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是范雨素》----精英主宰下的稀缺表达

 anyyss 2017-04-30

【范雨素】


范雨素火了,有人批评她的文章象流水账,章法、文采、叙事技巧,一样也没有。“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范雨素一开口,就被精英们认出,这抄的是席慕容的句子。

 

写得粗糙也好,抄袭也好,范雨素是不会在乎的,她在乎的不是语法和文辞,她在乎的是表达,意思表达出来,她就舒坦了。

 

琴棋书画,那是有钱人玩的事。从古到今,文学作品、艺术作品都不是一线劳动者创作的。这是一种与阶级无关的客观现象。艺术和文学,只有在衣食无忧、闲得蛋疼的情况下才可能有所成。

 

当保姆是范雨素的宿命当收银员是“罗玉凤”的宿命

 

从《我是范雨素》这篇文章中,我可以依稀地看到凤姐的影子。范雨素说“曾经的我很膨胀”。自信爆棚的理由来自几点:18岁看懂《西游记》;2、没听过课,成绩却是班上最好的;3、看了非常多的书。

 

“我不光看知青文学,还看《鲁宾逊漂流记》、《神秘岛》、《孤星血泪》、《雾都孤儿》、《在人间》、《雷锋叔叔的故事》、《欧阳海之歌》、《金光大道》。通过看小说,我对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了如指掌。只要报一个地名出来,我就知道在世界上哪个大洲。说一条河流出来,我能知道它流向地球上的哪一个大洋。”

 

这个表达和十年前凤姐在电视上征婚的自信满满差不多。“我从小饱读《知音》、《事故会》,往前推600年,往后推300年都不可以找到我这样有才华的女人。”

 

因为幼年时期都有过一段“自信人生”,范雨素和罗玉凤受到这种内心使命感的驱使,不屈服命运的安排,离开农村来到大城市实理人生理想,一个去了北京,一个来了上海。一个做了保姆,一个做了收银员。她们最终认清了自己,选择了认命。

 

范雨素代表底层做了一次稀缺的公开表达

 

这是一个精英主导的社会,底层很少有表达的机会。范雨素的这几天的待遇,就象一个农民工登记上了那架价值3亿美金的私人专机。大富豪可以天天坐,但对于底层的蝼蚁那是天大的恩赐。中国有几亿农民工,但他们的生活有多少机会真实地展现在公众面前?

 

头条版面和私人飞机一样,都是由精英主导的稀缺资源,而保姆的任务是服务好主人,收银员的任务是不要收错钱,保洁员的任务是大街上的灰尘每平方米不能超过5克,建筑工作的任务是在领导剪彩前盖好房子。他们的喜怒哀乐,表达不出来,也没在人在意,也不值得费媒体的版面。

 

范雨素能火,是因为颠沛流离的生活并没有完全毁灭她的写作能力。笔者的姐姐也曾有极佳的文笔,在中学时,我的成绩比她好,但她的文采远胜于我。她写了厚厚几大本的东西,锁起来从不给我看。但我都想办法看了,每次看她写的东西我都自愧不如。姐姐高考后没有考上大学,也没有复读就去广东打工了。她在日资工厂的流水线上工作过,回家开过小店,然后就嫁在村里了。姐夫开小货车,姐姐上山砍竹,下地种菜,拉扯三个孩子,在湖南最偏远的山村,过最典型的农村妇女生活。

 

姐姐写的那几本文章没带到婆家去,还放在家里,现在也不锁起来了,每次回老家,我常常翻看。章中的姐姐内心敏感、才情飞扬又神气孤傲,我怎么也无法和那个整日喂猪养鸭、一脸生活苍桑的农村妇女联系起来。

 

姐姐从没向家人透露过她内心的挣扎和不甘。读她年轻时写的文章,我想她的这个过程一定异常的痛苦,她有范雨素的文笔,但没有像她一样的表达机会。

 

他们既没有表达的机会,也没有表达的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