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验方19—鼻症13方2

 钟家台 2015-12-27

中医验方19鼻症132

7、克敏灵治过敏性鼻炎

   白芥子2份,玄胡、甘遂、丁香、白芷、细辛各1份。

制用法  上药共研成细末,过80目细筛,用新鲜生姜汁调匀成糊状,贮罐备用。

用小匙取出一定量药膏放于4厘米×4厘米的纱布棉垫中央,贴敷于大椎,肺俞(双),膏盲(双)、肾俞(双)、膻中穴上,用胶布固定每次贴敷3 小时,5 天贴1次,3 次为。1 疗程。

   散寒逐饮,理气化痰,祛风抗敏。治过敏性鼻炎。

   坚持使用,疗效显著。

   引自《外治汇要》。

8、复方麝香膏治过敏性鼻炎

   白芥子、细辛、甘遂、辛夷各等份,麝香适量。

制用法  将前4味药共研细末,贮瓶备用。麝香研细另装。用时取药末适量,用姜汁调成糊状,做成如铜钱大的药饼。药面放入少许麝香,分别贴敷于肺俞(双)、膏盲(双)、百劳(双)穴上,每次贴68小时后除去,10天贴药1 次,36次为一疗程。

   温化逐饮,通窍抗敏。治过敏性鼻炎。

  治疗158例,显效29例,有效60例,无效69例,总有效率为56.4%.

   引自《治验秘录》。

1若出现水泡者,可挑破涂以龙胆紫药水,以防感染。

2要注意天气变化,避免寒冷刺激和可能引起的过敏因素。

3若适当配合解表扶正之中药内服,可提高疗效。

4)或用指天椒阴干研细末,用蒜汁或姜汁调制成绿豆大,第1 次贴于印堂、肺俞(双)。第2 次贴于迎香,脾俞(双)、肾俞(双),轮换使用,7天为1疗程,休息3天再进行第2疗程,一般治疗3个疗程,可收良效。

9、外用蒜液治鼻炎

   大蒜(选紫皮蒜最佳)。

制用法  蒜洗净,捣烂如泥,过滤取其汁,与生理盐水配成们40%大蒜液,或与甘油配成50%大蒜油。同时以棉卷蘸液涂布鼻腔内,每日3次。

   治萎缩性鼻炎。症见头痛、鼻塞、嗅觉减退或消失、鼻腔内有黄绿色痂皮附着、鼻干、流涕或黄绿色臭涕、出血等。

    据《中华耳弃咽喉科杂志》19572期介绍,试治20例萎缩性鼻炎,痊愈者10例,改善者9例,无效者1例。

10、辛荑花散塞鼻治鼻窦炎

   辛荑花15,白芷、苍耳子各10,桂枝5

制用法  将上药烘干研末过筛,装瓶备用。每天晚饭后取药末l克,一三寸见方双层纱布2块,将药末分包成2个药球,以棉纱扎紧,并留线头一寸左右,先塞1个药球于一侧鼻孔,用另一鼻孔呼,吸;1小时后将药球拉出,将另1 药球塞人对侧鼻孔。一般5天左右即见好转。10天为1疗程,轻者2疗程可愈,重者亦可减轻诸症。

   治鼻窦炎有良效。

   吕××,女,40岁,19876月诊。鼻塞、头痛、语音重浊10余年,经多方治疗无效,经用上药塞鼻,当即显效,塞鼻 2 小时后取出,即感鼻腔通畅,头痛明显好转,坚持治疗1月而愈。

   使用上药容易出现打喷嚏及弃涕增多现象,药球每随喷健而出,重新塞入即可。

11、大蒜贴敷方治鼻窦炎

   大蒜适量(独头蒜尤佳)。

制用法  上药去衣、切片、备用。取蒜片,贴敷两足心涌泉穴,并包扎固定。或捣泥贴敷足心。

    导引拔毒。鼻窦炎。

   屡用有效。

   民间方。

12、苍耳散治鼻渊

   苍耳子、辛夷花15,香白芷10,薄荷叶3,细辛5,冰片1

制用法  上药共研极细末,贮瓶备用,勿泄气。每用少许,以消毒药棉薄裹之塞人患鼻孔中。每日12次,10日为1疗程。间隔35日再断续进行下1疗程,直至痊愈。

   疏风清热,通窍止痛。鼻渊。

   治疗23例(病程最长者8年,最短者11天)治愈18例,好转3例,无效2例。

   引自《中药鼻脐疗法》

13、辛夷散治鼻窦炎

   辛夷(取心去壳)、蔻仁各3,川黄连6

制用法  上药共研极细末,贮瓶备用。以棉裹药,塞纳鼻中。

   化痰热,通舆窍。副鼻窦炎,急性弊粘膜炎,慢性肥厚性鼻炎,嗅觉迟钝或消失。

   屡用均有较好的疗效。

    引用1954年《新中医药》(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