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美法德日5国学者笔下7种中国史,哪个最能称得上雅俗共赏?

 新智人雷哥 2017-04-29

 
你知道吗?

外国人研究中国的历史长达400多年!

早在明朝末年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就不远万里而来

为我们的先人带来了西方几何学

以及中国历史上第一份世界地图

还向西方详细介绍了中华历史与文化

他因此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汉学家

(图为利玛窦向明朝大学者徐光启介绍西方文化)


此后数百年时间里

中国研究在外国渐成体系

涌现出大量洋学者撰写的中国史专著

这些宝贵的书籍就像一面面镜子

让我们站在世界反观自我

也为我们提供了新鲜有趣的多元历史视角

比如,下面这本研究晚唐的大作

便是出自美国学者之手


今天,看鉴君经过认真细致的筛选

决定从浩如烟海的海外中华史专著中

选出七种与各位看官分享

让我们仔细瞧瞧

外国人喜欢怎样编排我们的历史


1、《费正清中国史》  
作者:【美国】费正清




本书作者生前是哈佛大学终身教授,素有美国“头号中国通”之誉,钻研中国历史长达50年之久。

本书是他的代表作,内容丰富,严谨详实,从中国上古文明的诞生一直写到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费氏虽为美国学者,但总体而言,他的立场较为客观,受到中外学者普遍肯定。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他看来,中国古代社会缺乏内部动力突破传统框架束缚,难以向近代社会转型


所以,他坚持认为,中国传统社会只有经历西方冲击后才可能实现近代化。这一史观影响深远,但也屡遭批评,本书同样是这种史观指导下的产物。


2、《中国社会史》

作者:【法国】谢和耐



本书作者是20世纪下半叶法国权威级汉学家,在书中,他以夏朝为起点,到毛主席病逝为止,侧重从商贸、农业、城市等社会性视角切入,力图向法国人展现中国文明在各领域瑰丽多彩,博大精深之处,条理清晰,脉络分明。


同时,他写作本书也是希望反击某些西方人的错误观念,指出中国文化始终是对外开放的,在物质与精神文明层面都曾达到过西方文明未有的高度,并且在不断地影响世界。若没有中国,世界就不会成为今天的样子。全书视野开阔,持论公允,唯一的遗憾是叙事较为简略,不够详实。 


3、《宫崎市定中国史》

作者:【日本】宫崎市定




宫崎市定毕生致力于中国史研究,被认为代表着日本中国史研究最高水平。本书是凝聚了他40年研究成果的普及性历史读物,从上古写到国民政府时期。文风平实,思维明快,将中国置于世界大历史进程中,视角大气恢弘。


然而,本书也包含着许多既富有新意又饱受争议的观点。比如,宫崎市定对“农民起义”的说法表示质疑,因为历次起义领袖多是地主与工商阶层,农民主导的情况很少。他还认为,周王朝封建制是编造出来的,亲戚系谱大多根据周天子与诸侯的亲疏关系而定,不足为据。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需要我们在阅读过程中认真辨析。


4、《中国通史》

作者:【德国】艾伯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