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薄意之父”林清卿也向它学习,以刀为笔刻画出文人情怀

 鸿墨轩3dec 2017-04-30

“薄意之父”林清卿也向它学习,以刀为笔刻画出文人情怀

寿山石文化网    
“薄意之父”林清卿也向它学习,以刀为笔刻画出文人情怀

林清卿

林清卿,寿山石薄意雕刻发展中里程碑式的人物,龚礼逸所著《寿山石谱》记载:“林清卿,郡之西关外人,现年近六十矣。初学画,弃而攻石。其刻画不作杨周陈法,自出新意。以工笔、山水、人物,施之石上,刻成图画,作凹凸状,即俗所谓薄意者。”林清卿“弃画攻石”,在一定程度上收到了当时竹雕艺术,尤其是留青竹雕的影响。

“薄意之父”林清卿也向它学习,以刀为笔刻画出文人情怀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薄意之父”林清卿也向它学习,以刀为笔刻画出文人情怀

作为文人雅士的文房器物,竹雕在明清之际文人社会发达、文人画繁荣的时期繁盛发展,尤其是融入了中国书画元素的留青技法更是大步发展。作为民间工艺重镇的福州,相继出现陈茂才、叶三珂等竹雕大家。

以他们为代表的竹雕艺人群体所创作的留青作品得以在世流传,而这些留青作品所呈现出气象万千的世界,对以林清卿为代表的薄意雕刻者带来新的视觉冲击与内在启发,进而在薄意雕刻中借鉴其技法和艺术表现方式。

“薄意之父”林清卿也向它学习,以刀为笔刻画出文人情怀

竹,清静、优雅且坚韧不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竹刻以简朴高雅为世所重,竹刻名家又称为“竹人”,代表着其与“文人”有着相当的社会地位。

世人爱竹因其廉价易得,文人爱竹因其品格高雅、自有清气。文人对竹的喜爱,超越了紫檀、黄花梨、沉檀香、牙角等名贵材料,甚至于贵重材料常常出现与竹共同成器或仿制竹器的倾向。

“薄意之父”林清卿也向它学习,以刀为笔刻画出文人情怀

莫看竹刻材料廉价易得,正由于此“竹人”刻竹必殚精竭力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才能让作品与晶石、牙角诸类“贵族”分庭抗礼,因此竹刻品的文化艺术价值,往往要高于其他一般工艺美术品。

“薄意之父”林清卿也向它学习,以刀为笔刻画出文人情怀

竹 材

竹材之“贱”,造就了竹刻艺术的独特价值;竹材虽“贱”,对于竹材的挑选品质要求更严。江南盛产毛竹(楠竹),竹肌纹理细致、竹筠不见立纹者可称“玉竹”,是最好的竹刻素材。

寻找上好玉竹,要等到入冬后方可进山觅竹,寻找粗壮挺拔,竹皮光洁,竹节匀称纹理细腻的竹子,采伐后经过水煮、晾干、暴晒等工艺,历经数年挑选出不花不霉无虫蛀材质硬朗的材料,方可使用。

精挑细选出的竹材,施以留青技法做臂搁、扇骨等,随时间越长,青皮经久而色愈淡雅,竹肌色泽越深沉、红亮。尤其是经过把玩、盘养后,色若琥珀,光滑如脂,温润如玉。

“薄意之父”林清卿也向它学习,以刀为笔刻画出文人情怀

除了最常见的毛竹之外,我国所产竹材中,较贵者有桃丝竹、湘妃竹、梅鹿竹以及诸类异形竹等,其中以红湘妃为最。红湘妃为斑竹的一种,竹筠上均匀铺洒红褐色的斑痕,迹似泪珠、形如烟霞,为竹刻工艺品中最为名贵之材料。

“薄意之父”林清卿也向它学习,以刀为笔刻画出文人情怀

“薄意之父”林清卿也向它学习,以刀为笔刻画出文人情怀

雕 竹

竹雕艺术,从明中期开始迅速崛起。历史上的竹雕首推晚明三朱,创立了竹雕“嘉定派”,与之争锋的有“金陵派”。

竹雕虽小,但无一不是竹人精雕细琢之器,常见雕刻手法就有圆雕、透雕、浮雕、留青雕刻等等。

“薄意之父”林清卿也向它学习,以刀为笔刻画出文人情怀

圆雕,也称立体雕。取竹根为材,题材常有人物、花鸟、动物、山石器皿等等。曹国舅人物摆件,即是采用圆雕技法雕刻而成,充分利用竹根天然形状和肌理,因材施雕,塑造形象。

“薄意之父”林清卿也向它学习,以刀为笔刻画出文人情怀

透雕,把画面留白之处镂空,突出物象,虚实分明,以虚处衬托实体,更好的突出要表达的主题,透雕常用于笔筒、香桶的雕刻。

“薄意之父”林清卿也向它学习,以刀为笔刻画出文人情怀

浮雕,也是竹雕常用的技法之一,画面层次分明,雕刻语言最为丰富,费时也最多。

“薄意之父”林清卿也向它学习,以刀为笔刻画出文人情怀

留青雕法,是竹雕特有的雕刻手法,雕刻时把画面内容以外的青皮刮去,露出竹肌为底,通过青皮保留的厚薄来产生丰富的变化,留青雕的作品,青皮经久而色淡雅,竹肌色泽越深沉、红亮,质感对比鲜明。

“薄意之父”林清卿也向它学习,以刀为笔刻画出文人情怀

竹 人

竹子,有“有凌风之态,似士风之清雅高迈;有不凋之姿,似士品之脱俗不染;直节不屈,似士节只坚贞刚正;外圆中空,似士行之谦和虚心;丝分理,如士思之条达贯通”。其标榜了文人大夫,即“君子”所崇尚的品格。

历来的竹雕大家,无不能兼刻牙、角、紫檀、花梨,或是书画、剔犀、篆刻、雕版的名手,但最终留下艺术影响的皆是其竹雕成就。因此流名于世的刻竹家,被冠以“竹人”之尊称,竹人倾一生为刻竹,其人、其作也往往拥有竹子所依附的品格。

“薄意之父”林清卿也向它学习,以刀为笔刻画出文人情怀

竹人派系众多,依地域划分。最著名的莫过与嘉定派和金陵拍,嘉定派以明末三朱最具代表性,金陵派以濮仲谦作为代表。到清末民国时期,东西方文化交汇于上海,逐渐形成“海派”嘉定竹雕,尤以徐素白之留青竹雕最具代表。

竹刻艺术发展到今日,亦涌现出一大批,如徐秉言、徐秉方、张伟忠、范遥青、黄宏疆、范勋元、吴元星、杨国强、蔡天树、陈建双等,对竹刻都有着各自独到、深入的见解,例如当代竹雕大师陈建双,其作品清雅俊秀间见含蓄蕴藉,深受藏家喜爱。

“薄意之父”林清卿也向它学习,以刀为笔刻画出文人情怀

“薄意之父”林清卿也向它学习,以刀为笔刻画出文人情怀

“竹人”的作品常常是为满足自己或文人雅士脱俗、清逸的生活情趣而产生。故而展现出一幅从原材料到作者,再到受众而成的三位一体,融会贯通的妙景。竹人刻竹,大部分也同时精通书画,甚至自己就是书画家,“以刀作笔,寄情留青”,臂搁成为“竹人”最常见的创作题材,施以留青技法,浓淡轻重间山水、雨雾尽现其中,其景美不胜收。

“薄意之父”林清卿也向它学习,以刀为笔刻画出文人情怀

“薄意之父”林清卿也向它学习,以刀为笔刻画出文人情怀

“薄意之父”林清卿也向它学习,以刀为笔刻画出文人情怀

“薄意之父”林清卿也向它学习,以刀为笔刻画出文人情怀

“薄意之父”林清卿也向它学习,以刀为笔刻画出文人情怀

“薄意之父”林清卿也向它学习,以刀为笔刻画出文人情怀

今日荐读

“薄意之父”林清卿也向它学习,以刀为笔刻画出文人情怀

↑长按二维码关注

寿山石文化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