美玲就是土生土长的大汖人。盂县晋剧团团长韩成怀也是从大山深处走出的大汖人。

  大汖村村口有一棵千年古槐,枝繁叶茂,顶如华盖。村内人口最旺盛的时候,全村三百多口男女老少一起在树下聚会,树荫还绰绰有余。因此,大汖村也称“千年古树村”。大汖,这个历史遗韵浓郁的神奇山寨,就像一座穿越历史的民居古建筑博物馆,吸引着无数不远万里来此寻古猎奇的八方宾客到此一游。

  贴士:

  交通:想要来大汖村并不难,可以自己驾车到太阳高速盂县南出口下,沿214省道向北行驶50公里,到贾家峪大桥右转,沿闫贾线行驶10公里,路旁即有指示标志,按标志指引行驶即可。需要注意的是,进山后,盘山路难行,需谨慎慢行。

  美食:酸菜玉米面饸饹、头肉水菜、炒莜面等,运气好,赶上村里老人自己做黄米面糕,也能尝尝稀罕。

  千年农耕文明的历史缩影 榆次后沟古村

千年农耕文明的历史缩影 榆次后沟古村千年农耕文明的历史缩影 榆次后沟古村

  榆次后沟古村位于晋中市榆次区东赵乡,与寿阳县交界。总面积1.33平方公里,现有居民75户,251人。最高海拔974米,最低海拔907米,相对高差67米,形成了后沟村沟、坡、垣、滩纵横交错的独特地貌。 从村口大石处前行数十步,就是村里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神庙建筑——观音堂。观音堂始建年代不详,据寺内壁龛大明天启六年 (公元1626年)重修碑记载:“有古刹一座,年代替远,不知深浅”。居于半崖之上的观音堂并不是村里惟一被供奉的神庙,村子里还保有关帝庙、文昌阁、魁星楼等共13座古神庙。

  即使是现在,后沟古村落中的民居还是多为穴居和半穴居的窑洞,院落主要为四合院三进院,还有几处以靠崖窑洞为主的院落。最令村人称道的是他们的排水系统。在村民的记忆中,不管下多大的雨,雨水总能归到地下的水道中,从不为患。村内的排水道全长3000余米,纵深60米,从村子东北、西北的高处向下穿村过院,勾连各户,水道深埋于地下,各家院中都留有入水口。很多院落就坐落在水道之上,但是从来没发生过堵塞和坍塌现象。有处排水道就在一户村民家的睡炕之下,每到下雨天,这户村民的家人躺在炕上就能听到水道里的流水声。

  后沟村有记忆的建村史应该在600年以上。浓缩了黄土旱塬农耕文明的传统经典,保存了中国北方汉民族自给自足的传统文明,是北方农耕文明活态文化的完整画卷,堪称“农耕桃源”。2006年,后沟村建起了“中国北方农耕文化博物馆”,展出各类农耕器具700余件。专家评价:后沟村浓缩了黄土高原农耕文化精华,颇具观赏性、体验性。

  贴士:

  交通:后沟村位于榆次东赵乡,距晋中市城区20公里,驾车从太旧高速、太长高速、大运高速驶来都可在龙城高速晋中东站口驶出,经317省道走15公里就可到达。

  美食:后沟产的梨在榆次一带颇有名气,有夏梨、油梨、白梨、黄梨等品种,口碑很好。后沟的面食品种繁多:剔尖、削面、拉面、猫耳朵、玉米面窝窝、拔烂子、油糕……如果你喜好这口儿,那算是到了幸福乡。另外,有村民在自家院儿里办起了农家乐,炒菜多数为10元、20元一盘,最贵的可能就是土鸡了,不到70元一只。

  住宿:民居即是客房。大一些的房间可住六七位成人,住宿费为每天100元左右;小一点的房间每天住宿费50元左右。

  小提示:后沟古村景区门票40元,网上订票的话是32元一张。

   光影流动间黑白影像的魅力 碛口古镇

碛口古镇 摄影:@何涛-飄落的記憶碛口古镇 摄影:@何涛-飄落的記憶

  碛口古镇位于山西省吕梁临县,是黄河流域大山深处的古窑洞建筑群。由于时代的变迁村里的窑洞已人去窑空,如今已被开发为旅游区。当你走进这座古镇时,你会发现,貌似走进了一片远离人类喧嚣的世外桃源,看着抽着大烟的大爷,嬉戏玩耍的孩童,突然明白生活原来也可以这样安逸。如果厌倦了日夜奔忙的都市生活,不妨来这座古镇感受一下这里的淳朴民风,体验一下这惬意的小日子,然后重拾能量,整装出发。

了解山西大事小情,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爱山西(shanxishenbianshi)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