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策是如何平定江东的?(一)

 金色年华554 2017-04-29

孙吴基业起于孙坚,实则创建于孙策,孙权在此基础上收成进取,很多人都对孙坚,孙权的事迹都知道的很多,却对孙策的事迹,比如如何开拓江东基业等不是很清楚,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孙策好像是迅速的在江东崛起一样,甚至觉得有孙坚的基础,孙策是很快,轻松的就平定江东了。

其实不然,这个过程,从虚岁十七岁孙坚去世到遇刺二十六岁,孙策用了整整十年。

创业艰难,可见一般。

都说开拓江东,可是三国里说的江东是什么地方呢,所以这里先做下科普:

江东所指区域为长江下游江南一带,因长江在今安徽南部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

各个时期江东的意思不同,在秦汉、三国时期,以安徽长江两岸划分,江北又称江西。三国时部分江北地区也属于江东六郡之地区。

而这里的江东就是指江东六郡,三国时江东六郡指吴郡(郡治江苏省苏州市)、会稽郡(郡治浙江省绍兴市)、丹阳郡(郡治初在宛陵,后移至建业即江苏省南京市)、豫章郡(郡治江西省南昌市)、庐陵郡(郡治江西省泰和县西北)、庐江郡(郡治安徽省庐江县西)。

当然有些郡是被孙策平定以后又分拆成几郡。

孙策是如何平定江东的?(一)

孙策平定江东,奠定了吴国基础,所以才有后来演义招婿那回中,吴国太骂孙权承父兄基业,坐领江东六郡八十一州犹不知足的话。孙权也确实是在此基础上,最后收服交州,吞并荆州,北争徐州,建立吴国,但对孙策的追飨,个人感觉有点不够,这个后面再说。

来看下孙策十年创业维艰的历程吧!

1 丧父投袁,举家江都。

孙坚死的时候,是初平二年,孙策才虚岁十七,此时孙坚的部众都跟着给孙坚的侄子孙贲先去投靠袁术,有个栖身之地,袁术把原来表奏孙坚的豫州刺史又表奏给了孙贲,所以孙坚的部众算暂时依附在袁术这里。

此时的孙策,跟孙贲一起护着父亲灵柩还葬曲阿,守丧结束,举家迁到江都。虽然一直在守孝,老子英雄儿好汉,孙策一直都没有忘记父仇,还有对天下形势的关心。

巧的是,在江都也有一个人在守孝。

这个人叫张纮,说起这个人估计很多人不熟悉,但是如果提起跟他并名的人,大家应该很熟悉,他与张昭并称“二张”,很多人都知道张昭的才华,在吴的地位和功绩,对这个并称的张纮却不是很了解,他的地位,从后面来看,现在挺像孙策的诸葛亮。

张纮年轻时候曾经游学洛阳,很有才华,大将军何进、太尉朱儁、荀彧的叔叔司空荀爽都曾经辟他为掾,他都拒绝应召。

在守丧的张纮碰上了守丧结束的孙策,一个是有才华的名士,一个是有志向的少年。

像刘备三顾茅庐一样,有疑惑,需要指教人生大事的孙策数次拜访这个早就出名的扬州名士,希望能够有所收获。不过跟三顾茅庐有所不同的是,张纮没有诸葛亮难见。

孙策是如何平定江东的?(一)

2 定策张纮,志在江东。

激动的孙策,见到张纮便直抒胸臆,按捺不住心中大志,阐述自己想要向袁术讨回旧部,合兵舅氏,扩充兵员,东据吴会,报仇雪恨,为朝廷外藩的志向,请张纮出来帮他。

孙策的舅舅吴景此时正为丹阳太守,原来也是孙坚部下,孙坚死后,其旧部投靠袁术后,为其赶跑了丹阳原来的太守周昕,被袁术任命为丹阳太守。

这上来就是一方诸侯的志向,张纮先是推辞了一下,以他的慧眼,他怎么能看不出孙策英雄,十几岁的孙策就能够让江,淮间的人对他有好评,也不是盖的,便也不谦虚,先鼓励了小孙一番,然后指出合兵丹阳,收兵吴会,占有荆扬,报仇雪恨,据有长江,建立的功业可不止汉朝一个外藩。

这还不算,张纮同时指出孙策要建立功业的话,考虑到世事艰难,要孙策南下,不要留在袁术处,他跟他的好友会帮助他。

这样一番话,使得小孙同志激动的不知所措,得到这样一个名士相助,使得初出茅庐的小孙顿时心里有了底气,虽然他十几岁就开始在江,淮间交友士大夫,反应不错,但如果有张纮这样的人才和他的朋友相助,那真是人才济济啊。

后来果然江东人才兴盛,得到江东大族和士人的支持,就是从这里起的好头。这个聚会,奠定了孙策的人才基础。

孙策把母亲和弟弟托付给了张纮,张纮一口答应,孙策再无后顾之忧,便直接去寿春去见袁术了,以期伺机讨还父亲旧部。

古人交心若此,令今人羡慕啊!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