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陶渊明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家世陶渊明出身仕宦 家庭。曾祖父陶侃,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九岁丧父, 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代名士,性格恬淡,家多藏书,陶渊明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年少时即有“猛志逸四海”和“性 本爱丘山”两种志趣。青年时期猛志逸四海,骞翮(hé)思远翥(zhù)。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生平仕历29岁为江州祭酒,因“不堪吏职”辞官而归。36岁时,为荆州刺史桓玄的僚佐,不久,又辞归。40岁时,先后出任 镇军将军刘裕、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参军,后又改任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41岁时辞官归隐。归隐之后,亲自参加农耕劳动,直至63岁去世 。不为五斗米折腰以亲老家贫,起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léi]?疾。 复为镇军(刘裕)、建威(刘敬宣)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 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 ——《晋书·陶潜传》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 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 ,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以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宝贵。”极其言兹若人之俦乎!酣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隐居后的 生活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归田之初,生活尚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性嗜酒,每饮必醉。他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丰年与灾年:如逢丰收,可以“欢会酌春 酒,摘我园中蔬”。如遇灾年,则“夏日抱长饥,寒夜无被眠”。晚年贫困:陶的晚年生活愈来愈贫困。有的朋友主动送钱周济他,有时,他也 不免上门请求借贷。江西九江陶渊明纪念馆江西九江陶渊明墓《归去来兮图·问征夫以前路》明·马轼陶渊明的思想从儒家走向 道家:早年接受儒家思想,具有济世之志。中年后深受老庄消极避世、随顺自然的影响。任真:去除世俗熏染的“伪我”,返归“真我”,是陶 渊明思想最突出的特点。田园诗——一个文学类型的开创1、文学史上大力创作田园诗歌的第一人。2、多方面表现田园生活,躬耕、交友 、春游、登高、读书、饮酒……无所不包。陶诗的艺术特色总体特征:平淡自然。用白描手法,写出日常生活无穷诗意。如“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归园田居》)陶诗具体特点有二:1 、情、景、理的和谐交融。2、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精于锻炼字句,而复归自然。后人评价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 美。——苏轼《评韩柳诗》宋征士陶潜,其源出于应璩,又协左思风力 。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典婉惬。……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诗 品》阅读推荐:袁行霈:《陶渊明研究》影响沈德潜《说诗啐语》云:“唐人祖述者,王右丞(王维)有其清腴,孟 山人(孟浩然)有其闲远,储太祝(储光羲)有其朴实,韦左司(韦应物)有其冲和,柳仪曹(柳宗元)有其峻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