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验方35—厌食症8方

 钟家台 2016-01-06

中医验方35厌食症8

厌食症

小儿厌食,属中医纳呆恶食范畴。是指因消化功能障碍引起的一种慢性消化性疾病。一般多见于学龄前儿童;成年人亦有之。

1、五香姜醋鱼治厌食症

方剂  藿香、砂仁、草果仁、橘皮、五味子各等份,研成细末,过筛后备用。

制用法   取鲜鲤鱼1条,放油锅内煎、炸数分钟,加人碎生姜5、五香粉3 ,翻动后加人米醋一小杯,放人菜盘内令病人嗅之,使病人口流唾液,然后令病人作菜食用。

功效  治厌食有良效。

验证  绍×,女,49岁。厌食3个月,于1982312日来院门诊。自诉食欲不振,食量少,时而呃逆,暖气,倦怠乏力,头晕失眠,精神恍惚,记忆力减退,心慌。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缓。用五香姜醋鱼,连服五天,食欲明显好转,每餐可食2碗饭,连服5天后痊愈。

备注  方中藿香、砂仁、草果仁芳香化湿醒脾,橘皮行气健脾和胃,五味子益气生津敛阴,生姜健胃助消化,米醋敛肝胃,鲤鱼味道鲜美,可促进食欲。诸药合用,使脾气升,胃气降,补而不滞,温不伤阴,五味俱全,患者乐服,实为治疗厌食症之妙方。

2、健脾开胃散治疗小儿厌食症

方剂  饭锅巴、面锅巴各150,淮山药巧克,莲子、薏苡仁、白术各10,山植、麦芽,神曲各9,砂仁6,甘草3

制用法  水煎服,每天1剂,5天为1疗程。

功效  健脾醒胃,消食导滞。

验证  李×,男,5岁,19912月诊。患儿因春节期间过食瓜果肥腻之品,逐渐出现厌食、身体消瘦,经中西医多方治疗,未见好转。体征:面色萎黄,脘腹胀满,食少纳呆,尿多便溏,舌淡、苔薄腻。此乃饮食不节,食滞中焦,寒温不当,脾困湿阻。方用健脾开胃散,进5剂,患儿饮食倍增,精神好转。效不更方,再进5剂,饮食如常,面色红润。

3、栀杏膏治小儿厌食

方剂  杏仁(去皮)、栀子、小红枣(前3 味、女子用7粒,男子用8粒),黍米1撮。

制用法  先将黍米,红枣放人碗中,加适量水,上锅蒸20分钟取出,待凉后,将枣核去掉,再加入前2味药粉,一起捣如烂泥状,平摊于一块黑布上,备用。将膏药贴敷于脐腹部,用胶布固定,敷24小时后去掉,以腹部出现青色为适宜,连敷2贴。

功效  健脾醒胃,消炎化积。

验证  治疗40例,1例因胶布过敏而停用。余均治愈。

备注  引自1988年《河北中医》(2)。成人亦可用之。

4、消化膏治小儿厌食

方剂   炒神曲、炒麦芽、焦山植各10,炒莱菔子,陈皮、炒鸡内金各6,延胡索5

制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备用。用时取1015克药粉,加人淀粉少许,用白开水调成软膏状,敷贴肚脐上,外用纱布固定。晚敷晨取,每日1次,5次为1疗程。

功效  消食化积,理气导滞。

验证  一般连敷12疗程即可见效或痊愈。

备注  笔者经验方。

5、吴茱萸椒矾散治小儿厌食

方剂  吴茱萸、白胡椒、白矾各等份。

制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贮瓶备用。用时取上药粉20克,用陈醋调和成软膏状,敷于两足心涌泉穴上,外用纱布包扎固定。每日换药1次。

功效  温中散寒,清热燥湿。

验证  屡用效佳。

备注  引自《外治汇要》

6、怀山药等治小儿厌食

方剂  怀山药、扁豆、茯苓、炒谷芽、炒麦芽各12,枳壳、鸡内金、炙甘草各6

制用法  将上药水煎,分23次口服,每日1剂。5 天为1个疗程。

验证  用本方治疗小儿厌食症患者95例,其中,治愈者90例;好转者5例。

7、皂荚治厌食

方剂  皂荚100

制用法  取干燥皮厚、质硬光滑、深褐色的无虫蛀之皂荚,刷尽泥灰,切断,放人铁锅内,先武火,后文火煅存性,剥开荚口,以内无生心为度,研细为末瓶装备用。用时,每次1,以红糖适量拌匀吞服。每日2次。

验证  用本方治疗小儿厌食症患者120例,其中,治愈者118例;好转者2例。

8、鸡内金、芡实等治厌食症

方剂  怀山药、薏苡仁各250,鸡内金、芡实、扁豆蔻150,稻米6000

制用法  将上药分次下锅,用文火炒成淡黄色,混合后研为极细末,装人瓶内备用。同时,取药末1汤匙,用滚开水冲服,每日早、晚各1次。10天为1个疗程。

验证  用本方治疗小儿厌食症患者193例,其中,治愈者185例;显效者8例。治愈的185例中,1个疗程治愈者67例;2个疗程治愈者53例;3个疗程治愈者50例;4个疗程治愈者15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