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理啖蔗錄3

 留贤书馆 2017-05-01
  過水必揚石蹤一真始度。穿田須露脈脊。八字乃分。

  訣雲。漏脈過時看不得。留心仔細看龍格。穿河渡水過其蹤。認他石骨為真脈。太華經。石脈過時龍骨現。真龍露骨出奇形。

  吉龍有放有收。多岐則殺淨頑。龍不跌不斷。無峽則氣凶。

  有等凶龍奔走迢遞而來。全不過峽跌斷。直至穴場。雖有星峰之美。屈曲之勢。堂局之固。然無峽則無脫卸。殺氣未除。不知者貪其美處而誤下之。必主凶禍。

  是以尋龍者須識峽中之機。緘而審峽者。可卜穴中之秘妙。

  人子須知。尋龍妙訣不難知。但向峽中究隱微。師若肯傳峽裡訣。傾囊倒篋泄天機。來雄去弱其落也非遙。來弱去雄其行也尚遠。

  凡過脈來高大。而去低小者。謂之陰氣低伏。脈漸漸。而息去三五節即止。若來低小而去高大者。陽太盛。其氣旺於頂。行度尚遠。一說。凡峽短狹脈直過者穴必近。峽長濶脈曲過者穴必遠。

  雌雄未判是必無成。陰陽既分而將有結。

  凡將入首之峽。陽過者要陰媾。陰過老要陽媾。若陰過而無陽接。陽過而無陰接。此單雌單雄。無生生化化之妙。必再過一峽剝換一脈。配合陰陽方結穴也。金函賦注。峽有陰陽者。形如覆掌陰也。仰掌陽也。若來處仰。而去處覆。來處覆。而去處仰。即陽來陰受。陰來陽受之義也。若過峽不分陰陽。便為賤地矣。又一說。凡峽亦看胎伏。陰過陽接者。前胎後伏。雌雄相配。必結吉穴。若陽遇陰接。雖有交媾。乃前伏後胎。陰陽不順。不能成穴。必再過一峽。陰過陽接。乃有融結。

  如精包血其結也窩鉗。如血包精其結也乳突。

  凡過脈之體平坦者。為陽。屬血。覆脊者。為陰。屬精。如覆脊多而平坦少。是為陰中有陽。謂之精包血。則坤道成女。前去必結窩鉗之穴。如平坦多而覆脊少。是為陽中有陰。謂之血包精。則乾道成男。前去必結乳突之穴。倒杖訣。陰乳恰如男子樣。陽窩偏似婦人形。峽正出者結穴亦正。峽偏出者結穴亦偏。左出則穴居右邊。右出則穴居左畔。透頂出脈者穴在下就。腳出脈者穴在顛。石過者穴在石間。水過者穴在水際。子午過者穴子午。艮坤過者穴艮坤。左扛不足者穴左亦虧。右夾不周者穴右亦缺。峽左砂短者龍先到峽。右砂短者虎光臨。峽上護多則穴多擁從。峽間護少則穴少包纏。餘固以是而推理。則斷有可據。

  剝換

  夫來而忽斷。可以觀龍之情。斷而復生。可以審龍之變。龍不剝換不育。山不退卸不清。或老榦而變嫩枝。或粗形而變秀氣。

  撼龍經。一剝一換大生細。從大剝小真奇異。剝換如人換好裳。如蟬退殼重退筐。入式歌。退卸剝換粗易細。凶星變吉氣。老龍抽出嫩枝柯。跌斷不嫌多。發揮。龍無傳變穿落則無造化。不經退卸則無秀氣。雖有奔走之勢。擺摺之形亦為為龍湲是。奴從之山不必尋穴。 §或由亂而生治。或自高而落低。從凶變吉者。可扞。從吉變凶者。勿穴。

  凡後龍行度死硬、懶弱、臃腫、歪斜。及到將結處卻逶迤、生動、端正、秀麗而有精神。謂之從凶變吉。可以下穴。只行至後龍凶處。其家始敗。若後龍行度磊落曲轉。及到將結處卻直硬、糢糊、粗項、破碎各種劣狀。謂之從吉變凶。斷不可下穴。

  五星以有間為貴。太純則無成。五曜以相生為優。受剋則有損。

  五星相錯謂之間星。四凶必間五吉。否則無化氣而不胎。王吉必間四凶。否則無威權而不貴。

  九星以貪、巨、武、輔、弼為五吉星。謂其體勢端方頭面光彩。尖則清秀。員則肥滿。方則平正。故吉。以文、廉、破、祿為四凶星。謂其體勢倚欹。頭面臃腫。峻嚕竄險。惡石纔巖。故凶。四凶行龍必間五吉。始能成胎結穴。五吉行龍必間四凶。其龍始能分牙布爪。四凶不間五吉。則無化氣。即作穴決犯刑凶。五吉不間四凶。則無威權。即作穴不出顯貴。九星詳後。雖有九星只是五星之變。仍可以五星該之。

  金星磊落似可愛。不變則為連氣天罡。水星曲折似可觀。不變則為順流掃蕩。

  披肝露膽經。木火行龍聳卓立。時師皆言為上格。若是孤陽無水土。剛木燥火斷不結。有等金星磊磊落。只無水間不開陽。時人盡道大剝小。那知頑金不結作。又曰。臨江湖海山將盡。行龍多是水星形。中或金木火一間。知落結穴在低平。如無化氣定不結。這樣蕩體不須尋。

  水純則瀉。火純則燥。無所取。諸金純則頑。水純則剛。將為用爾。故三陽須二陰為緯。而二陰必三陽相恭。

  金木火為三陽星。水士為二陰星。

  連氣則陽獨陰孤。初無孕意。化氣則陽變陰。合乃有生機。

  五星不變皆為連氣。

  然而五星之中。尤以二陰為要。龍無水則不活。得水則龍成。格無土則不豐。得土則格重。

  龍若無水則直硬頑罡。一片殺氣焉。能融結必龍身上有一點水星。此水即龍受胎之處。前面必定結穴。故相龍者先相有水無水。有水便是受胎。無水是不受胎也。然此水不在大體上相。在出脈斷伏處相。凡出脈斷伏處。若三擺三動。或有水珠、蜂腰、鶴膝、走馬、串珠、拋梭、織錦之元。人字皆是水也。前去必結真穴。蓋水者天一之生氣。萬物之所籍以養也。龍身中間起得一座土屏。則力量博大決結封拜大地。若無土屏則龍身不厚重。承載大福不起。決不能結大地。雖木火中穴。亦有位至三公者。究難免喪身覆家之禍。無土則承藉不厚。故也。蓋土為大母。萬物之所藉以載。而禦屏帝座又至貴之格也。故不識水不能辨地之有無。不識土不能辨地之大小。水土者龍家之命脈也。廖金精曰。二十四龍應二十四氣。七十二龍應七十二候。天三生木地八成之。逢三則變。所以遇三擺、三摺、三動則有變化之功。三擺應三候為一氣。一氣變成龍。故一字行龍必微匕見三擺。不然則不結真穴。二十四字行龍倣此。

  故眾星不離祿存而立。諸躍常挾文白以行。

  祿存土也。文曲水也。撼龍經。木星行龍皆要祿。又曰。天下山山有祿存。又日。九星皆挾文曲行。若無文曲。星無變。鐵彈子。五星不離火土體。眾星但得祿存土。便有化氣有結作。然欲得大物。吹以禦屏土為上。如上文之說。

  火變土而土變金。逢生則吉。土變水而水變火。遇尅則凶。

  囊金。如水星峯。則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迢迢起峯。節節生旺。是為富貴極品之大地。統一全書。言五行。無非相生則吉。相尅則凶。如龍來是金。則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又生水。節節相生。迢迢至穴。乃大富貴之地。而又綿遠。如有一二節相尅。亦大富貴。但有起倒而已。

  五星連而相生。產名賢而得位。五星綴而相尅。出巨賊而懷才。

  五星串連而不相間。謂之五星連珠。相生者吉。相尅者凶。生有順生、逆生兩格。尅有順尅、逆尅兩格。如來龍先是火、次土、次金、次水、次木為順生。如穴後先是木。再後為火、為土、為金、為水、為逆生。俱至貴之格。主生人賢良。得位行道。如來龍先是水、次火、次金、次木、次土、為順尅。穴後先是火。再後為金、為木、為土、為水、為逆尅。俱至凶之格。主懷逆犯上。殺身夷族。

  木藉金成而穿金則伐。木須火煖而穿火則焚。

  木藉金以成器。而行度之間穿金太甚。則為金所伐而木死。如龍長來。歷好不合便休。必真脈閃出。故出此截路之金。以止旁洩之氣也。木行陰道無火不發。所以木火相得謂之木火通明。然須去木稍遠。或在後作火城。或在外洋作火秀。或左右帳角有火作旗鎗。借火煖木乃為貴也。若行度穿火。木前火謂之發木火。火下木謂之益火。木即成煨燼。無復生機矣。其或列木峯。頭有石尖出。是為大曜。木吐火華不為木害。

  火剝金而尅金。四山得土則金有助。金變木而尅木。兩畔得火則金已衰。

  得土以生金。得火以制金。則不畏尅。謂之救星。按。劉氏囊金雲。如土星行龍水星作穴。土尅水。本凶。左右得木救得金助。亦吉。是於穴星上講制化也。與所謂母星剋子死絕亡之旨異矣。蓋母尅子。則子死。非左右之山所能制化也。不如於行度相尅處講救星為是。

  斯固。制化之機以觀乾坤之妙。

  行止、將入首

  剝換既悉。行止當詳。

  青囊奧語第一義。要識龍身行與止。其行也必有委蛇不住之情。其止也必有尊重不動之勢。形止者有作。形動者無成。

  葬書。形類百動。葬者非宜。四應前案法同忌之。言形止。如屍居之不動。方可扞穴。若類

  百物之動。則非所宜葬。也非惟主山。但目前所見飛走擺竄之山。皆當居之。

  大抵水走砂飛龍方行。水聚山會龍欲止。手足向前能欲止。手足向後龍方行。

  撼龍經。停棹向前穴即近。發棹向後龍未停。橈棹向後忽峯起。定有真龍居此地。

  枝疎葉少龍尚行。枝繁葉密龍將止。

  天機素書。葉盛枝繁須尋腰結。葉疏枝朗盡處好裁。

  藏牙縮爪龍將止。分牙露爪龍尚行。本榦也剝為嫩枝。可卜藏於玆上。本枝也變為老榦。當問津於前途。

  天機素書。榦剝嫩枝吉將在茲。枝剝老榦其行尚遠。

  山直走而水直流無足觀矣。山大彎而水大麯於此求之。

  青烏經。山走水直從人寄食。疑龍經。凡山大曲水大轉必有王侯居此間。又曰。曲轉之餘必生枝。枝上必為小關局。天機素書。榦脊大勢若回轉。曲中定有枝可挨。雪心賦。水不亂彎匕則氣全。

  一灘復有一灘。橫去而又去之地。一潭復有一潭見。結非一結之龍。非蓋帳不巢。非垣局不入。陰勝非陽不住。陽勝非陰不棲。

  鐵彈子。陰勝逢陽則止。陽勝逢陰則住。

  於其至乖知其將落。于其大動知其有成。

  將作穴山必乖變。方高乍低。方大乍小。是也。將作穴山必曲動。方東行而忽西顧。方北去而忽南行。撼龍經。所謂真龍落處陰陽亂。是也。

  主山端重清奇到頭斯貴。折山伶俐巧嫩人首方真。

  主山少祖山也。真龍行度既遠必復起。主山再行三四節即結。若節數尚多。則同住蹕山論。非主山也。必另起主山方可。無主山而行度起伏曲折老亦結。但力量薄耳。到頭第一節為入首。第二節為折山。

  故行龍王將結之間。必有至貴之氣。而到頭無人格之相。必非頁結之龍。

  未論千里來龍。先看到頭幾節。到頭幾節內。成走馬、串珠、蘆鞭、三台、王字、中字、之字、拋梭、展翅、飛蛾等貴格因結大穴。但是起伏活弄秀麗非常亦必有結作。若到頭懶緩、死硬、臃腫、直長。縱砂木皆美。必非真結。

  或真寄於偽落之先。或實閃於虛門之惻。

  堪與管見。人每於盡龍處直扡。不知先已轉向橫作穴矣。或先已翻身作顧祖穴矣。又正龍行或作偏穴矣。又龍趨下或作高穴矣。

  察之宜詳。求之必得。

  穴星

  星特起而開面是為穴部。龍大上而成形是為氣海。嬌嫩可愛謂之秀員。浮無瑕謂之清端。正不倚謂之嚴豐。潤不枯謂之足。

  鐵彈子。泥丸不滿氣不兌。言結穴處必豐滿。光潤如孩兒頭。泥丸精髓滿足其色乃華。若一有缺陷薄削。則氣必枯槁。不成穴矣。

  舒暢自由謂之達。軒昂自貴謂之尊。

  青烏經。福厚之地雍容不迫。

  退而不露謂之藏。矯然不群謂之特。

  劉青田曰。凡真龍結穴。必不出身露體。獻頭露面以泄真氣。古人雲。好龍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