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竹三笋种植要点

 文明世界拼图 2017-04-30

  实施生态型“一竹三笋”(毛竹、春笋、冬笋、鞭笋)种植模式,每亩可产竹材1吨、春笋180公斤、冬笋50公斤、鞭笋30公斤。其模式技术要点:

  1、林地管理。按照竹林的坡度、坡位、坡向,土壤的质地及交通的远近采取不同的林地抚育模式。

  (1)竹林位置较远、竹山坡度较大(一般大于20度)或处于山顶的竹林,一般采用去“三头”抚育模式,即挖除竹蒲头、柴蒲头、大石头,也可将伐茬竹节大通后填入10∶1的泥土和碳铵加食盐200克,上面再填土踏实,这样两年后,老竹蔸和老鞭便会完全腐烂。

  (2)坡度在10-20度之间或山腰部分的竹林,一般采用带状或块状抚育模式,每年进行轮翻垦复并适量施肥。

  (3)坡度在10度以下或处于山脚、山下的竹林,一般于开发第一年的7月份全垦一次,以后不再全垦,利用施肥、挖笋及采伐毛竹、竹丝等时机不断翻挖。同时,适时浇水,通过施用有机肥、铺设谷壳灰等保水保肥办法,促进鞭笋生长和笋芽分化。

  2、科学挖笋。科学挖笋可提高竹笋产量和质量,增加效益。鞭笋在6月以养为主,7-8月以挖为主;冬笋可全面挖掘,要求不损伤鞭、芽,挖好后把竹鞭覆土盖好;除在采挖高峰期后留养部分春笋作母竹外,其余春笋可全部挖掘。

  3、合理砍伐。砍伐竹林时,采竹量不得超过新竹留养量,以保持竹林合理的年龄结构。大小年明显的毛竹林,一般在非孕笋年的冬季采伐为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