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隋唐五代文学第五讲 李白
2017-04-30 | 阅:  转:  |  分享 
  
隋唐五代文学第四讲李白

一李白的生平和性格

(一)生平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

民族血统(谜之一):李阳冰《草堂集序》、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新唐书》本传:凉武昭王李皓九世孙,与唐皇室属于同一世系。《新唐书?宗室世系表》没有李白这一支家族的名字,唐玄宗曾下诏甄序皇室族属,李白也未曾入籍。于是学界遂产生种种异说。陈寅恪《李白氏族之疑问》提出李白为胡人。

出生地(谜之二):李白先世谪居条支或碎叶,然其出生地有条支说、中亚碎叶说、焉耆碎叶说、长安说、蜀说诸等。

其父行为(谜之三):“以逋其邑,遂以客为名”。何以要隐瞒名字,因何迁居蜀中?

杀人不受罚(谜之四):刘全白《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少任侠,不事产业,名闻京师。”魏颢《李翰林集序》:“少任侠,手刃数人。”《赠从兄襄阳少府皓》:“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赞赏任侠杀人行为《白马行》:“杀人如剪草,剧孟同游遨。”《结客少年场行》:“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侠客行》:“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几入长安(谜之五):一次,二次,三次?

教育背景:

《上安州裴长史书》:“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常横经籍书,制作不倦。”

《赠张相镐》:“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

《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家本紫云山,道风未沦落。”

《感兴》:“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

18岁时,他隐居大匡山读书,从赵蕤学纵横术。

20岁游成都,谒见益州长史苏颋,受到赏识。(“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

开元十二年(724)(出蜀时间有三说:谜之六)李白游峨眉山。秋,从峨眉山沿平羌江(青衣江)东下。东游洞庭、登庐山、至金陵、扬州,往游越中。然后西游云梦,经襄阳,作客汝海,不久便在湖北安陆定居下来,与故宰相许圉师的孙女结婚,从此“酒隐安陆,蹉跎十年”(《秋于敬亭送从侄专游庐山序》)。以安陆为中心,开始他的干谒与漫游的生活,历江夏、襄阳、洛阳,北上太原,南下隋州,又回到洛阳。其间上书安州裴长史、韩朝宗,希求荐用。干谒失败之后,他大约在开元二十四、五年前后,西入长安求仕,结果是失望而归。

天宝元年(742),李白奉召入京,供奉翰林李白。因何奉召入京,史料有不同说法,魏颢《李翰林集序》:由于玉真公主推荐;李阳冰《李翰林集序》说是因声名甚大,为玄宗所知;《旧唐书?文苑传》、《新唐书?文艺传》:由于道士吴筠推荐。(谜之七)

李阳冰《草堂集序》:“(玄宗)降辇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置于金鸾殿,出入翰林中,问以国政,潜草诏诰,人无知者。”李白《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一朝君王垂拂拭,剖心输丹雪胸臆。忽蒙白日回景光,直上青云生羽翼。幸陪鸾驾出鸿都,身骑青龙天马驹。王公大人借颜色,金章紫绶来相趋。”但不久,就为朝中权贵所谗毁,他在仕途上再次遭受打击,天宝三载以“赐金放还”的名义被迫离开长安。

沿黄河东下,来到洛阳。在洛阳,与杜甫相遇。两人同游梁、宋,在那里又遇高适,怀古登临,纵酒射猎。之后,他在齐州请北海高天师授道箓,再次举行入道仪式。李白举行入道仪式,可能不止一次。(谜之八)

他寄家东鲁,南下吴越,北上蓟门,漫游十年。在幽州,他预感到安禄山行将叛乱,忧虑不安。安史乱起,他正在庐山,永王李璘奉玄宗普安郡制置诏,出兵东南,经九江,李白以为报国的时机已到,入永王幕,慷慨从军。而此时肃宗李亨已即位灵武,以叛乱罪讨伐李璘。李白也因反叛罪蒙冤入狱,长流夜郎

干元二年(759),他在流放途中遇赦放回,流寓南方。

上元二年(761)闻知李光弼出征东南,他又想从军报国,无奈半道病还,往当涂依县令李阳冰。于次年病逝于当涂,年62岁。



(二)思想性格:儒、道、纵横、侠,自信、爱国、爱民

《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

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

《拟古十二首》:

仙人殊仿佛,未若醉中真。

任华《杂言寄李白》:

数十年为客,未尝一日低颜色。

《上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时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永王东巡歌》:“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

《赠张相镐》说:“石勒窥神州,刘聪劫天子。抚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誓欲斩鲸鲵,澄清洛阳水。”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桀犬尚吠尧,匈奴笑千秋。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

二李白总论

杜甫《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羣。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文采承殊渥,流传必绝伦。

《饮中八仙歌》: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不见》: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李阳冰《草堂集序》:

陈拾遗横制颓波,天下质文翕然一变。至今朝诗体,尚有梁、陈宫掖之风,至公大变,扫地并尽。

段成式《酉阳杂俎》:

李白前后三拟《文选》,不如意,悉焚之。

《新唐书?李白传》:

以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唐文宗下诏)

王世贞《艺苑卮言》:

以气为主,以自然为宗。

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

太白五七言绝,字字神境,篇篇神物。

沈德潜《唐诗别裁》:

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太白有焉。

龚自珍说《最录李白集》:

庄、屈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白始;儒、仙、侠实三,不可以合,合之以为气,又自白始也。



三诗歌艺术

(一)“以气为主”

1.艺术形象:变形的艺术(大小、轻重、抽象形象、短暂永恒)

《庐山谣》:“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白居易《登香炉峰顶》:“江水细如绳,湓城小于掌。”

《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发有形,愁无形)

《宣州谢兆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侠客行》:“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岳为轻来,侠客然诺之重)

《箜篌谣》:“轻言托朋友,对面九疑峰。”(朋友隔膜猜疑如山相隔)

《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短歌行》:“吾欲揽六龙,回车挂扶桑。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富贵非所愿,为人驻颓光。”

“主观时间”:

《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寄韦南陵冰》:“月色醉远客,山花开欲燃。春风狂杀人,一日剧三年。”

《长相思》:“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某一瞬间可凝固)



2、壮浪纵恣的抒情形式:结构、抒情线索

在诗体的选择上,较少运用多有限制的律诗,而偏爱便于纵横驰骋、随意抒写的以乐府体为主的古诗,尤其是七言歌行。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叁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古风》其十九: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离骚》结尾:“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乎旧乡。”)



3、语言风格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二)以自然为宗

《鸣皋歌送岑征君》:

鸡聚族以争食,凤孤飞而无邻。蝘蜓嘲龙,鱼目混珠。嫫母衣锦,西施负薪。若使巢由桎梏于轩冕兮,亦奚异于夔龙蹩躠(sǎ,走路不正)于风尘?

《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髙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湘水上,女萝衣,白云堪卧君早归。

《夜坐吟》:

冬夜夜寒觉夜长,沉吟久坐坐北堂。冰合井泉月入闺,金釭青凝照悲啼。金釭灭,啼转多,掩妾泪,听君歌。歌有声,妾有情,情声合,两无违。一语不入意,从君万曲梁尘飞。

《子夜吴歌》其三: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越女词》其三:

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

《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飡(cān,同“餐”)。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劳劳亭》: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山中问答》:

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