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人从什么时候开始用墨?——墨的历史|文史宴

 温柔开心手 2017-04-30

墨作为文房四宝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和传承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按照顺序“笔”排在首位,但只有笔墨相配,才能让笔的价值发挥到极致。正是那一抹黑色,成就了中国书画艺术在世界艺术中的独特风格和不可取代的地位。

一、原始时期

墨早在新石器时代便已被我们的祖先作为标记材料来使用,在出土的史前文明器物上发现了很多用天然矿物材料记录的图案和符号,这些颜色单一且天然形成的“颜料”虽然和后来文房用墨有很大差异,但是它显然已经具备了墨的基本功能。“墨”在《说文》中解释为:“墨者黑也,从土从黑。”这即是说墨与“土”有关,从现阶段的出土文物来看,原始的黑色颜料主要取自于雷炙或燃烧后的有机炭质、动植物分泌物(墨鱼汁、氧化的漆树脂),以及有色土和有色矿石等。

二、先秦时期

古代的人们通过占卜来获知凶吉。因此商代留下了大量记有卜辞的甲骨片,而甲骨片上的黑色线条则被认为是最早的墨迹;同时,商代陶片上还出现了类似于毛笔蘸墨书写所留下的线条,这说明在商代,毛笔和墨这两个伟大的文化符号或许已经产生交集。但这时候所用的黑墨是天然墨。

据记载,中国最早的人工制墨始于周代。《述古书法綦》载有“西周邢夷制墨”,明代罗顽在《物原》中则进一步指出:“邢夷制松烟墨。”从文献记载来看周代已有松烟墨,但至今尚未有相关实物能够佐证这种说法。

到目前为止已经出土了为数不少的战国竹简,战国竹简又以楚简为多,简上文字大多小而精美,墨色也与前代有所不同,这说明在战国时期的楚国很可能已经大量使用人工墨。这是一个重要的转变,因为天然墨在书写质量上远不如人工墨。

三、秦汉时期

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一座秦代墓葬中出土了一块圆径约2.1厘米,残高约1.2厘米的圆柱形松烟墨块,墨色纯黑。这也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墨的实物。从出土的同时代的墨来看,这一时期的墨还没有固定的形制,或块或柱或粒,并且虽然是人工制作,但却十分粗糙,这都说明那时的制墨技术还不十分成熟,尚处在萌芽阶段。另外,墨出土时一般都还伴着各种形状的石砚和研石,这说明秦代的墨使用时是先将墨丸或小墨块放在砚上,加水浸泡,然后用研石研磨后使用。

汉代是制墨工艺发展的重要时期,松烟墨成熟于汉代。汉代应劭所撰《汉官仪》载:“尚书令仆丞郎,月赐隃糜大墨一枚,小墨一枚。”这条文献价值非凡,“月赐”说明皇帝是按照固定的时间将墨发给官员,这意味着当时墨的产量已经较为稳定。所赐为“隃糜墨”说明当时“隃糜墨”为墨之上乘,在那时隃糜是重要的墨产区。据《墨经》载:“古用松烟、石墨二种,石墨自魏晋以后无闻,松烟之制尚矣。”这种以“枚”为单位的墨显然是人工制成,因此不会是石墨而是松烟墨,这说明松烟墨在这一时期的上层社会已经成为墨的主流。

▲ 松塔形墨。两汉时期松塔形墨,此松塔形墨黑腻如漆,烟细胶清,手感轻而坚致,虽埋于地下1800余年,仍未皴剥龟裂,其完整程度好像新脱模者,应是当时的极品。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时期松烟墨经过汉代的成熟已经走向了完善。北魏贾思勰所撰《齐民要术》中详细记载了“合法墨”,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一份制墨配方,根据后世文献,此配方所记乃是松烟墨制法。它不但记录了材料及用量,更是提及气候等外因对墨的影响,说明此时的松烟墨制作工艺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这时的制墨技术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备的理论体系,相传韦诞是这时期的制墨名家。当时的易州(今河北易县)盛产优质松树,此地松烟墨也极富盛名,成为当时制墨业的重镇,当地希氏家族是其中的佼佼者。

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油烟墨。油烟墨是指用油料不完全燃烧后取得的烟炱做主料而制成的墨,与松烟墨淡黑无光不同,油烟墨色泽乌亮。北宋《文房四谱》中详细记载了南北朝时期的一种制墨法,而这种方法所制的正是油烟墨,文中记载的制作方法十分完备,因此可以推断油烟墨刚出现的时候应当早于这一时期。

五、隋唐五代时期

隋唐两代书画名家辈出,经典书画作品不胜枚举,书画艺术的进步对墨的品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促使制墨工艺有了新的发展。再加之唐代文风鼎盛,著书之风极盛,古籍和佛经被大量抄写,印刷术的发明以及对前人图书的点校、刊印,这些活动使得对墨的需求大增,从而使专门以制墨为业的“墨工”大量出现,以前文人自做自用的格局被打破。在这样的背景下,经过了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完善,制墨业在唐代开始进入鼎盛期。

在唐代,松烟墨的制作工艺进一步提高,还出现了分别以雌黄和朱砂为主料的黄墨和朱墨,多用于文稿的修改和点校,并且论墨专著开始出现。模具取代手工捣杵是制墨工艺的又一大进步,制出的墨更加坚实耐用,且出现了各种形制。这一时期,墨锭上也开始出现文字图案,更加美观。当时,易州和潞州是唐代的两大制墨中心,直到唐末,因北方战乱,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易州希氏居家迁往歙州,因歙州松树优质且名墨工聚集,故而取代易州成为制墨中心。

唐末五代时的希超、希廷珪父子是当时最负盛名的墨工,从此二人始,墨的制作进入原料、工艺并重时期。因南唐后主李煜的喜爱,希廷珪被赐国姓,更名李廷珪,自此,“李墨”名扬天下,至北宋宣和年间已是“黄金可得李氏之墨不可得”,而此时距李廷珪离世不过百年。据宋诩的《竹屿山房杂部》记载,李廷珪所制之墨为油烟墨,相比南北朝,此时的做法更加完善,说明了油烟墨制法在魏晋到唐末之间取得了长足进步。

六、宋元时期

制墨工艺在宋代迎来了真正的巅峰期。安徽、河南、河北、山西等地的制墨业都十分繁荣,尤其是安徽的徽州,经过唐末、五代、北宋的发展,到宋代晚期,徽墨已经名扬天下,成为了墨中上品。这一时期墨工对于制墨方法已经有了系统、科学的认识,对于加工的每个环节都非常讲究,并且留下了许多文献材料。墨工的地位在宋代大大提高,这一时期关于墨工的文献记载也远远超过了前代。

尽管当时很多墨工都松、油兼制,但在北宋松烟墨仍然是主流。这一时期墨工已经根据制墨需要对松树进行了等级划分,并且对胶的使用也逐渐成熟。宋代虽然流传有大量关于制墨的文献,但其中关于油烟墨的记载仍旧非常简单,但是当松烟墨的产量因为优质松树的减少等因素受到限制,油烟墨便得到了充分发展。到了南宋基本形成了松、油并存的局面。这时的墨工也曾尝试将松、油两种制作工艺混合制墨,但未成主流。

在制墨工艺成熟的基础上,受到文人赏墨、藏墨风气的影响,宋代的墨在外观上也有了很大改观,此时的宋墨不但“墨香”“墨色如漆”,造型上也极具艺术气息,并且出现了专供鉴赏、收藏的观赏墨。

元代制墨的突出特点是墨模雕刻技术,墨的造型更加多元,除此之外,元代制墨主要沿袭了宋代工艺。元代的《墨史》中记载:“松烟之法久绝。”由此看来元代时松烟墨已基本被油烟墨所取代。

七、明清时期

明代油烟墨的制作经前代发展已经较为成熟,选材更加广泛,桐油、芝麻油、动物油等均被用作油烟墨制作。制墨理论在这一时期也更为完备,出现了对墨鉴赏、评论的相关著作,这同时标志着“墨”作为文化元素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成的文化体系。

▲ 明宣德年胡进言督造龙香御墨长8.6厘米藏于故宫博物院

形重于质是明代制墨最突出的特点。明代制墨对其艺术性的追求甚至超过了实用性,外观的重要性被大大强化,形制也极为丰富,纹饰也日趋复杂美观,一些制作精良、美观的墨也真正成为了文人把玩、观赏的艺术品。后世曾有人指出这种做法实为“舍本逐末”。

▲ 明成化年石青色龙香御墨 直径5.9厘米 厚1.2厘米 藏于故宫博物院

清代制墨业更加繁荣,油烟墨的制作达到鼎盛,选材较明代更为广泛。徽州作为制墨业的中心也达到了极盛,曹素功、胡开文、汪近圣、汪节庵四大家为其中翘楚。清代末年,在现代科技被引入中国后,谢崧岱融合传统工艺创造了墨汁,墨汁省去研磨之力,更加方便易用,客观上有利于大幅作品的创作。虽然墨汁无法表现出传统墨块那样丰富的层次,但是凭借其使用便利的优势成为了普通大众的主要选择,直到今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