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龙玉的市场行情如何?

 很久6 2017-05-01
黄龙玉历经了12年蜕变之路

1.jpg


第七届 “玉满乾”杯黄龙玉雕刻大赛日前在龙陵开幕。从2004年发现,到如今逐渐走向理性,黄龙玉的经历,可谓波折。从无名到有名、从无序到有序……经历12年的发展,从经营者、雕刻师到消费者,谈及黄龙玉的未来,他们的眼中,少了从前的急功近利,多了一些云淡风轻。

2.jpg


从无名到有名

2004年,一个广西施工队在修建龙陵茄子山水库时发现一种与众不同的石头,颜色看上去和广西贺州的黄蜡石类似,因此取名“黄蜡石”。“当时很多当地人都不懂,也不知道是否值钱,雇龙陵的村民去背,背100斤30元,大家弄个筐背着石头,排着长队等过秤,当时并不觉得有多值钱。甚至拉到广西等地去卖,300元一拖拉机,廉价到令人难以置信。”谈及黄龙玉被发现的历史,龙陵县黄龙玉开发管理服务中心原主任、龙陵县黄龙玉协会副会长杨本达告诉记者,最初村民们甚至把黄龙玉做为宅基地的下脚料和村里道路的铺路石。

3.jpg


这一现象并不难想象,众所周知,一种玉从被人发现到人人追捧,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这段时间,翡翠用了几十年,和田玉更是经历了近百年的“成长期”。

4.jpg


“黄蜡石居然可以卖钱。”一传十、十传百,这种石头的发现搅动了平静的龙陵县城,外地商人蜂拥而至。

5.jpg


经检验分析,这种所谓的“黄蜡石”属于稀有玉石矿种,既具有翡翠的硬度和珠光宝气,又有和田玉的温润细腻,寿山石和田黄的丰富多彩。

6.jpg


紧接着,围绕取名的问题,当地几经纠结和论证,从龙皇玉、龙陵玉,最后终于确定叫“黄龙玉”。“黄”因其色泽,“龙”因掘于龙陵。

7.jpg


“黄龙玉的出现,印证了玉出云南的说法,更填补了国内珠宝玉石暖色系的空白。”杨本达对黄龙玉的评价很高。

8.jpg


从无序到有序

名气越来越大,黄龙玉的身价也与日俱增。在龙陵黄龙玉公盘交易中心旁的露天交易市场,流传着一个创富神话:当年一个外省三轮车夫,用300元起家炒黄龙玉,仅用5年时间就炒成千万富翁。

9.jpg


这名富翁如今何在已无法考证,但从2004年开始,尤其是2009~2011年,类似的创富传奇越来越多。

10.jpg


“再也不能毫无秩序地乱干了。”杨本达和从业者们意识到,“乱干”的后果真的很严重,破坏资源、破坏生态,还会带来各种安全隐患。

11.jpg


2015年1月1日,《云南省龙陵黄龙玉资源管理条例》颁布实施,标志着龙陵黄龙玉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轨道。龙陵县成立了黄龙玉矿山秩序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实施一系列举措,进一步保护黄龙玉资源和生态环境。长久来看,此举对实现黄龙玉资源开发的持续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治理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2.jp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