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大发电企业合并:分有分的道理 合有合的道理

 吴工图书馆 2017-04-30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何也?

分有分的道理,合有合的道理

分分合合,它就是这个道理


近期“发电企业合并”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多种版本的合并方案,真真假假,令人应接不暇,——五大发电五家变三家,发电企业与煤炭企业联姻,火电、水电、核电各自组成专业化的公司等等,看起来各有各的道理。而坊间的传言不时被二级市场抓住机会大肆炒作,今年2月,一则神华与大唐合并的传闻,一度让大唐发电的股价在短短一个月内攀升了30%以上。



新一轮的电力体制改革正如火如荼,那么发电企业之间是否真正需要合并?如何合并才是最佳方案?时机又是否成熟了?


分合皆有理?是的!


中央企业合并重组,一直是国务院国资委所推进的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2003年国资委成立时,该机构直属的中央企业有196家,而截至去年年底,中央企业数量已缩减至102家,而国资委今年的任务是将中央企业数量缩减至百家以内。


因此,从国企改革的态势看,并购重组是大势所趋。


那么,当下的电力企业是否应该合并重组呢?


这还得从当年的分家开始说起。2002年之前,中国最大的电力企业名曰国家电力公司,这是一个集、发、输、配、售及设计、施工于一体的庞然大物,彼时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这种高度集中的电力体制,以及由此带来的低效率,无法满足当时电力高速发展的需求,全国范围内缺电严重。于是2002年底,国家进行了电力体制的重大改革,将原来的国家电力公司拆分为11家:2家电网公司、5家发电公司及4家辅业公司。





第二种说法是将发电企业与煤炭企业重组。多年来,发电企业与煤炭企业就像是一对冤家对头,煤电矛盾、煤电顶牛在不同时期常常演绎不一样的故事。当煤炭黄金十年时,发电企业基本上处于亏损状态,而煤炭市场进入寒冬后,发电企业便会大获丰收。在不同的市场条件下,双方处于不同的攻守格局,或强势进攻,或弱势退守,国家相关部门左右协调,但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


于是,一份“神华+大唐”、“中煤+国电”的重组传言得到了市场的追捧,甚至很多业内专家也倾向于这种纵向一体化的整合方案。支持者认为,重组后煤电联姻成为一家人,双方皆大欢喜,从此世间再无煤电矛盾,就像当前的国华电力,这家出身于神华集团的发电公司,无论煤炭市场如何巨幅波动,它总能够成为平衡神华集团业绩的重要工具。


上述重组方案看似合乎情理,但也存在致命的缺陷。因为占全国装机一半的五大发电,与排名前两位的煤炭企业进行煤电联营,那么,对其他发电企业和煤炭企业而言,显然是不公平的,因为联营之后发电企业的燃料供应就会成为独家供应,这样一来,发电企业的市场竞争格局就会走向寡头垄断,从而有违市场经济的最基本理念。


如果每个行业都进行上下游一体化经营,那么也有违于“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的市场分工,因为按照上述逻辑,发电企业是否应该继续向上下游延伸,发展自己的电力装备或电解铝产业?而电解铝企业是否也都去自建电厂,甚至开采煤矿,以保证自己产业链健全?这样一来,整个行业必然走向无序竞争的格局。


因此,这个看似有道理的方案,也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当然,还有一种专业化重组的方案,即打破现有发电企业之间的格局,把火电、水电、核电和新能源按照不同的电源形式,进行专业化重组。


比如(我说的是比如)将火电资产划入华能旗下,水电划入三峡,核电划入中核,新能源划入国电,在此基础上,对目前五大发电的相关部门进行重新整合。如果能够实现这样的重组,尽管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完美方案,但至少可以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收益。


一是企业管理更加专业化,避免了每个企业什么电源都发展的局面。


比如在水电领域,一个流域一家企业开发,就会根据不同的来水进行梯级利用,水源的调配更加灵活也更加科学。


二是实现不同地域间的相互协调,企业之间不再争抢有限的资源。


比如在当前弃风弃光严重的情况下,重组后的新能源公司不会再为抢占资源而跑马圈地,这样就能够实现在难以消纳的地区,风、光资源延后开发,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三是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议价能力和竞争力。


若五大发电的火电重组成一家企业,那么对煤炭企业的议价能力必然大幅增强,而重组后的发电企业尤其是新能源企业,在海外市场上的竞争力也会迅速增强,更有利于国际市场的拓展。


四是国家可以实现在更高层面进行宏观调控。


比如未来减少煤电和化石能源装机,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接入比例,在调控上相比当前的管理会更加有效。


这样的重组也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相比于前两种方案,优势一目了然。当然了,重组的方案我说了不算,读者贤明,你们看看就行了……


总而言之,在目前的电力格局下,合并重组已是大势所趋,只是如何进行更有质量的整合,合并之后如何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才是企业合并重组的初衷和归宿。


(作者王高峰为《能源》杂志副总编辑,北京领航智库总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