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之四---形声

 文山书院 2017-04-30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之四---形声

2007-03-20 朱汉玉
 

形声

   许慎的定义为“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与会意一样,也是在象形、指事的基础上创造新字的方法。就是以一个形旁(以事为名),一个声旁(取譬而成),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形声字。或者以原有的形声字作形旁或声旁,在加声旁或形旁就又可造出一个新的形声字。

甲骨文的“渔”字就是以三点水(水)作形旁,以“鱼”作声符构成的.

 

 

 

 

 

甲骨文的“嫔”字就是以“女”作形旁,以“宾”作为声符构成的。

 

 

   后代汉字通过“形声相益”孳乳繁衍,使文字的数量日益增多。据统计在《说文解字》中其形声字占到82%。但分析甲骨文,由于其正处于发展阶段,这种优势还不很明显,从比例上看,其数量远不如象形和会意字。

   甲骨文中的形声字常见的还有:河、洹、沁、湄、汝、渔、酒、春、归、唐、学、雉、雞、雇、啓、妃、妹、娥、嫔、省、姜、伊、依、般、等 .

 

 

 

 

 

 

 

 

 

 

 

 

 

 

 

 

 

 

 

 

 

 

 

 

 

 

  通过以上对甲骨文构形、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的分析可以看出,大量甲骨文是符合“六书”的造字规律的。这也说明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确实已经是有系统的比较成熟的文字。

  了解了造字规律就为我们下一步熟记甲骨文打下了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