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身体的哪个部位不舒服,就主动地去运动它。

 3D太极 2020-11-04


《太极运动养生学》三大理论基石之三、主动运动理论。

    主动运动与被动运动的区别,例如:久坐造成下肢麻木。我们可以用手轻轻地拍打大腿,这个时候,手主动地在拍打,属于主动运动,俗称内动;大腿被动地接受“拍打产生的震动”,属于被动运动,俗称外动。

    如果我们练习抡腿,这个时候,大腿是主动在抡转,属于主动运动。针对“久坐造成下肢麻木”这个问题,被动运动是由外往里作功,效果在表皮,是低效率、暂时性地解决问题。主动运动是由里往外作功,效果在中心,是高效率、长久性地解决问题。

    身体的哪个部位不舒服,就主动地去运动它;在运动过程中,感觉哪个部位动起来别扭、不怎么受大脑控制,这个部位就当做重点去多动;某个部位在某个方向的运动阻碍很大、就像生锈了一样,这个方向就当做重点去多动。越是平常动不到的死角,就越要主动地控制它去做运动。主动运动就是一个由熟练到本能的过程,刚开始某个部位动不了、动作呆板僵硬。这个时候就需要努力去动起来,动多了,就熟练了。等到主动运动成为习惯,不用大脑刻意去控制,想动就能够动起来,这个时候就成为本能了,俗称练成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