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雄的生涯 诗意的霸气

 阿里山图书馆 2017-04-29
 
      
 
4月15日,成立还不足半年的苏交联合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在苏州文化艺术中心大剧场献上一场题为“伟大的英雄生涯”的音乐会,表现令人惊艳。
 
音乐会以《双簧管协奏曲:引子、行板与贝里尼歌剧<陌生人>主题变奏曲》开场。这首作品出自贾科莫·摩里的创作和朱塞佩·威尔第的配器。虽是威尔第的早期作品,但已经可以看到其歌剧创作思维的影子。双簧管独奏由佛罗伦萨五月歌剧院双簧管首席阿尔贝托·内格罗尼担任,这首冷僻的作品可谓是他的保留曲目之一,曾多次在音乐会上演奏,其中的快速华彩段落对技巧和气息的要求很高。双簧管在他指尖和一呼一吸间焕发出温暖迷人的音色,他对气息的控制以及与乐团的配合度也随着音乐渐入佳境。
 
随后登场的是本场音乐会备受瞩目的女高音歌唱家安娜·凯瑟琳·贝恩克及其带来的理查·施特劳斯的天鹅绝唱《最后四首歌》。从第一个音符开始,安娜就牢牢抓住了听众的心。她的声音极具爆发力和穿透力,气息悠长,第一首《春天》宽广的音程和丰富的变化音对安娜而言仿若信手拈来,已是技惊四座。有别于《春天》相对高亢的音色,其后的《九月》、《入睡》和《日暮之时》,安娜演唱得更为深沉,可谓一唱三叹。尤其是《入睡》中,由小提琴独奏和人声相继带出的堪称全曲最美妙的旋律,女高音自如地游走在强弱变换之中,将欲言又止的心绪表露得淋漓尽致。指挥家许忠对作品色彩的调和令人信服,乐团无不与歌唱家的情感律动严丝合缝。想必作曲家绝美的作品也触动了演奏员们的内心,无怪乎那些对理查·施特劳斯并不太“感冒”的人,也无不为之动容。
 
下半场的《英雄的生涯》无疑是整场演出的重中之重。108人组成的乐团以震撼音效将全场推向高潮。这部带着作曲家浓郁的个人主义风格、被贴上自传性标签的交响诗巅峰之作,运用主导动机和份量极重的铜管极尽渲染英雄的色调,如此复杂的乐思和变化多端的色彩,着实是对乐团的极大考验。许忠的此版演绎有一种诗意的霸气,正如他平日优雅的作风,以四两拨千斤之势,挖掘作品蕴含的细腻的情感变化,将线条的转换处理得恰到好处,跌宕起伏而富有层次感。笔者以为这样的解读比一味地突出风格化的恢宏气势更走心,对观众而言也更具可听性。极为吃重的管乐声部在演出中并没有拖后腿,多段独奏均有不俗表现,这对国内乐团而言实属难得。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包括《英雄的对手》中的木管声部、《英雄的战斗》中的场外小号、《英雄的荣休和功德圆满》中的英国管,当然还有被作曲家赋予了最重要的英雄特质的圆号声部。乐团首席顾晨担纲的多段华彩也颇有味道,特别是《英雄的伴侣》中难度极高的大篇幅独奏,对爱人的刻画惟妙惟肖。苏州交响乐团和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组成的“联合军”没有配合上的生硬感,一方面后者派出的都是“精锐部队”,另一方面以伴奏见长的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对现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性确实较强。
 
虽然掌声不断、谢幕数次,但是音乐会并没有返场,这也在意料之中。还有什么曲目能比《英雄的生涯》更有份量、更适合圆满结尾呢?同行的圈外朋友在演出结束后很应景地评价道:听完了达康书记的一生。看似玩笑话,也足见观众对音乐会的认可。私以为,尽管还有长足的进步空间,但以当晚乐团的表现,足以跻身国内乐团第一阵营了。
 
                                 文 | 禾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