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访巩义鲁庄古民居 品味沧桑岁月

 幸福的煮妇四嫂 2017-04-29

从荥阳上街向西一小时的路程即到鲁庄,鲁庄扼巩义西南要冲,与偃师、登封相邻,位于嵩山北麓。

对于这样的地方,当这几个孩子长大后,一定会有非常深的印象。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进得鲁庄村内,穿行于砖墙楼板、钢筋水泥建造的密密麻麻的新民居中,偶尔也可以看到青砖嵌土墙的老建筑,老民宅,只是多有倒塌的院墙,许多已经废弃成为荒宅,但也有今天依然住人的,而住人的,里面多住的都是老人。

许多建筑,都是在老建筑的基础上建起来的。

鲁庄过去一定有着许多名门望族、大户人家,以至于我们走进村子后,看到了许多老民居,而且许多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算起来应该是明清时期就有的建筑了。走进这些老民居里,仿佛走进了这座村子的历史里,感受着它的沧桑,感受着它的宁静,感受着它的变化。

这里原来应该是在室内的,如今房子倒了,这个原来往里进的门,现在成往外出了。

一路都在想:人们为什么热衷于建造现在这样的两层小楼,而放弃传统的民居呢?分析起来,人们的居住环境无非是考虑这样一些因素:一是坚实牢固,住宅要坚实牢固,既要能抵挡风雨侵袭,还要能抗击一些自然灾害,当然如果建得牢固,还可以住得更久,但现在的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子就一定比砖墙甚至是土墙木梁的房子牢固吗?

谁说岁月无痕?荒草,龟裂的木头,不都是岁月之痕吗?

认真想想,似乎也并不是这样,过去的房子能数百年间一直住人,像现在农村建的房子,能保持那么长时间吗?二是方便实用。首先要有足够的居住面积,这方面新旧房子似乎没多大差别,新建的房子多是平房,不仅为晾晒粮食等提供了方便,室内也光线充足,比较亮堂,这可能是比老房子优越的地方,但老房子的人字型结构,使得房子冬暖夏凉,天然地调节了室内温度;新房子上下楼梯,还不如旧房子在平地上多走几步。三是时尚。新房子确实一直在追求着时尚,但究竟什么是时尚呢?时尚就一定是钢筋水泥,上楼下楼吗?

这棵老枣树,与这座老房子,见证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在这里出生,又在这里离去。岁月悠悠,每个人都是世上的过客。

为什么许多人还在追求着复古,按过去的样子去建造房屋呢?四是美观。但美对于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标准和要求。我们只所以大老远地赶过去看那些老民居,当然是觉得它更美些,以至于回来时,想到应该拍些新的房子做个对比,但相机里却没一张新房子的照片。因此至少在我们看来,还是老房子更美些。

庭院深深深几许?往里走吧,你几乎可以从村这头走到村那头。

想不通,还是想不通。所以干脆不想了,发些老房子的照片,有的虽然是断垣残壁,我也觉得是美的。

不管是新房子,还是老建筑,许多门前都挂有各种各样的牌匾,像是家训,也像是为人处世的准则,也像是时刻提醒自己的座右铭。

民国时期的门脸。

有新有旧,倒塌的未必都是旧的。

很有特点的大门,可惜里面也不住人了。

有新有旧,烙着每个时期的时代特征。

院墙充分废物利用。

过去谁说里面不是住着大户人家?

在村子里的一个饭店吃饭时,看到墙上这样几幅字,觉得与当地的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

正午的阳光有点毒,室内却依然凉爽。这样的院子,很有生活味。想起了《朱子家训》:"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观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作者:老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