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人 | 于希宁花卉艺术:一点浩然气 千里快哉风

 书画雅苑 2017-04-29


于希宁先生

于希宁先生的花卉艺术

文 孙美兰

站在于希宁先生的作品前,其浩然之气、磅礴精神,震撼心魄!

历史悠久的中国绘画发展到本世纪初,“文人画”与“民间画”成为两股巨流,或隐或显地激荡着画坛。近现代一些前辈书画大家,无一例外,程度不同地吸吮其甘乳、摄取其营养,自立家法,独标异彩,形成起伏跌宕的世纪性绘画艺术峰群。



天亮了 68×68cm 1998

1913年,出生在民间年画摇篮——山东潍县(今潍坊市)的于希宁,日后就以自己故乡艺术的天然滋养为本,立足于乡国厚土,融会文人画传统的精萃,生发出属于他醇厚、豪爽天性的花卉艺术。



工笔画鸟册之三鹌鹑螳螂 28×30cm 1935

1933年,青年于希宁离开故乡负笈南下求学,考入上海新华艺专国画系,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算来至今已经六十多个春秋。从那时起,他始终处在传统中国画接受时代潮流检验的漩涡之中。30年代的上海,连同相毗邻的杭州、南京,乃是承接和发展文人画传统的近现代名家荟萃之地。于希宁作为艺徒学子,当年有幸直接师从黄宾虹潘天寿俞剑华诸闻韵诸乐三等众多中国画一流名师。他如饥似渴,力求学诸家所长,行一己之道;他将民间艺术与文人画传统合一,诗、书、画、印浑融,全面修养,道明志远,非大无畏者不敢为,非才高学勤者不能为。40年代,国运维艰,于希宁学艺有成。他的花卉艺术,正是在国运动荡之中求生存、求发展,也是在国运动荡之中铸造他孜孜以求的国魂、人魂、画魂。后来,他总结为两句话:“才德勤修养,三魂共一心”,乃是贯穿他一生求艺悟道的座右铭。



石榴 136×68cm 1980


水芋 68×46cm 1983

1947年,画家于希宁在苦苦求索的艺途上,迸发出第一束闪光的火花。从此,他进入了对文人画掇英咀华、饱和吸收、反复消化的时期。

丝瓜 112×69cm 1980

是年,84岁高龄的黄宾虹师在青年于希宁所作《白梅手卷》上题句云:“宋元士大夫纯以书法入画,平寿有道,深明篆刻,此帧得古籀遗意矣。”这是对学生弟子求艺循道的高度评价,也是点拨写意花卉要津,“纯以书法入画”犹嫌不足,必须具备全面修养,“深明篆刻”,方可步入堂奥。

牡丹册之四 34×46cm 1975

于希宁早在学生时代得诸乐三先生指导,曾下苦功摹刻秦鉨汉印五百余方,兼及研习瓦当、封泥、钟鼎款识、碑额刻石;又近学邓石如、吴昌硕及西泠八家;经黄宾虹亲自点拨,至今70年漫长岁月,奏刀不辍。他把“深明篆刻”作为书画家终生的必修课、一辈子的基本功。历经战火,以至“文革”浩劫幸存下来的《黄宾虹藏秦汉印拾遗》手稿现已出版,是当年于希宁就篆刻求教黄宾虹的最珍贵的纪念。此书汇入手拓黄宾虹收藏的秦汉古印58方,经黄宾虹指教并一一口释,于希宁以毛笔端楷一一注记,实是难得的学术研究珍品。“这既反映出黄宾虹先生对于古玺印及古文字的研究成果,又可以通过这些文字使读者感受到于希宁先生早年孜孜以求、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见荣宝斋出版社《出版说明》)其后,于希宁无论治印、作画,始终沿秦汉之道,其沉雄博大、苍古厚重的艺风,与黄宾虹先生的谆谆教诲分不开。



山果68×46cm 1985

勤学、求教,获恩师黄宾虹先生嘉评——这一束闪光的火花,成为于希宁一生艺术道路上最初的转捩。他在回忆录中说:“40年代,我在青岛教书时,中间有时到北平走走,借机向老一辈专家求教……每次我都要先到石驸马后宅看望黄宾虹老师,有时也带一点作业请教指点。宾虹老师居室简陋,迎门置以木框大书架,地上铺了一床苇席。他看书往往是从书架上取下,坐在地上阅读,所以,经常是许多书开函乱置,人入室内要慢慢插空落脚。有一次,宾虹师拿着一本书竟斜躺在书函上入睡了,实在惊人……”(《黄宾虹藏秦汉印拾遗·回忆(代序)》)于希宁在同一篇《回忆》中,记述宾虹师修函致齐白石老人,引荐他这个青年学子前往谒拜与请教,进而促成于希宁一生第一次个人画展得以在1947年于北平中山公园举行。黄、齐二师的高德厚艺,严肃治学的精神,给予当时未及35岁的于希宁以深刻启迪和决定性影响。“老老实实做人”——则是齐师当面重嘱,使他作为后辈艺术家铭记难忘,受益终生。



端午怀屈子 68×68cm 1990

1955年,在于希宁苦苦求索的艺途上,迸发出第二束闪光的火花。从此,他进入了对文人画重新反刍、对中国古代艺术传统再发现的时期。

扁豆 95×50cm 1979

新中国的成立、社会的大变革,给古老的传统中国画带来“必然降临的沉寂”。五六十年代,虚无思潮泛滥,对中国画是不是能反映新的现实、是不是能表现新的思想感情提出质疑。“文人画”被全盘否定,山水画、花鸟画受到排斥。不少国画家进退维谷,寸步难行。时代在呼唤着大智大勇、胆魂兼备、敢于革新的中国画闯将。1954年,日后被誉为“中国画革新家”的李可染,以他一系列水墨山水写生为突破口,成功地迈出开拓性的第一步,预示了中国画大有希望的前景。恰在其后第二年,即1955年,比李可染年轻六岁的于希宁,四十初度,被迫暂时搁下难以进行的中国画教学和创作,开始他一生第二次负笈南下。他从山东奔赴南京,再次求师俞剑华先生,重新投入中国美术史的研习进修,借以寻求中国画革新之路。美术史研究、艺术古迹考察双管齐下;理论求索、创作实践齐头并进。他的足迹首先遍踏江苏、山西、河南诸省,走访那里的古老寺宇、石窟艺术汉墓壁画以及古代艺术之宫地下遗址。继而赴甘肃麦积山、敦煌千佛洞、山西永乐宫、西安碑林,探索祖国丰富灿烂的古文化宝藏。①不仅显示出他那“遍读天下名著,遍历天下名迹”的学者气概,而且从历史溯源上、从理论上加以总结,进一步无可置疑地肯定了“线”作为中国画造型的基本手段,在国画技法上的主导作用;同时,也肯定了中国的书法艺术,也是一种把握“线”的变化运用的艺术。尤其是草书,“线”在起、承、转、合的运动和组合中,它所具有的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它所具有的多样统一的形式美,早已被吸收入画,这不但大大加强了中国画独特的表现力,而且形成了中国画一整套技法上的特点,长期衍变,历久不衰,愈来愈被历代画家所重视,不断丰富和提高了“线”的表现力。画家于希宁经过了数年对史、论重新研习,对传统艺术实地考察,又通过对现存的一些楚、汉、晋、唐各种遗迹,直到宋、元、明、清以至近现代经典性绘画作品的鉴赏、分析,他肯定了书与画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并肯定了在这一关系上形成中国画的“写”这一特点,被杰出的文人画家大大发展、推向成熟,并在中国绘画史上做出了积极贡献,其潜力无穷。正因为如此,他认为建立良好的用笔基础、研究和探讨如何组织用笔的规律,这两个基本点,对造就我们新一代中国画家至关重要。绘画语言的形成、绘画语言修养的高低、绘画创作的成败,莫不根基于此。②经过对“文人画”的反刍和总结、对古代艺术传统再发现和再升华,坚定了画家于希宁的艺术探索和革新之路。60年代,当虚无思潮仍不断涌动泛起,对笔墨功力嗤之以鼻的时候,他在教学和创作实践中,在深入生活的同时,紧紧把握住了中国画的本体规律。“咬定青山不放松”,他像一棵挺拔的大树,在时代的风风雨雨之中,伸展着自己丰茂的枝叶。



松鼠葡萄 68×68cm 1993

1955年至1965年,是中国画领域新旧交锋、形质转换的十年,也是山水、花鸟画发展与困惑、前进与徘徊交替并存的十年。于希宁以其英年才华,以其学识、修养、功力激流勇进,深入传统、深入生活、积累素材,坚持创作、探索新路,时有佳作问世、参展和发表,曾在济南举办个人画展(1963年),山东人民出版社曾经出版《于希宁画集》,但总的说来,却是强弩待发。一束束闪光的火花,隐约在大时代利刃淬火的历史瞬间。



大藤萝 170×93cm 1979

70年代末,于希宁在经历了全国性的一场浩劫——“文革”逆境之后,以近古稀之年奋起猛进,二十年来,老画家投入快节奏的艺术变法、创新的里程,迎来他一生求索的写意花卉大突破、大创造的鼎盛期。

新叶起新知 151×82cm 1979

《忆常熟宋藤》作于1985年,是以狂草笔意入画、流光璀璨、壮美朴茂的杰作。希宁先生落墨题跋数行,耐人寻味。自云:“余喜画藤萝已五十余年事,近十年想突破成规。近十余年者又赖于五十年前常熟宋藤之启迪,虽事过而境犹在胸臆,未曾稍忘。”此作标示着“突破成规”的“十年变法”,已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黄丝瓜 103×77cm 1998



紫英 68×68cm 1992

“广博而专精”,是于希宁变法成功的第一契机。先生修养博、画路宽,是画家,是诗人,又是书法、金石巨擘。改革开放新时期,为他渴望创作宏篇伟构提供了最佳条件。他长于画藤萝,也长于画梅花,两者之间,又以梅花为主。为了专精于梅、突破成规,他一度连年早春到江南作梅花写生,深入把握梅之气质、品格、精神以及矫健如蟠龙的千姿百态。一旦灵感冲动,则诗情、画兴同时迸发,咏梅诗篇,不下百首;写梅佳作,层出不穷。③希宁先生画梅,得力于书法、篆刻功力之深厚,气质胸襟之豪放滂沛。他突破扬无咎“折枝梅花”的清淡娴雅;超越汪士慎“欲与寒梅友,还同野鹤行”之空疏落寞,而一举他如椽之笔,以写出梅花拔根伸展、整体风神之抖擞超拔为快。愈到老年,愈见奇笔纵横,表现出万千气象和诗情画境。70岁以后,作巨幅《墨梅》(1985年 238cm×120cm)、《龙柯雪魂》(1987年 194cm×504cm),正是用了“简笔”与“繁笔”两种不同的表现手段,以我之心,取物内质。基底墨线有如狂草,回旋曲折、疏密交织、顺逆顿挫、驰骋飞舞,谱写出“老柯天铸定,傲骨示坚贞”——时代国魂的礼赞。



羊城腊月犹春暖 95×65cm 1983

近年来,于希宁的梅花系列,愈见创意独出、奇中见正、意境深广、视点多变:忽而春日翘望,忽而雪里闻香;忽而风梅劲盘旋,忽而天外飞玉枝;忽而淡绿凝洁玉,忽而红珊缀雪海。重现画家昼夜里探幽寻梅的痴迷诗情、无比丰富的内心感受以及流动荡漾的审美体验,凝聚着“迁想妙得”的艺术思维和高超的表现手段,为观者导引,进入那畅怀的神游之境。当然,如果一个人不爱诗、不懂诗,是难以充分享受于希宁梅花作品蕴含着的精神世界之美的;同样,如果一个人不爱书法、不通晓金石篆刻,则对其点、线、面之有组织、有节奏、强力度的笔墨构成,也将难以窥其堂奥。

“画贵能极”、“画贵境界”——于希宁的写意梅花,是创“草书入画”之极、是创“精神境界”之极的巨制珍品。



荷塘雨过留清香 91×69cm 2000

“道明而气充”,是于希宁变法成功的又一契机。“博取而专精”、“道明而气充”,乃希宁先生逾古稀之年,总结半个世纪艺事、艺道的名言。1984年,即农历甲子年清明节,先生为潍县故里偶得其早年习作《枯藤猿戏图》(1937年 132cm×33cm)题写长跋,慨叹“艺无止境”,“学然后知不足”。跋语有句云:“古今凡立论立法者,由博取而专精,道明而气充,乃熔真知升华精英。”这里将“气”提到形而上的“道”这个高度来理解,将“气”作为一种高尚精神性的东西来把握,进而方可熔真知以升华艺术精英。此论可说是对中国古代哲学、艺术体系的再认识,是结合个人艺术实践、审美体验的创造性的真知灼见。



香岛紫荆 262×67cm 1997

本世纪初至今,对以“气”为中国画要旨的探讨寥寥无几,盖“气”比“神”更难于把握。希宁先生拈出一个“气”字以论“道”,是大胆的创见,也是经验有得之言。于希宁写意花卉气势逼人,盖源于此。艺术创造上,他将宾虹大师画山水之整体气象观、“山中有龙蛇”,融入写意花卉中,使花卉艺术具有了博大沉厚气象,呼唤至大至刚之气,充塞乎宇宙国魂,震撼画坛、民心。黄宾虹论唐画“严谨之中,尤能以气见胜,此为独造”。又以宋画论“气”云:“宋之画家,俱于实处取气,惟米元章于虚中取气。虚中之实,节节有呼吸、有照应。”④强调有“气”,方有呼吸;有呼吸,方有生命;有生命,方活。深入浅出,真高论也。实处取气,重在笔力扛鼎,才得将雄奇磐郁之气,摄之毫端;而虚中取气,重在胸次豁达,才得驱使元气、真气、浩气弥漫空中四方。反观于希宁的花卉艺术,既求“实中取气”,复求“虚中取气”,乃得“虚中之实”。笔力、胸次,兼而有之,不同凡响。那些幅面不大、意笔寥寥的花卉、蔬果、清供,如《端午怀屈子》(1990年)、《兰石》(1989年)、《佳果》(1987年)、《出淤泥而不染》(1986年),同样以精深的立意、旷远的哲思、空灵的诗情内涵、丰富的人生体验,借助一种质朴醇厚、苍古却又清新的形式语言,表达出意外意、味外味、“道明而气充”的精神境界。



雪团攒瑞相 262×67cm 1997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为希宁先生所书楹联。他的写意花卉,正是在这“一点”与“千里”的对立统一之中,展示出一个精神高远的、理想的艺术世界。浩然之气、快哉之风,在这里一体运化、回荡,给人以魂魄的震撼、心灵的感染,唤起观赏者从精神上自我超越的意志和激情。



黄山紫藤 232×54cm 2002

“浩然”而又“快哉”的精神世界,是人品、画品统一的世界,是经历了千锤百炼、炉火纯青、臻于化境的世界。这样的艺术世界的诞生和拥有,来之何等不易,需倍加珍惜。于希宁先生的花卉艺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50年同步发展,其深广造诣,聚光于世纪之交,无疑具有东方文艺复兴又一里程碑的重大意义。

1997.7. 脱稿于北京

注:①由于希宁、罗尗子合编,俞剑华作序的《北魏石窟艺术浮雕拓片选》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8年出版,便是这次学术考察的成果之一。

②见于希宁《从中国画的用笔谈起》,载《中国画研究》第2期,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出版。

荣宝斋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精装本诗集《于希宁诗草》,收录咏梅诗作二百余首。

④见黄宾虹《古画徽》(1921年),入选《黄宾虹画语录图释》王伯敏、钱学文编,西泠出版社1993年出版。

⑤见《潘天寿谈艺录》,潘公凯编,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80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